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看不懂的商業行為---


rock67 wrote:
小弟從事買賣業很多年...(恕刪)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的錢已經不值那個錢了,

君不見現在每樣東西都在變貴嗎?
很多人在講自己的邏輯道理時, 講到數字, 就只是憑自己的感覺推論, 什麼"很多", "很少",
終究是流於自己的願望與自我安慰罷了.
例如講到藝術品, 說那是因為稀有, 畫就只有那麼一幅, 所以貴,
但台北市房子"那麼多", 不應該貴, 但究竟實際的供需程度如何?
對很多人來講, 台北市就只有那麼一個, 又幾乎不計代價非要不可,
同樣是房子, 放在"台北市" 就等於是標榜了"畢卡索"畫的,
別的畫家畫的也不難看啊, 為何要去搶名家的畫?
有人說, 房子是必需品, 但也不是台北市才能住人啊? 為何一定要台北市周邊?
denny_kf wrote:
有人說, 房子是必需品, 但也不是台北市才能住人啊? 為何一定要台北市周邊?...(恕刪)


因為工作在台北,方便呀

如果在捷運邊,那更方便


開車當然也不錯,但如住外縣市天天在高速公路跑

如果加班後精神不好,長時間下來

危險性就會增加到很高



當錢已累積但一定的程度時,也就是付的起的時後

拿錢來換方便及安全

這還是值的

因為媒體治國,
媒體的影響力遠比一般人想向還大!
房地產的商業行為

房地產廣告是媒體的最主要廣告來源

所以媒體的報導一定不能不利房地產業的發展

否則就是砍自己的金脈

人人想買房

因為電視天天告訴你

房價又漲了

某某買了房子,兩年賺了多少

天天轟炸下,人人想買房

另外政治行為方面

誰敢得罪金主?

還有另一個看不懂的會計行為
唯一不會折舊的產品~~
聽說,等開放中國人來台置產時房價會一飛沖天,很多投資客在想的是這回事。
樓主,每個人對於房子的需求不同,故邊際效益也不同,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房子的邊際效益絕對是很高的...
而且房子的供給彈性小(受制於有限土地),即使需求狂減,但供給曲線卻沒有呈現相同幅度的下滑,最後供需平衡點則取決於需求提升的程度,所以房價並不能全以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的理論來解釋.
以上,請版上高手再補充,謝謝

sc945 wrote:
如果想法和你不同就算...(恕刪)


那如果是想賣的人呢??

房子想賣的人一大堆

但是畫想賣的人卻不多呢
以個體經濟學的需求法則(消費者角度)來看,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財貨價格變動引起需求量呈反向變動。

就是東西貴,買的人少、東西便宜,買的人多。

有沒有違反需求法則的例子?

有兩種,其一為季芬財,不相關不討論,再來就是版上提到的名畫,
其實它是屬於一種炫耀財(Conspicuous goods)。

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帶給消費者效用越高(有炫耀效果),名車、鑽石皆是此類。


整個北區房市已有泡沫化跡象,

你我都看的到,唯獨政府看不到。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