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2001tw wrote:
當停滯性通膨發生時, 就不會有物(房)價上漲帶動薪資上漲的狀況, 所以建議發言時先作好功課, 別拿出一些似是
而非的言論誤導版友......
經濟發展, 十個經濟學家總有十一種說法, 那天某A的理論剛好若符合節地碰上了經濟發展的類似狀況, 那年可能
就算他運氣好, 得了諾貝爾奬.......
不管是信仰亞當斯的自由經濟理論還是凱因斯的大政府思想, 個人認為經濟市場也可套用測不準原理, 每種經濟學
說在不同的狀況下都有可能得到印證, 但是, 只有經濟持續發展, 降低(真實)失業率, 提高就業市場, 尤其以台灣現
有的情況, 大力發展內需市場(尤其是服務業, 因為大部分的製造業都外移了), 促進消費, 內外資齊引, 導入投資而
不是投機, 才是根本之道.....
是先有「停滯性通膨」發生,還是先有「物(房)價上漲帶"不"動薪資上漲的狀況」發生,才說這是「停滯性通膨」呢? 沒人現在就斷言現在的物(房)價上漲帶不動薪資上漲,只有往後看(到了 2011 年,才知道 2010 年的情況)才知道。
依主計處說明看來,目前失業率不到 10 %,通膨也沒發生。目前應該沒有停滯性通膨的問題。
就算發生了這個問題,難到年輕人就不用厚植人力資本了嗎?
我的論點是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尤其是在目前房價上漲的階段,要有耐心厚植人力資本,並存錢,待房產泡沫時才來購買。所以就算「現在房價上漲無法帶動薪資上漲」的情況發生,但投資客助漲助跌的效果依然存在,我不覺得我的立論有何不妥。
akiyama99 wrote:
樓主不會是住在天龍國...(恕刪)
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
我個人非常討厭台北。你可能沒看完我的文章吧! 其中我提到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我住在埔里,這裡有我的個人紀事。大概是在 2005 年搬進來的,原本我是台中人。
事實上,我可以侃侃而談房價,原因在於我已有自住屋了。約在 2005 年時向岳母購買的 40 年三樓透天厝。當時的市價大約 350 萬左右。現在它的市價是多少,我根本不在乎,因為我不是「投資客」。
目前還是在付房貸的時間點上,不過我們已享有多年的低利貸款,因為台灣也低利很久了。這說明在房市不景氣時下手,的確是比較划算。而現在利率已經開始向上走了,現在買才簽下 20 年的貸款合約,你認為未來 10 年利率會有多少? 3%,5%,還是 10% ,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二十年前,我台中家的貸款利率將近 8% 多。歷史會不會重現,等 10 年後就知道了。
PointView wrote:
對於薪資不漲的問題只...(恕刪)
年輕人要善加利用人力資本創造財富的論點不是我首創的,我也是在投資人宣言一書看來的。
該書作者就提到年輕人的金融資本少,所以不要想在股票、債券上鑽研來獲取不多的報酬,反而應在人力資本上用心,在提升知識能力後,若物價、利率也呈上升格局,將會放大人力資本的報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