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每坪兩萬? 壹電視又搞大埔案翻版

jackie07 wrote:
說實在的,如果家中房子被拆,建物一坪補助你兩萬......你會高興的起來嗎?...(恕刪)

你這是犯了討論事情的大忌:
『任意將對方的事件套用在自己身上,然後莫名悲憤』
實際上你我的條件與討論的事件根本不同,根本無法這樣套用或類比,
看你應該是那種看到事件習慣性地套用在自己身上來思考,
但是我們並不是當事人,很多條件差很多理論上不可以這樣套用,
但你硬是套用的結果變是有意無意地忽略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
以你這句話為例,實際上要看被拆的東西原本的價值才知道合不合理,
但在你硬是套用在自己身上,你就直接以自身條件帶入,忽略自己原本是在討論別人的事,
更由於套用在自己身上,你就會感到悲憤,
但其實本來在你套用在自己身上時就是錯的,所以你的悲憤也顯得莫名奇妙。

討論事情的對錯要盡量排除主觀跟情緒,
你的文章很明顯就是把自己主觀意見帶入事件跟情緒化過頭,
對於一些理當作為判斷合理的標準的條件視而不見或嗤之以鼻,
你應該好好想想,如果真的事情照你所想的去做,類推到全國範圍是個怎麼樣的情形?
就像很多人平時罵恐龍法官罵得很爽,但是當自己上法庭時才了解到自己的意見用在自己身上是多麼恐怖的事。

老實說,我也不想隨便懷疑人,但這討論串裡的某些版友在提醒過他們後仍然故我,
我也只好視他們為政黨或媒體打手,希望你跟他們不一樣。

aarest wrote:
沒想到中華民國的民主愈來愈倒退, 國民黨的吃相也愈來愈難看...(恕刪)


高捷沒徵地?
高鐵沒徵地?
機場捷運沒徵地?
民進黨執政時代沒徵地?


沒想到中華民國的xx愈來愈倒退, xxx的吃相也愈來愈難看

滿好拿來造句的

lcn3338 wrote:
南科土地出租率已達八成五, 而中科及...(恕刪)


真正的原因似乎是...

以日前大埔農民拒絕徵地的竹南科學園區為例,審計部報告統計表顯示,目前該園區內仍有五.三七%可設廠的土地閒置,更有高達四十二.一一%的廠房閒置

十三個科學工業園區,已完成開發可出租設廠土地約一千四百七十八公頃,仍有未出租土地面積約三百二十三公頃,閒置率逾二成,以銅鑼園區、高雄園區、虎尾園區分別閒置六十四.九六%、五十三.四七%、四十七.四三%最高。

國科會副主委周景揚指,南科土地閒置比例亦不到三十%。

全球第二大玻璃基板廠旭硝子,原計畫斥資百億在嘉義縣馬稠後工業區投資興建第三基地,但因馬政府開放面板廠赴中,導致後續需求不明朗,決定暫緩在台擴廠

經濟部今年3月,正式取消面板登陸「N-1」世代限制後,友達5月又向投審會申請以7.96億美元(229.61億台幣),登陸投資8.5代面板廠,希望取得昆山龍飛光電49%股權,昨已順利獲准。



lcn3338 wrote:
近日並在奇美南科的8.5代廠已有產品試做出來.. 不過因非按原計
劃全套採用日方產線, 未來在產品生產成本及品質上仍會與原計畫有些差距....(恕刪)


品質不好
不怪使用錯誤制程
不怪使用錯誤機台
卻怪大埔農民?
kenny_h wrote:
人家就事論事在討論有...(恕刪)



說真的
看完第一頁 囧 .....
又是大批護衛隊 ....奮力洗白
說真的 一昧的塑造天下大同...歌舞昇平的假象
難道不怕某一天自食其果嗎 ?

而且...
那些人職業是農民 !!!
今天就算有200萬好了
你覺得不想被征收想保有地保有一份工作的
200萬又如何 ?

多替別人立場著想
而不是說...
政府有給阿...
給了錢讓不願意的農民變成失業 ...
這 .....

aquaaqua wrote:
你這是犯了討論事情的...(恕刪)



很多事情要將心比心

政府現在就是麻木

不能將心比心

出了很多恐龍法官, 恐龍政策.....

HJB wrote:
什麼叫“台灣的媒體及...(恕刪)


別傻了~財團還不是貪圖台灣的各項優惠條件,能用低價外勞就不會請台勞
最後就業薪水是外勞賺,經濟成長獲利是財團賺,污染卻是台灣人民承受
========================================================

同意再多 +1
台塑這個大怪物, 雲林的水不夠用, 地層下陷
這家公司也要負很大責任
空氣汙染 就不用說了

最近又燒起來了....
老老人家 wrote:
弔詭的也就在這!
既...(恕刪)


政府要禁的是特定農業區不得興建「集村農舍」
並沒有要限制特定農業區不得興建「個別農舍」
只有建商才會興建集村農舍來賣
所以會抗議會是那些人可想而知
sopp40 wrote:
胡謅....你只要坐...(恕刪)


胡謅 ?
建議你去查一下台灣現在糧食自給率 ....
應該是只有 3成左右
有空先去查一查再發言吧 囧

這類敏感新聞網路查得到
媒體早淡化處理了吧

aquaaqua wrote:
你這是犯了討論事情的大忌:
『任意將對方的事件套用在自己身上,然後莫名悲憤』

aquaaqua 說得太好了!!!!! 給你個讚。
明明一堆人在就事論事。就是會有人用搧動的方式來討論..
當帶入情緒後,就不是道理說的清了。
但就是因為思考問題方式不同~ 所以才造成同一件事都可以有那麼大的差距。
遺憾~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