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我就是自住沒差的支持者(歡迎討論,但要漫罵者,可以先看我第3頁的回文嗎?)

錢太多沒地方花, 建議可以捐給一些有需要社福團體!!

白花花的鈔票, 建商跟投資客已經很多了!!


六羽 wrote:
自住沒差 是對的也是...(恕刪)



+1+1+1

客觀客觀

真的
有差沒差的重點是一個狀況題

1.如果你家有房子,你住在家裡,又不急著搬出去
那當然要等阿
2.如果你要結婚,你女朋友跟你說沒房子不跟妳結婚,
那當然要想辦法
3.如果你住外面,租房子可以不用給房租,or住雅房or套房就可以
那當然繼續等

站在買方的角度,我永遠都覺得別人賣得太貴了
站在賣方的角度,永遠都不會有人說,我家的房子該賣便宜一點,來維護社會正義



a750337 wrote:
日本發生泡沫經濟後與...(恕刪)
我同意樓上s,e,等兄說法
自己的財務規劃。努力奮鬥與職場升遷掌握等
才是買房投資前應作好的

作不好 什麼都有差
知道有差有賺 為何之前差很多時看不出來?
之前看不準 為何現在就會準?
既然看空房價,為什麼不在房價高點處理掉房子,然後等待時機換一間更大的?
樓主也不用太在意,台北市就算打對折,喊空的還是繼續喊,自住沒差應該是說真的把房子當家而不是投資賺錢為主的想法吧!不管買在高點低點總是要有開始,手上有"家"的應該真的不太擔心房價的問題,不管漲或跌應該都是大環境一起,以後要換屋我的現值應該可以換到和現在一樣的條件,其他都只是紙上富貴罷了!永遠在等待的人永遠沒體會樓主所說的道理,一輩子租屋過日子也是很好,可以買最新的手機,買高級的車,買名牌包,常常吃大餐上夜店,但永遠也無法體會自己的家可以照自己心中的樣子裝潢,自己的空間自己規劃的那份喜悅,價值觀本來就是每個人不同,大部份的父母那個不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在好的環境,好的學區長大,我想真的會買房的人應該不會像很多人說的失去生活品質,如果一輩子每個月都只能賺三,五萬也真的不要一直想買台北市的大新房,那只是讓人知道你的天真罷了!
自住沒差 +1
買房子不外乎自住與投資兩種
自住又分換屋與新購

不論新購與換屋 難道買之前都沒有預算或是基本的行情概念?
房市看空的人絕大部分不是真正有需求的人
真正有需求的人會以該時間點去以該時間點的合理價位預算去購買
試想已臨界購屋需求的人 會有時間去等房市落底嗎?
況且這種人通常購屋的用途還是以自住居多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

舉我自己的例子 12年前當時未婚年輕的我 以12W/P的價錢買在尚未完全開發的下南崁
40P(權狀)連同車位總價460W 當時房貸利率約4%~6%左右
2008年金融海嘯 該區域中古平均房價在8~10W/P 偶後伴隨桃園藝文特區緩步回漲
至去年因換屋需求 賣價仍是當初所買的價錢 等於是這10年之間的房價波動都與我無關
試想若我無換屋需求 直到貸款繳完 所有權真正落我口袋 再住到我老死
不算多 以台灣的國家人民平均壽命來算 我保守估計沒意外的話大概還可以撐個20年
等於我買房下去自住 30年間的房價波動都與我無關
對一個真正買房的自住者而言 30年後的房價 有人會去考慮到嗎?
只要是買到自己心中合理的價位 房價的波動對自住者是無效的。
相逢自是有緣

Oaksiung wrote:
既然看空房價,為什麼...(恕刪)

生活品質也是房價的一部份,生活品質不光是房子大就會有!舉凡生活機能性、交通便利性、小孩就讀學區等等都是,所以才說合適的房子難尋啊
不論新購與換屋 難道買之前都沒有預算或是基本的行情概念?
房市看空的人絕大部分不是真正有需求的人
真正有需求的人會以該時間點去以該時間點的合理價位預算去購買
試想已臨界購屋需求的人 會有時間去等房市落底嗎?
況且這種人通常購屋的用途還是以自住居多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

以上說法,本人可以接受
當同樣一個堡堡 別國售價只是我們的一半
還有認為是自己吃沒差的,實在很配服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