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房價上漲薪水不漲下,薪水族的應對之道

klaw wrote:
版上很多人都說:房價...(恕刪)


口袋深就撐著啊
政府打房又怎樣
如果你看好房市 你又何必賤價賣
如果你怕政府壓房價 那就早點賣出 賺夠多了 不差那1~2萬/坪吧

自住 有影響嗎?
不是說房價貴沒關係 自住沒差
怎麼一跌了就有差?

政府沒義務壓房價?
又有何義務救建商?
我有說過要賣房子嗎?
你是哪隻眼睛看到我是投資客了?
樓上的回應很奇怪~

有些人就是好壞話不會聽,
善意的建議也會當成是居心不良的話數,
真有你的~

maxboss wrote:
最近嫌房地產過高的人最近嫌房地產過高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總結原因就是~~~台北房子太貴~~~但又不想買便宜的地方~~

真是奇怪的想法~~台北又不是沒有便宜的房子但卻只想買好地段的房子~~
買不起本來就沒資格去買屋.....


我看房子都已經看到三峽去了,已經離我工作的地方太遠了,
所以您認為三峽19-24萬相對台北算是便宜的房子囉,
就算成交價再減個2萬好了,離台北市區這麼遠有這個價值嗎?

也不是像你說的付不起頭起款的問題,
問題是根本價格就太高了,根本不合理阿,
買下去就覺得自己是冤大頭.......
你工作地點在哪裡?

要不要考慮基隆勒,中古屋一坪6~10萬(當然新成屋開價15萬,也很貴)
北二高二十分鐘到台北,很方便,
基隆版上一堆台北人跑來買房子,我覺得這是務實的決定,
比買在三峽好多了~

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買在基隆是不會增值的勒,不要想到增值這件事~
klaw wrote:
...房價上漲薪水不漲下,薪水族的應對之道(恕刪)


房價問題已經是大多數受薪階級最大的負擔了...
怎麼應對? 不就買與不買兩條路而已嗎..

1. 早點下手早點買, 反正就是押它穩賺不賠, 只漲不跌...

好處很明顯:壓對了一個轉手賺的比上10年班辛苦存下來的還多.

缺點也很明顯: 押錯了一輩子慘兮兮, 上一波中南部炒房沒逃掉的不在少數.
省吃儉用付十年房貸, 最後法拍完還欠銀行一堆的例子多到數不完(老家隔棟鄰居就有三戶法拍掉了).

2. 老子不買房子難道犯法? 就一輩子租屋去..

這種想法乍看之下很沒出息, 但也很沒風險.
比起那些住在千萬豪宅, 屁股上數百萬房貸的安全多了.

這種人生可以跟房子脫鉤, 日子也可以過的很舒服...

仔細想想, 我決定還是把換屋預算放到房租上好了, 父母都已經留兩間房子了, 加上自己又一間...
何必為了多一間大房子把自己擺到火爐裡烤呢.

預計兩年後找間四房的租他個十五年(目前能接受的房子價錢都不少於1500萬).

反正等到我們這波五六年級生不需要市區房子時, 到時舊房子鐵定是一大坨一大坨丟在那
人那麼少, 每個小孩都能分超過一間, 多的房子到時鐵定找不到傻瓜接...


話說回來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還真的是很倒楣呢, 同梯的一大堆, 搶工作搶房子
搶到後來薪水越變越少, 房子卻越來越貴

下一梯偏偏人口很少, 少子化帶來的內需萎縮一波波把五六年級生踢進中年失業大軍.
更慘的是, 過幾年等我們開始要靠領保險金退休過活時鐵定又會倒掉一堆壽險公司.

領保險金的多繳保費的少, 這樣還不倒閉就神了.



提醒一下:買房子有比租屋子多些成本:房屋稅 / 地價稅…

而且如是自住的,資金鎖在房子裡,也會損失機會成本的… (買屋的人常忘了算這,因為這是看不到的成本)

i.e. 自住,買了台北市 2000 萬的房子… 付清貸款了,覺得好像就無事一身清了?(事實上也是啦,房屋稅,地價稅沒多少)

但,要是你不買這 2000 萬房子,這 2000 萬拿去買個 5% 回報的股票的話,每年這 2000 萬會幫你賺 100 萬喔… 這 100 萬就是你資金鎖在房子裡所少拿到的機會成本… (一年 100 萬 在台北可以租到什麼樣的房子啊)

6161 wrote:
板上的年輕...(恕刪)
北市環狀捷運第2期沿線,例如文山區公寓每坪約20出頭...


提供一下小弟的觀察供大家分享。
小弟在文山區租房子八年了,看房子超過二年。文山區現在連 30 年的老公寓每坪開價幾乎都在 30 萬左右,隨便找一間 30 坪左右的房子,都能晉身千萬豪宅的行列。新成屋就更不用說了,每坪最少要 40 萬。

面對如此高的房價,年輕人唯有多存現金(自備款),且往台北市以外的地方搬才有可能買得起房子。
Powercat wrote:
提供一下小弟的觀察供...(恕刪)


說真的,大家都好像說得台北市外不能住人的樣子 = =

我住土城這,很好啊… =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