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張金鶚說大眾對房地產資訊不透明

STAY"TRUE" wrote:
資訊不透明的東西太多...(恕刪)

+1
個人覺得這位大大說的很中肯~
張教授只是提出申為學者的觀點
就算顏總也有身為市場人的看法
自然會受到資本市場的檢視

各有所需~各取所好
還是常說的一句話
房貸一貸就是20年~要考量的是自己的負擔和環款能力
喜歡的東西就算貴妳也會買~
不喜歡的東西~就算送給妳~妳也會覺得佔地方
就算低率再低~成交價再便宜
你買的起~
但環不起貸款也沒有用
資訊當然是不透明,透明的話怎麼會有房仲業者生存的空間?

為何不透明? 你會知道過去這一年,你們家這條街,哪棟房子何時交易? 賣多少錢? 以及屋況的資料嗎?
房子永遠有一群買不起的人...

只是這群人 是你 是我 還是他...

1p 30萬有人買不起

1p 20萬有人買不起

1p 10萬有人買不起

那5萬? 會不會有人買不起阿???? 有阿......

阿大說: 1p/5萬 我買不起因為我要買200p...

何謂合理 那就是不用錢 大家都住的起....

ayi0226 wrote:
就算顏總也有身為市場人的看法
自然會受到資本市場的檢視


現在談的房市,主要是以住宅為主!顏總他家的公司又不太負責這一塊,他談商用不動產才比較有意義吧!是好是壞跟他公司都有直接影響,你看他到時會不會昧著良心講話


之前他公司辦的宜蘭不動產拍賣會,都沒有後續消息報導開標結果,想必是賣超爛的吧(因為賣的好一定會敲鑼打鼓廣為宣傳)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STAY"TRUE" wrote:
資訊不透明的東西太多了~張教授光指房市這樣子說我覺得不太對

外面市售飲料~同樣是綠茶但價錢差很多可能是1杯15跟1杯25的差別


我想,張教授指的是交易價格不透明。就像我們不知道廠商做一杯綠茶的成本是多少,但我們卻知道店家實際賣出一杯綠茶的價格就是Menu上寫的價格。
張教授也是在台北置產吧…
按照他提出的房價走勢論,不曉得他願不願意用1坪20萬賣我,然後先去租屋,
等5年後房價落底後再買回來…

就因為大家都像他一樣,明知道房價走跌,但又死撐著不降價售出,然後再講房價太貴…
一直這樣我怎麼有機會買到便宜的房子呢?
tenlai24 wrote:
這位大哥我想您這樣說...(恕刪)


我每天翻開聯合報,每天都是建商N頁的全版廣告在登
在商言商,你是主編會在遠雄的全版廣告旁邊貼上一段房是利空的消息嗎?
保證明天就被抽廣告了
等發薪水的上班族
tommycheng wrote:
張教授也是在台北置產...(恕刪)

本日最中肯o
就是沒有人願意破壞行情價~我們怎麼撿便宜?
(市場決定價格)
我個人經驗半年前買方賣方都當過:
去年底我從桃園換到北縣,桃園大竹別墅區6年房賣賠了約150萬,北縣新房價錢高又貴,真的是如教授所講的供需問題,但是不能用大數準則來判斷合理房價,例如全台建照多少…需求多少…,所以合理房價應該是多少,真的這麼容易判斷我們還在這邊討論幹嘛。

以我桃園的房子來看,桃園大竹別墅一堆,靠機場附近地大物博,但工作機會少,大多是老人、跟小朋友,所以會買在那邊的人真的很少,所以我房子賣了好久,終於有一對夫妻在桃園市區銀行工作,他們喜歡這環境,但因為沒啥人競爭,所以我們房價硬是被砍了三成才成交,因為我們怕撐住底價又要等半年才有人光顧,而且高鐵青埔站一堆新別墅,一坪六萬到十二萬的一堆,又空曠,搶走我們機會。

以我北縣房子來講,舊社區裏面的新大樓但戶數少靠捷運5分鐘,高樓面台北市河岸景觀,當初在買時一堆人在看,平均十幾分鐘就一對進來看,您們一定覺得是建設公司的技倆演戲,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覺得,但是當我買了之後入入續續交屋後,連銷售中心要撤前一天,也是一堆人跑來問,他們也只好對他們說沒房子賣了,不好意思,後來跟建設公司人員討論後,他們統計來看屋或是買屋的,大部份是附近的居民,因為已經習慣這個區域了,生活機能又不錯,但附近又沒新建案,他們想住新房子,因為看的人多只要有人出價,價錢一定是往上喊,當大家都在搶的時候,造成「不理性的價錢」出現,但是也唯有那「不理性的價錢」才能得到這大家都喜愛的房子,這也就是何謂合理的房價,「合理的房價就是價高者得」。

依以上經驗是,交通跟工作供給量少的地區,房子供過於求,但是在靠近市區、捷運週邊及老舊社區旁的新大樓,求過於供,這也造成之前曾看到網有說板橋區的江翠及地戶數少開賣幾天完銷的案例,這都有可能的,所以不管啥嘛時機都是買房子的時機,因為好地點的新大樓你想他跌,可能也要等三、四十,房子舊了才有可能,因為總有一堆人會搶,而差的地點或是新大樓一堆戶數多(例桃園、北大、林口至三重麗寶之星戶數太多、舊巨蛋)供過於求,你愛怎麼砍就怎麼砍,這邊砍不下就換另一家,因為你始終知道選擇性很大,這也無關台灣的目前生育率,因為現在有購買房子需求的是二、三十年前生育率高的時代所製造出來的產品,而目前生育率的購買力是在未來二、三十年,所以等房價跌就等二、三十年以後一定跌,但您就等到那時再買吧。

所以目前的房勢,我選擇相信顏總的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及屋況品質,而張教授的大數理論,比較適用於地點普普的區域。
tommycheng wrote:
張教授也是在台北置產...(恕刪)


" 張教授也是在台北置產吧…
按照他提出的房價走勢論,不曉得他願不願意用1坪20萬賣我,然後先去租屋,
等5年後房價落底後再買回來…

就因為大家都像他一樣,明知道房價走跌,但又死撐著不降價售出,然後再講房價太貴…
一直這樣我怎麼有機會買到便宜的房子呢?
"

說的太好暸!! 反正他看壞房市不知道他願不願意用政府公告價賣我??..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