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刪

美國次貸風暴不只有五年時間形成對吧!!!

ujma wrote:
房價買在高點..
我已將聽了5年 特別是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發生時 很多人都是朗朗上口
高房價會不會造成年青人不敢生孩,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確定的是...
上一代的人經由聯合抬高房價的方式,來強姦下一代年青的人的居住權
他們這些人的財富就是這樣子欺負下一代不公不義得來的,說什麼努力賺來的,簡直是笑死人
如果,教育不是用錢堆出來,何必推九年國教,也不必公立學校是吧!!!

國教就是為了使貧民能用較低經濟水平使小孩接受教育,而現在社會九年國教已經不夠,因此充足教育基金是必要的,目前房價正高入市,只是造就更多學生就學貸款!!!

這是老爸不夠用心嗎?

csyincp wrote:
樓主的觀念不正確.
雖然是不少出國留學回來的學者專家他們老爸很有錢,
但也有很多有錢老爸教出敗家子的.
所以養小孩花很多錢未必教得好,
重點還是在於老爸有沒有心.
每次看新聞說年輕人買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我就在想,年輕人憑什麼要保障讓你買在市中心?
我出社會十幾年,也不過買在新北市的邊邊,憑什麼你們這些年輕人就能要求要買在市區?
前面幾篇說了這麼多,我想這只是年輕人的自私想法罷了,一切都是藉口!我爸媽那一輩以前還不是生了我們一大家子,也沒聽他們像板上這樣抱怨的啊!

教孩子,最重要的是用心,不要拿一些藉口來閃避不願負責、不願多花心思的事實!
反璞歸真,底片機是我的最愛!
房價、物價跟國際化波動,我覺得沒有不合理。
但台灣這幾年開始落後新加坡、韓國、香港
外派台灣的外籍人士,原本屬第一要區的台灣,現在來的都是總公司二三流人士。
亞太區,1.新加坡 2.香港 3.上海 過來才是台灣

薪資結構和物價沒有正常的正比反應出來。

台北的房價有指標性,台灣有很多都會區也是跟著亂漲一通。

現在大企業裡,有多少留學回來的? 姑且不論她是甚麼學校畢業的。留學好像是基本的一樣。
不管企業用得到用不到這些假人才,但企業就是愛啊。

你的小孩能不能出國?也是幫你的小孩在競爭力上加分。
要進好公司,要嘛台灣念個好學校,要嘛好學歷,要嘛出國念書。
競爭力除了本身條件外,還有蠻多坐好位置的是父母親花大錢給他們去國外玩幾年玩回來的學歷。

有錢的待在父母親的公司很快的準備接手某地方總經理,沒錢的進些大型企業的GS,做PM..等騙吃騙喝。

現在競爭環境複雜,看你給你小孩甚麼? 也墊墊自己的資質,小孩會是甚麼樣?

生育這事,看的是責任長遠和輕重。

住父母親留下房子結婚的,或是少數靠想像力的。還是嘴砲少點。

薪資水平和房價 怎麼會不相關呢? 某些地區的炒作和周圍都市的房價怎麼會不起波瀾呢?沒那麼天真的事情。

捷運站都可以炒作房價了,未來捷運站只會越來越多,但上修的房價很難回頭。
因為大家被社會教育的心態問題。

不然建商搞那麼多都更幹嘛? 就為了那些可觀的價差。

買賣這行為,低點到高點,就是要有人去承接有人買單才算數。不管買錯買對,就是要有人自願犧牲,甘願奉獻。
沒有無中生有的利益。








換個角度想,住在都會區,在教育資源上先天就已經贏過鄉村地區
鄉村地區房價便宜,但換來就是各種資源較為缺乏

也就是說,買的起房子(包含住在房價低的地區),換來就是其他資源可能較差
在任何市場機制的國家,這兩件事幾乎都是互斥的

想要兩全其美,硬把房價壓到大家都住的起都會區,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都會區的容量是有限的,大家往裡面擠,自然把價錢拱高

我不知道這麼簡單的道理,一堆人搞不清楚,死守在大台北哀怨著買不起房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指望政府?這種基本上的邏輯,就算政黨輪替十次也不可能逆轉過來的

有啦,除非人口大量減少,或是都會區由於某種原因,條件不再優越(天災,戰爭等等)
抱怨住不起的,趕快祈禱核一核二出問題吧..

