• 9

彭老害慘換屋族.....



今天跟一個大學同學吃飯,他最近去一家有陸資色彩的小公司面試,面試地點在松仁路某豪宅裡面
,大老闆暫時租的房子,等租到辦公室才會有辦公地點,重點是,那個大老闆說:在台灣租房子真的太
便宜了,跟香港簡直沒得比,要不是買房子的手續比較麻煩,乾脆直接買房算了,台北房子太便宜了...
我同學前一分鐘還在跟我抱怨,台北房子太貴,怎麼買房結婚#@#$@#......下一分鐘,他直接承認
其實問題就是台灣的薪資水準太低了,反正房價怎麼樣都不會低(至少在台北市區!!!) 不如花時間
去讓自己的薪資水準大幅提高,這還比較重要!!!這也是馬政府絕對不敢說的話,它們會弄很多合宜
住宅,出租國宅,甚至打房政策,就是不會面對其實更大的問題是平均薪資水準太低了...
有周刊報導,央行五月底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一般民眾換屋置產都受衝擊。央行今天澄清,今年5月底並沒有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最近一期「商業周刊」報導指出,五月底起,央行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與前兩次不同,

民眾換屋的新舊屋貸款金額改為合併計算,將迫使自備款不足、卻想在台北市及新北市十三區「管制區」購屋者,只能先賣房、再買房。

央行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6號出版的某週刊報導「五月底起,央行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

央行今年五月底並沒有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打臉了~~商業週刊腫了
叫外來客通通回老家吃自己, 不要來北市搶地盤!

msiwilliam wrote:
真的嗎?那要請投資客...(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peavy112397 wrote:
希望你的親戚當中有投...(恕刪)

您看字的能力有待加強
我沒說我希望投資客跳樓...
看清楚好嗎?
08年次貸風暴發生的原因以及過程去了解一下好嗎?? 在那邊人云亦云 你以為雷曼兄弟 貝爾斯登 隨隨便便手上就一堆次貸在哪邊買來賣去嗎?
一切都是中北輕南發展的下場....大家都窩去台北...使得台北人口最多、所得最高、物價最高、房價最高、開銷最高、自殺率也最高、塞車時間更高、建築面積也是最高....搞到後來、生活品質最低、快樂指數最低、綠地面積最低 在這種城市生活哪來的快樂....我寧願少賺一點窩在中南部....生活愜意多了

看看現在歐債危機...哪些國家都是把錢拿去給炒客買房地產、資金卡在房地產賣不掉變成銀行呆帳....公務員比例過高...有錢人逃稅嚴重窮人沒錢國家收不到稅...惡性循環,還要其他國家籌錢給這些歐豬還債....去死吧!!
現在政策已經影響到換屋族了...
但是很多換屋族都是換完後,原本的舊房子處理方式就挺讓人爭議的
一是老子有新屋住了,那舊房子賣不賣就無所謂,況且還有一堆貸款要繳,所以價格讓那些蝸牛族買不下
二是直接賣給投資客,反正要怎麼炒也不干我事
三是太貴沒人問津,那就放著吧,等等看政策會不會轉彎,我就是要這個價
四是租看看,房價這麼貴,租屋族永遠有空間
五是...

如果說換新屋,成全別人便宜買舊屋,讓居者有其屋,那以上言論就真的不甘我事...

ado1128 wrote:
今天跟一個大學同學吃飯,他最近去一家有陸資色彩的小公司面試,面試地點在松仁路某豪宅裡面
,大老闆暫時租的房子,等租到辦公室才會有辦公地點,重點是,那個大老闆說:在台灣租房子真的太
便宜了,跟香港簡直沒得比,要不是買房子的手續比較麻煩,乾脆直接買房算了,台北房子太便宜了...
我同學前一分鐘還在跟我抱怨,台北房子太貴,怎麼買房結婚#@#$@#......下一分鐘,他直接承認
其實問題就是台灣的薪資水準太低了,反正房價怎麼樣都不會低(至少在台北市區!!!) 不如花時間
去讓自己的薪資水準大幅提高,這還比較重要!!!這也是馬政府絕對不敢說的話,它們會弄很多合宜
住宅,出租國宅,甚至打房政策,就是不會面對其實更大的問題是平均薪資水準太低了...


話如果是這麼說,那我改天去找郭董面試,回來也要說....

不是法拉利太貴,是我們工資太低了??

lienly2 wrote:
假設彭老有一間台北市的舊公寓,零貸款,市價一千萬元,想在台北市換大一點的房子,市價一千五百萬元;過去,他可拿老屋貸款,假設借出六百萬元當頭期款,一千五百萬元的新屋,貸款六成: 九百萬元,加上舊屋借出的六百萬元,總共一千五百萬元便可換屋。(恕刪)


你舉的例子...是他想多買一間房子
假設他是想換房子
貸五百就可以換了,不需要貸到九百
義大利這次看能不能死的難看點....嚴董直接買下法拉利比較划算,搞不好既吉利汽車買下volvo後下一個被大陸收購的車商就是法拉利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