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省吃儉用來買房?對嗎?!

EmperorLord wrote:
最近開始喊的貸款30...(恕刪)


男月入35000,女月入25000,頭期100~300!

買房的頭期款也是成本之一哦,不能忽略!只算貸款部分!
也就是還要算一個存頭期款的時間哦!
扣掉生活費開銷,以月存收入的1/3來存頭期款,1個月存(35000+25000)/3=20000
300萬的頭期款先花150個月也就是要先花12.5年來存!
這才是為何不是靠爸靠母族的年輕人現在要買房壓力如此沉重的原因 !

奴隸與國王 wrote:
以月存收入的1/3來存頭期款,1個月存(35000+25000)/3=20000


就我的意見啦,基本上根本就不能用這個基數來算存錢時間

算一個月的1/3收入來繳房貸才是負擔以內,是因為要「避免意外」造成暫時沒有償還能力,一般來說同時還能存一筆小錢才是(孩子最花錢的時候是入小學之前,這段時間過了會好存一點)

至於存頭期款的時期,當然最好是結婚之前,如果與父母同住,100萬就算只有一個人存也是3~5年就做的到了,不難的(我就是這樣實做的)

算算正常男性24出社會,30之前夠有結婚買房的能力,不過份吧?

EmperorLord wrote:
(孩子最花錢的時候是入小學之前,這段時間過了會好存一點)

對阿...養一對小孩真的負擔很大阿...但該花的還是要花...希望能撐到小學後再努力存多點錢當養老金了...
現在買房完全是為了貪資本利得
尤其以高端產品來說
光利息成本就比租金要高了
更何況還要繳稅和分攤房子的折舊
還要考慮頭期款的機會成本
徹徹底底的negative carry

舉例來說 我現在租的房子一個月租金65000
買下來的話要快7000萬
假設自付3成 貸款4900萬
以利息2.3%試算 一年光利息就要113萬
比我租金還多 還沒有還本!

更何況還未考慮房屋稅 房屋折舊 和頭期款2100萬如果拿去存款的話的利息收入

簡單的說 現在的房子根本就沒有那個價值和收益率
要不是中國人迷信買房 並且以為買房會像過去20年一樣穩賺不賠
房價根本不會到這個鬼價格!

EmperorLord wrote:
再次強調,男月入35000,女月入25000,頭期100~300,貸400w,20年,只需月付2w (1/3收入),就能買的起500~800萬的房子,30坪計,每坪20~26是合理價格,現在買不買的到每坪20~26的房子??這還是所謂「平均值」收入就負擔的起的價格喔


真的很多人買不起房嗎?台灣的自有住房率是85%喔,真的很多人買不起房嗎?看看上面的數字,想一下自己的消費支出...........

基本上我贊同你的說法,
不過引言中的這部分我有一些不同看法,
男女收入合計6萬,扣除房貸2萬後剩4萬,
如果家裏有老人家必須奉養、如果想要生小朋友,
事實上是難以負擔的,
必須期待未來薪資會調升,
必須期待房貸利率不會往上跳太多,
也必須期待家裏的老人家身體硬朗不必請看護。

另外提到台灣的自有住房率是85%,
我不知道計算基礎為何,
不過台灣人比較有和父母同住的習慣,
甚至很多人婚後仍和父母住一起,
如果把這些人去除的話,
我不認為自有住房率有這麼高。

blighter wrote:
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看...(恕刪)


這你就錯囉

買房的人省吃儉用 降低消費

可是卻把大把鈔票 加上貸款未來的信用 送給建商或是投資客去花

自己不花 自然有人會幫你花
ncvt wrote:
如果家裏有老人家必須奉養、如果想要生小朋友


所以這假設了老人家這一生沒有存養老金,也沒房,需要靠剛出社會的孩子養…

嘛,不是真的沒有這樣的情況,但............



就要「認命」啊!起跑點比「平均」一般人落後的情況下,不是說風涼話,是真的要比別人辛苦一點,下班或周末再兼差什麼的


要假設什麼條件都可以,畢竟再辛苦的人都有,我也只能假設個合理、沒先天負債的情況…不然連討論都沒有辦法了,你說是嗎?


自有住宅率看這篇
換個角度想,買了房後通常不會吃太好.
如果省吃儉用太過分就千萬不要買房.
EmperorLord wrote:
所以這假設了老人家這一生沒有存養老金,也沒房,需要靠剛出社會的孩子養…

嘛,不是真的沒有這樣的情況,但............

在勞退新制實施前領得到退休金的勞工是少數中的少數,
即使領得到頂多也是45個月薪水,
台灣的國民年金也才上路沒幾年,
一個月3000元的敬老金也是前幾年吵來的,
平均而言退休後的餘年還有20年左右,
需要子女奉養的例子不是特例,
我沒假設老人家向剛退伍的孩子伸手,
事實上等到了中年時會有更高的機率必須出錢、出力去照顧上一輩,
這種事情有些人可以把眼睛蒙起來當沒看到,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如此。

至於自有住房率的問題,
我前面說過了,必須探究數字背後的意義,
很多國家的習慣是強調獨立生活,
成年後就搬出去住,
台灣卻不是如此,
自有住房率的統計數字能顯示出其中造成的差異嗎?
房價有高有低,
那些賣這麼貴的房子,
負責營建的工人的新資有比蓋其他的一般價位的建案高嗎??
所以錢還是落入某些人的口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