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價下跌才會讓經濟成長

sunhm wrote:
當然是啊!不然, 怎...(恕刪)


舉債超過10倍的GDP 這個國家就快不行了

沒有生產力的商品 拖垮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可是很不道德的
jack老大 wrote:
這五年,台灣的經濟有越來越衰退嗎(恕刪)

政府美化過的我是不曉得啦,不過臺灣房價攀升和貧富差距,億萬富翁數倒是榜上有名。

4小龍....新加坡跟香港都是國際等級了,南韓變成開發國....
樂團成員都單飛光了,剩下臺灣一個bass手。

臺灣...再來要找菲律賓,越南,印尼成立東南亞四小龍嗎,這樣應該有機會當龍頭哦

異鄉苦工 wrote:
我想這才是樓主想講的
不知道其他那些反對的是在跳腳啥
現在那些有金融危機的
哪個不是之前房市過熱
這樣台灣還要再走上同樣的路?
如果台灣可以及早醒悟
把資金抽去有生產力的行業
而不是放在房地產抓最後一隻老鼠
這樣可以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和商業利潤?
杯子再能裝水終有極限
現在台灣的房價已經明顯的趨近飽合了
還有誰能有錢去當最後一隻老鼠?
還能再有多少的利潤?


有生產力的行業絕大多數都是房地產帶起來的

不然房地產也不會被人家說成是經濟的火車頭...

一個建商蓋一間房子 需要鋼鐵 石化 水泥

一個人買一間房子不是只單純買一間房子而已 房子買了要不要買汽機車 就算不要買汽機車要不要大眾運輸工具

房子買了要不要裝潢 要不要買家具 要不要買3C產品跟家電

以上這些就是台灣目前的競爭力行業 鋼鐵 石化 水泥 半導體 科學園區裡的廠商

今天房地產不好 建商不肯蓋房子 你也沒房子可以買 沒買房就沒辦法產生這些有生產力的行業

仔細想看看 一間房子造就了多少行業 一間房子而已給了多少人工作機會

沒錯你可以自己蓋 但有多少人可以自己蓋

回歸主題 與其要房價跌 還不叫政府想辦法期迫企業讓我們薪水上漲比較實際

EmperorLord wrote:
你知道你這樣的簡單二...(恕刪)


這位朋友您可能還是有些誤解,
如果我換個說法可能會更清楚一些,
房價下跌有利於經濟成長,
房價只是影響經濟的其中一個因素,
從房市抽出來的錢,
必須再經過政策的導引,
流入有生產力的產業,
舉個例子,
假設房市降溫,
因而釋放出五千億的資金,
政府也制定鼓勵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
引導資金投資生技業研發生產疫苗,
引導資金投資文創產業打造華人流行藝文中心,
引導資金投資多拍幾部"賽德克巴萊",
如此不但可以賺到外匯充實國本,
創造的就業機會也會提升消費力,
這樣總比房地產左手賣右手、右手又賣給左手,
只創造出房仲業、投機客的效益來得高。

johnny8123 wrote:
有生產力的行業絕大多...(恕刪)


這位朋友指的應該是"營建業"吧
確實營建業是有生產力的,
會創造出價值與工作機會,
但現在有問題的是"仲介",
就是投機客互相賣來賣去哄抬價格,
這些就是沒生產力的了。

jack老大 wrote:
房價高漲,買不起房的,手中就會有一大筆現金,可以消費
刺激經濟,經濟不會倒阿

手中的房子 500變 1000萬 ,多了500萬,貸款不變,更敢消費了

怎麼看房價都是刺激經濟的支住...(恕刪)



看來你不只不懂經濟學,似乎連邏輯都不太好

近五年的房地產連年高漲,房價與GDP增長比值早已逐步嚴重超標

這不只大幅增加了台灣經濟泡沫化的風險,也造成台灣的實質經濟現況被過度美化


發文者的用詞錯在,並非房價下跌可以讓經濟成長

而是應讓資金從房地產業流出,轉向投資於實際之商品產出與勞務所得增加

因為那種提升GDP的經濟成長才是真的!


至於甚麼買不起房,就會捧著現金四處消費?或房產價值提高,就會增加消費佔固定所得比重?

這類的鬼話,建議還是少說為佳!!!

AlfieKuo wrote:
看來你不只不懂經濟學,似乎連邏輯都不太好

邏輯都不太好 我要是不好,那還真不知道有誰好的

AlfieKuo wrote:
至於甚麼買不起房,就會捧著現金四處消費?或房產價值提高,就會增加消費佔固定所得比重?

這類的鬼話,建議還是少說為佳!!!

買不起房的,只能租房,資金不是更寬鬆嗎

johnny8123 wrote:
有生產力的行業絕大多數都是房地產帶起來的

不然房地產也不會被人家說成是經濟的火車頭...(恕刪)



台灣自1975年以來,共經歷過三次顯著的房地產景氣起伏

那前三次房地產衰退,對整個勞動就業市場的影響,也一次比一次嚴重
(以對總體就業比重影響來說,分別造就了2.1%、2.9%與3.8%左右的嚴重結構性失業人口)

這代表了房地產交易,儘管在榮景時可帶來許多就業機會,但若一旦泡沫化,對經濟狀況的影響卻更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更別說還是一灘藏汙納垢的死水

房地產產業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在追求經濟成長上最好的選項

也不是一個健全的投資環境中,最佳的資金流向

很多事情一旦做得過頭了,遲早都會產生反蝕的!
calvinshiu wrote:
坦白說,有這樣的實例...(恕刪)

我看過一本經濟學書說的

日本是槓桿超作 -> 房市股市泡沫 -> 經濟崩盤 ->房市股市崩盤。

但由於當初虛幻的錢太多,所以日本政府不敢也不肯再印太多鈔票,故無法回復往日榮光。

johnny8123 wrote:
有生產力的行業絕大多數都是房地產帶起來的

不然房地產也不會被人家說成是經濟的火車頭...



房地產哪時候變成經濟的火車頭?
這應該是建商自high自己講的

蕭萬長是有講過建築是經濟的火車頭啦!
但建築可不是單只有蓋房子
像徵一個國家血脈的交通建設,就跟建築業有關,跟房產無關。
交通絕對是活絡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建設,比房地產重要多了。


另外很多人都說台灣的經濟靠出口
結果房地產又變經濟的火車頭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美國掛,中國掛,台灣的出口就掛
一堆人薪資就掛,哪來的錢消費
沒錢消費,房地產還飆漲,買房後錢全被房貸綁的動彈不得
這樣的房地產如果是火車頭的話
看起來比較像著了火,帶大家開向懸崖的火車頭

舉個例好了
台灣出口差,薪水不漲,都快買不起房了,房子漲到要薪水2/3拿去繳房貸
還買得起車?換新電腦?買的起HTC?

還是改買二手車,電腦將就用,手機3310用不壞繼續用!
孩子順便也不敢生了。


如果建商說的話可以通,那生小孩才是經濟的火車頭
生了小孩要作月子,買衣服,多一個人吃飯,買車,買玩具,帶小孩出去玩
學費、保姆費,買相機電腦紀錄小孩的生長,生了小孩也比較會想買房子
這樣看起來,生小孩還比房地產像火車頭。

問題我身邊的人,比較多是買了房不敢生小孩,或少生小孩,或慢一點生
這樣看起來,房地產反而像是扼殺經濟的火車頭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