要不然就是土地、房產全面國有化,大家用抽籤的...民主國家敢搞這種事,很難

冷眼看地球 wrote:
無國際觀


這的確是目前最嚴重的問題,而且短期之內似乎無解。

至於其他都不是大的問題。

高房價?我有個朋友也是在抱怨房價很高,但是我推薦他一個在中和低於700萬的中古屋,

他開始嫌地段不好,不在考慮之內 ....

純屬個人意見> 第一次發表感言!
非常認同您對台灣未來社會的未來觀感! 您的感慨重點如果沒有誤解> 應該是對孩子的未來和自身對台灣始終高房價和高消費成本惡性循環的印象產生經濟價值的一種迷惑!也是大部分人最無力的生活無奈!
這是一個經濟主體資本主義架構的人性世界> 全世界都一樣> 買低賣高是基本> 其中人性是操弄這個世界的黑手> 慾望是這個世界美化並號稱推動進步與破壞自然的口號! 人人一樣! 人人認同! 甚至無抵抗的同化了!
房價看似單一> 其實我們簡單思考! 一個房子在建構和裝潢甚至添購生活用品時> 有多少種的生活必需品涵蓋其中!單單房子的基本組成就好> 其實並沒有那麼高的成本價值的! 城市地皮的高價和人們認同的土地價值觀> 也一直是以高循環倍數在成長! 基本都是人性慾望在操弄! (包含自認所謂的方便性> 其實是涵蓋多種慾望基礎)!
很多專業人士的說明和解決甚至政經單位的努力! 不外乎就是要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工作收入> 但是在抵抗和改革的同時> 始終抵擋不住龐大的經濟基本運作! 買低賣高! 頂多就是說明和其他優惠和短時低率措施! 物價上漲永遠比收入來的慢! 如果深入一點! 大自然的災害 (人認知是災害或許在大自然是有益的循環)也是與人類在進步和開發地球資源中互相抵抗和直接影像! 所有看的到的東西都是一樣! 但是要求人類回歸簡單生活> 斷絕資訊產品> 聽來又是一件人認知的退步!
抱歉林林總總> 個人實在希望能給您一些不同角度的認知! 但是努力工作和增加收入也一樣在進步經濟體系裡面! 如果在小孩基礎教育上減少資訊產品的運用! 對孩子的未來不是以收入為重心! 而是以認知生命本質為重心! 我想您在生活上與家人得到的生命意義時間> 會比其他在追求物質生活的人來的多得多!
許多朋友分享給我> 人生充滿酸甜苦辣> 悲歡離合> 生離死別> 好好享受每一個時刻> 如果你懂得享受> 生活多是希望!
抱怨和順從> 用遠達不到目的! 反觀生命或許會不同! 僅僅個人意見! 不能平衡您的主題> 但是不同角度分享> 希望對您在心態上能有幫助! 謝謝!

從空屋率來看,目前投資囤房嚴重,並不是土地不夠供不應求問題。

既然是投資非自住,自然有離開的一天,當自住客不給它養份,房子放著有價無市,必定尋找其它投資標的。

問題是自住客把持不住,排擠當然是教育基金,如果教育基金不會被排擠,為什麼這麼多就學貸款學生,家中有房貸呢!!!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697805

引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其空屋數與空屋率從2000年22萬戶的17.4%,跳升到2010年的33萬戶,空屋率上升約5%,達到22.1%,等於是每四點五棟房子就有一棟空屋。

如果大家對33萬戶沒有概念的話,那我提出一個簡單的對比數字,三峽北大特區的總戶數只有1.2萬戶,新莊區人口總戶數不過十萬戶,林口人口還不到三萬戶,33萬戶空屋就算免費送給三峽、林口與新莊的人,還剩下二十多萬戶的空屋呢!


Turritella wrote:
換個角度想,住在都會...(恕刪)

Yiwayne wrote:

我覺得想太多了,身邊周遭親朋好友不太敢生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管教問題,再來就是覺得現在養兒不能防老,生多也無益,還沒聽過因為買房或房價高而不敢生的!..(恕刪)


因為錢不夠多

才不敢生

如果你有 上億 身家..

管教會是問提題 ??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