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刪)
若是我買了房也租出去了,房客哪天想不開在我的房子鬧自殺'他殺'壽終正寢等.....
買屋賺租金的夢大概就玩玩了吧!
風險還是有的! 感覺也不比做個小生意風險低到哪去!
所以作包租公有沒有賺?當然有賺… 要不作假的?租金是不是有降低?別人我不知道,但我有降… (但利率也有降,所以對我來說沒差多少) 好不好租呢?沒降當然不好租,降了就海闊天空…
而包租公是不是簡單的坐在家裡就有錢收?正常時是這樣
像因我的房客較多,我連電表都是叫房客自已抄一抄,大約多少自已轉給我,再傳個簡訊,我好對帳就好… 反正電表在那,最後要搬走再結清一次確定就好… 所有的費用都是信用卡扣繳 (賺紅利點數啊),所以滿租時就就基本上沒事作 (收房租 + 對帳)…
但空屋時期 / 房客有問題時,就很忙… 基本上,為了要減低成本,所以現在被訓練成一個沒有執照的小水電 / 油漆工 / 清潔員 / 家具搬運工…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很輕鬆,但我保證,當你在粉刷 / 清潔房客住過的房間或是在修理他們壞掉的水龍頭 / 網路線時,你絕對不會這樣覺得…
---
上面有版友有說了,報酬率這種東西,是不能用 ("滿租租金" x 12 - "貸款利息")/ 頭期 這樣算… well,還是有參考價值,但這算出來的,只是你在 "最理想狀況" 可以收的現金… 畢竟,你還得付房屋稅 / 地價稅 / 修繕費 / 廣告費 / 空屋率 / 清潔費 / 等等等等的…
實際上把所有的東西加進去,會較低;但加上房貸的槓桿,基本上都是還有賺的… (約在初投入成本的 5~30% 上下)
另:上面這算法是不還本金的算法… 而像我們是基本上是能不還本金就不還本金… 因為還了本金,會降低槓桿 (賺較少啦)… 優惠期過了,就找別家銀行轉貸,重新再來一次優惠期囉~ (手續費沒多少)
---
我的家人是分租套房 + 整層的都有… 分租套房好處:每間單位租金較高,所以賺較多… 因分隔了,所以不易碰上因房客搬走,整個物件 1~2 個月沒租金來抵貸款情況… 壞處:隔成套房需要隔間的成本 (且事實上並不便宜 / 算報酬時,這成本需加進你頭期部份,而轉手時,這成本也得加到出價中)…
套房房客較不穩定… 會想租總價便宜的,要不一:沒錢… 要不二:只是暫住… 加上套房大多有全套家具,屁股拍拍就可走人… 我的套房房客的平均租期我會說是約 1~1.5 年左右…
分租套房轉手增值空間有限… 會接手你分租套房的,不可能會是自住的了… 所以會想接手的,一定都是下一手投資客… 而會想要接手,就是你的租金報酬率要高、屋況要好,才有人想接… 所以,租金沒拉上去就難在轉手時還可獲利… (報酬才 4%?又不是呆的,除非你碰上一個 新手 / 佛心來的 幫你脫手…)
整層的好處 / 壞處基本上就是套房的好壞處相反囉~
但我最近是比較傾向整層的… 因為當套房的間數一多,每個月人來來去去變成是正常的了,所以就會開始每個月忙不完… (平均租期 12 個月的話,要是你有 12 間套房,代表平均每個月都會有人搬走) 這時,租整層、較穩定的房客,管理上來會比較輕鬆… 加上整層的轉手增值空間較大…
davidlin1980 wrote:
自家人本身就是作包租...(恕刪)
就報酬率最佳化來說,還蠻有道理的,厲害!
小弟也有房屋出租,倒是沒想過設法不還本金,難怪怎麼算都覺得很不划算。
不過房屋折舊也是要算進去的,比如二十多年的房子拿來改,
一但超過三十年屋齡,銀行貸款就會有麻煩,換句話說,你要脫手就會有麻煩。
房屋修繕也是一大問題,幸好小弟對DIY很有興趣,水電、網路都懂一些,否則我看也是搞到死。
幾個月前一個房客疑似有憂鬱症,差點自殺,嚇死我了。
然後就是新竹地區出租市場目前供過於求,租金一直呈現緩步下降的趨勢。
總之小弟自己的投資方法來說,長期投資股市還是比較有賺頭。
過幾年應該就會把手上出租的房屋賣掉,因為其投資報酬率與花費的心血實在不划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