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七年級前段生買完房 首購市場找沒郎

我不太欣賞大前研一
不過他提的「租屋論」倒是打房價的利器

試想
是「有誰現在沒房子住」的多
還是「有誰現在沒買房子」的多

前者一定遠遠少於後者

以「有房子住」為滿足條件的話
實在沒有買房的必要

也由此可證,房屋數量遠大於人口需求數量

不過,現實還是不如上述
這個中還是有難以改變的干擾變數吧
oxxx wrote:
就算台灣剩下23萬人~

也是大部份都往台北盆地裡搬呀 ~



我相信剩下23萬人,台北房子也不會那麼貴了,




民國89年統計,,
台北縣市人口合計634萬人.
桃園縣市人口合計180萬人.
房價漲跌是看供需沒錯,不過若只以總人口來預測房價顯然有許多漏洞,更別論物極必反,說不定100年內小孩生的最少的一群人就是現在的六七年級生,誰知道? 十年後的社會肯定不是現在這樣,之所以預測常常要修正就是因為人是活在當下,誰會知道未來會怎樣。
預測這些都只能用現有的知識和體驗去"想當然爾"一個長期的趨勢,但事實上只要未來任何一個重大變因改變了,那就全盤翻盤。

房價一定會跌嗎?理由可能真的很多,我也不覺得不會發生,但想得出會漲的理由也是一脫拉庫。
中國統一,大陸人士來台定居。
接受環境難民,一次移入200萬人。
人口加速集中都市化,台北都會區破千萬人。
生活水平提高,三口之家平均要住50坪,豪宅平均一戶要500坪。

有太多其他因素會導致都會區中需求增加,而土地是固定的。
前面有人說的太好了,台大每年還是只能招生那些人,對於想進台大的人來說只會愈來愈競爭,不會更簡單。

只單純用人口因素探討實在是太粗略了。當房價的影響因素是100%由人口決定時,則只要預測人口就好。
但房價的高低,尤其是精華區,以人口出生來當決定因素顯然立論基礎是有問題的。

不過樓主有說:

-> 豪宅及換屋市場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 ECFA 之國際資金影響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所以只是要說本篇討論其實很難綜觀整個房市,因為已經限定在首購了,台北都會區(尤其是台北市)在短期間內顯然很難被當作討論的對象。
至於首購市場會如何? 建商一旦發現產品不適合,自然就會先將其淘汰掉了。
我相信板上一定有換屋族很難找到台北市精華區的新房,因為都拿去做豪宅了。
現實的狀況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資源只會更集中到少數人手上罷了。
想要的太多?!其實需要的並不多‧‧‧
steelpipe853 wrote:
我不太欣賞大前研一不...(恕刪)


日本跟台灣國情不同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
結婚生子定居安業......幾乎都會考慮到買房

日本人不是非要買房不可
租房很普遍

這種現象反應在房價和租金上

台灣房價相較日本高出許多
但租金卻是日本較高

所以大前研一的意見
我覺得僅供參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