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man wrote:
終於有建商建商帶頭價降25%
建商是聰明的..怎可能讓那些買貴的投資客..出清與建商拼呢?
畢竟..這是生存之爭..沒市場沒交易..就是說再見..
反正..就像網友說的..愛買房投資..算是有錢人..口袋深不見底..
可憐的是..那些已買在高點的年輕人...(恕刪)
前幾天看完一部片,"利益風暴",也是在講華爾街的
裡面金字塔最頂層的老闆有說到,要做這行只有三個方法
FAST,SMART,AND CHEAT...
就算知道泡沫會破,也要做第一個破的那顆
最先丟的損失最小,越晚接的虧最大
已經有人開始在拋了(搞不好已經拋一陣子了....)
聰明如你,什麼時機去接才是好好時機呢....

看新聞,尤其是只看標題的,一定要理性的分析一下內容,一則新聞,尤其是業者公開發佈的,更要瞭解其動機與背景。
首先,興富發是去年建設公司裡營收最高的,也是去年購地金額最高的,在景氣低迷的今年,營收跟囤地去化壓力相對的比其他建商高。興富發的老董向來以敢衝著稱,相較於去年賣了2塊地的基泰,囤地金額一消一長,基泰今年的營運壓力就比興富發小多了,假如這則新聞是基泰發佈的,那才真的有代表性。
再來,拿士林、內湖這兩個案子來看,撇開這則新聞不看,士林金雞廣場這塊地的位置、條件、住商大樓的規劃,一坪開90萬,你會不會嗤之以鼻?那現在建商說原本要賣120萬,現在降價25%一坪只賣你90萬,結果普天同慶、大家拍手稱讚,我想鄭董真的會暗爽在心裡吧!
不過這則新聞仍是有些代表性,從去年基泰的賣地、華固老董的保守、到現在最衝的興富發也保守起來,所以大台北的房價應該不可能大幅上揚了(建商不買地就不會去拱房價,因為只會讓地主更拿翹而已),不過今年的開價仍是比去年高,只不過漲幅相對小了,看看連廣告戶的士林金雞廣場也開的比區域行情高就可知。
另外一個是,今年建商的行銷策略也轉變了,以前是用"看漲"為行銷訴求,現在則是用"降價"為行銷訴求,不管建商底價是否真的有降,至少建商的態度是軟化了,再來就要看別的建商的開價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