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房價很高嗎??? 年輕人要感謝有人(投資客、投機客及一般消費者)炒作房產!

原本真的不想回的 心真的很累

拜託 不要很多東西黑的都要講成白的

根本通篇胡說八道 而且不符合實際

炒房這麼好 日本的財閥頭頭難道都只是國中沒畢業的嗎???

不繼續炒下去 而且還設定較台灣嚴格的法規 讓房地產連跌20年了

認真想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當有一天買了房子開始,就不希望房子跌價,也不想聽到別人買得比自己便宜,

想買房子住的,當然希望跌價買,

完全不想買的就不會抱怨,如版主說的租金沒什麼漲、隨便租都有

想買的動能在,追漲或買跌而已,買方力道很強
樓主不會是住在天龍國吧??
第二點 第三點 個人認為都是零昏~~罰重寫!

誰說老房子一定輪的到新朋友住 ?? 房子要是都是乘法就簡單多了
有錢人不能買100間嗎?? 100個窮朋友不能全租屋嗎 ?

第三點就更不談了 希望樓主自己開公司是好老闆
這十年實質薪資是負成長 樓主不知道嗎??
論點不同,看的心情也就不同~
不過,倒能提到些事實~
沒有穩賺的這種事情阿!

hoamon wrote:
三、物價拉高的效應,對年輕人的幫助比較大,因為年輕人的薪資會跟著上漲...(恕刪)

光是這句天真的鬼話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請原諒我

kent2001tw wrote:
當停滯性通膨發生時, 就不會有物(房)價上漲帶動薪資上漲的狀況, 所以建議發言時先作好功課, 別拿出一些似是

而非的言論誤導版友......

經濟發展, 十個經濟學家總有十一種說法, 那天某A的理論剛好若符合節地碰上了經濟發展的類似狀況, 那年可能

就算他運氣好, 得了諾貝爾奬.......

不管是信仰亞當斯的自由經濟理論還是凱因斯的大政府思想, 個人認為經濟市場也可套用測不準原理, 每種經濟學

說在不同的狀況下都有可能得到印證, 但是, 只有經濟持續發展, 降低(真實)失業率, 提高就業市場, 尤其以台灣現

有的情況, 大力發展內需市場(尤其是服務業, 因為大部分的製造業都外移了), 促進消費, 內外資齊引, 導入投資而

不是投機, 才是根本之道.....


是先有「停滯性通膨」發生,還是先有「物(房)價上漲帶"不"動薪資上漲的狀況」發生,才說這是「停滯性通膨」呢? 沒人現在就斷言現在的物(房)價上漲帶不動薪資上漲,只有往後看(到了 2011 年,才知道 2010 年的情況)才知道。

主計處說明看來,目前失業率不到 10 %,通膨也沒發生。目前應該沒有停滯性通膨的問題。

就算發生了這個問題,難到年輕人就不用厚植人力資本了嗎?

我的論點是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尤其是在目前房價上漲的階段,要有耐心厚植人力資本,並存錢,待房產泡沫時才來購買。所以就算「現在房價上漲無法帶動薪資上漲」的情況發生,但投資客助漲助跌的效果依然存在,我不覺得我的立論有何不妥。


akiyama99 wrote:
樓主不會是住在天龍國...(恕刪)


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

我個人非常討厭台北。你可能沒看完我的文章吧! 其中我提到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我住在埔里,這裡有我的個人紀事。大概是在 2005 年搬進來的,原本我是台中人。

事實上,我可以侃侃而談房價,原因在於我已有自住屋了。約在 2005 年時向岳母購買的 40 年三樓透天厝。當時的市價大約 350 萬左右。現在它的市價是多少,我根本不在乎,因為我不是「投資客」。

目前還是在付房貸的時間點上,不過我們已享有多年的低利貸款,因為台灣也低利很久了。這說明在房市不景氣時下手,的確是比較划算。而現在利率已經開始向上走了,現在買才簽下 20 年的貸款合約,你認為未來 10 年利率會有多少? 3%,5%,還是 10% ,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二十年前,我台中家的貸款利率將近 8% 多。歷史會不會重現,等 10 年後就知道了。
對於薪資不漲的問題

只要成長率的遞延效應開始,薪資自然會拉升,跳槽轉業也是一種方法
降低薪資支出的企業有可能留不住好人才,導致獲利降低淘汰

2011應該看得到,尤其是服務業,版主的論點有新意,夠跳tone

PointView wrote:
對於薪資不漲的問題只...(恕刪)


年輕人要善加利用人力資本創造財富的論點不是我首創的,我也是在投資人宣言一書看來的。

該書作者就提到年輕人的金融資本少,所以不要想在股票、債券上鑽研來獲取不多的報酬,反而應在人力資本上用心,在提升知識能力後,若物價、利率也呈上升格局,將會放大人力資本的報酬。

hoamon wrote:
物價拉高的效應,對年輕人的幫助比較大,因為年輕人的薪資會跟著上漲...(恕刪)

你一定不到40歲...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