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中年人給中年人的建議

樓主的發言,真的值得省思。這個社會,完全是功利主義,經濟掛帥,沒有經濟,就沒有一切,道德為主的價值觀完全看不到。
我這個中壯年人(三十幾歲)

跟中年人 講一個事實

如果身為中年人的你 目前沒有良好的經濟能力 或是人脈

說實在

你的小孩 也不太會有多大的成就 就算讀國立大學 也是一樣喔!

現在的階級 已經不太會流動

也不是那個 只要努力 就有出頭的一天了

小孩子以後的成就 往往看他的父母 可以給他什麼樣的幫助

很現實

也很無耐
tomorrows wrote:
在下,我是一個教育工...

但,倘若社會的價值,媒體等重要工具,早已建立「享樂為先」的意識形態
那,我想,與其我們在這裡討論
何不集結力量,要求我們的媒體端正社會風氣與價值呢?
(恕刪)


的太好了,那何時大大可以帶領大家,一起"集結力量,要求我們的媒體端正社會風氣與價值呢"??
非常棒的文章,有錢有房留給下一代很好,可以減輕起步的負擔,但能撐多久呢?會不會一下就花光?然後茫然
失措?且周遭的人都漸漸離你遠去?然後受不了打擊想不開?
真正最有用的是做人做事的態度,可以一輩子受用.
無聊浪子 wrote:

看過吳念真導演的一篇文章
有天吳導的太太問他說
我們這一代辛苦努力打拼,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下一代過更幸福的生活嗎
吳導回答 當然是如此啊
吳太太又說 那為什麼整個社會環境已經變得讓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難過生活了
吳導無法回答這問題...


那為什麼整個社會環境已經變得讓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難過生活了

回到經典名言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不是許多01的大大都用這個酸年青人的嗎?

badman5408 wrote:
說的太好了,那何時大...(恕刪)


不好意思,可能需要您的一聲贊同,再集結更多人的贊同
而不是您這麼酸的回文方式!

uglycat wrote:
從根本來說,我們國家與社會,視之為理所當然的極端功利的資本主義,顯然大有問題。要加以改變,而且必須從根源改變。從我們整體社會的信仰改變開始。

讓社會總財富極大化,結果是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表面上平均財富/收入好像提高了,但在貧富差距拉大下,現在比以前讓更多人感到生活更困難。

照理說,讓國民享有起碼的生活水準與社會福利,應該是基本人權的一部份才對。但現在的社會卻變成,這是靠你的天資,努力,外加你的出身,關係,繼承的家產等等而來。由於錢賺錢更容易,因此有錢人家的子弟越來越有錢,一般人越來越窮。下層階級越來越難翻身。

所以,整個社會必須扭轉功利主義,所謂財富最大化的思想才行。當然,並非完全拋棄它,但也應該擷取社會福利國家的優點,照顧到所有人民的基本福祉。要做到這樣,就必須犧牲利益最大化的信仰。

要讓對社會有貢獻,特別是非金錢物質方面貢獻的人,享有更多的尊敬與照顧。寧可讓企業外移,也不要用免稅甚至倒貼的政策來補貼這些企業。無論如何,國內市場總會有人來經營。

像房地產政策,目的就不該是救業者,而是讓居者有其屋,或者居者有屋住(租賃)。稅收方面,不可獨厚富人與企業,應該是越有錢者要負擔更多社會責任。像現在的開放政策,不過是讓先進國家的跨國企業,賺走我們的錢,讓獨享利益的國內財團,將資金與工作機會外移。

衡量社會進步與否,該立即拋棄提高GDP的想法。應該用更寬廣的指標來衡量。至少,要衡量的話,也應該是國人薪資的中位數或眾數,而非平均值。要看貧富差距,還要看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拉大還是縮小。

回到樓主的相關主題。我覺得,要教育子女成為對社會有附加價值的人。不是擁有多少,而是能創造多少,能貢獻多少。父母與其教育或要求子女要做到怎樣,不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子女考試多少分,每天讀多久的書,練多久的琴。請自己示範給子女看。要求子女不追求名牌,不貪圖物欲,請親身實踐。

子女會認為,家人應該公平。如果家長都過得儉樸,小孩豈有要求過奢華生活的權利?那麼多小孩不願畢業成長,是因為工作之後生活水準只降不升吧!。也許,要讓他們期待工作,就應該只供給他們起碼的生活水準即可。這樣一來,工作之後的生活,才有嚮往,才有努力的動機吧!



至少,要衡量的話,也應該是國人薪資的中位數或眾數,而非平均值。要看貧富差距,還要看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拉大還是縮小。

事實擺在眼前就已經越拉越大了

另外通貨膨脹率也溫水煮青蛙了

這兩個加起來已經是死亡螺旋了

你用還要看以後的說法,太理想化了
我想給樓主按個
生活在這個物資豐富的年代,無法體會小時候我們是如何看著長輩努力打拼,只為求得最基本的溫飽是一個怎麼辛苦的年代。
小時候我們想要的父母給不起。所以我們努力工作而獲得我們想要的。

很多人在罵這個世界很亂,治安很差....。
但只要有心做好事,就一定能改善一些週邊的人及事。
或許不如期待,所以會有人罵這個社會很亂什麼的。
但至少我覺得這個社會還是很平和的。
中年只是代表人生才走了一半而已,未來還有很多年需要努力。現在就滿足於現狀還早了點。
>* 累積財富假如是為了給下一代更好的機會,那得要說我們能給下一代最重要的是外面的環境和個人的教育。錢沒辦法保護你的小孩一輩子。

* 好的教育是你的身教言教,而不是上雙語小學和爭取明星校區。這些可能對他的所學有幫助,但是不要忘記我們能教小孩子最好的品德是『同理心』與『分享』。在你生養小孩的時候,希望你再讀一次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


---------------------------------

我看不出來給他錢跟給他個人的人教育或是外在環境有甚麼衝突

我都會給如果能力許可的話

我也看不出來身教跟言教與雙語小學或是明星學區有何衝突

都是可以兼得的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
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小孩!!
"身教重於言教"阿!!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