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公設比飆高民眾怒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沒電梯上樓用飛的嗎

Ace.H wrote:
不就我一直提點怕吃虧成天喊實坪制的人的事嗎?
買房重點在土地持分比,這個影響才大。


大致上算一下
建坪40坪..土地剩5坪.
應該售價會是多少錢..
隨便用個數字1600萬
40坪x20萬建造費用=800萬(還是要更高一點?)
這個五坪土地算800萬嗎?...

實坪制跟現在的售價都一樣啊
能夠佔什麼便宜或吃什麼虧嗎??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40坪x20萬建造費用=800萬(還是要更高一點?)
這個五坪土地算800萬嗎?...

管銷成本,建商利潤?
所謂的地上建物,就是土地改良增值。
市價-(土地價值+建造成本)=(淨)增值
市價就是市場認可的建物(含土地)的價值,表示買方同意其價值,賣方也肯賣。
這個市價減去所有成本就是因改良而增加的價值。
自地自建,增值就自己享受;建商蓋的就成了建商的利潤。
cat2dog wrote:
運作上絕對沒有差別的
屋主踩價就是這麼硬

同一時間很多組買方要買
你還在吵公設為什麼比較貴時
屋主早和別人簽約成交了


說的是建商,你講屋主有點文不對題。
Ace.H wrote:
不管幾十萬還是幾百萬,不要想高樓層要多付多少錢買相同的公設,而是多付的錢值不值得高樓層的享受。
沒人逼你買高樓層,覺得值得就買,覺得不值就買低樓層。最後就是市場決定價格。
一個建物,不同的用途空間造價本就不同,所謂的建物單價就是取平均值。
高樓層大家比較喜歡,價格就高一點,其單價就是 較高的總價/可售坪數
低樓層視野、採光、空氣稍差,價格就低一點, 其單價就是 較低的總價/可售坪數
這個可售坪數可以是不含公設的實坪也可以是含公設虛坪。結果總價是一樣的。
難道實坪制,公設不計價,就不會用較高的價格買到相同的公設了嗎?


那就講清楚不就好了,
高樓層買家喜歡用超高主建物+附屬建物價格購入很好呀。
公設就公設,大家都一樣,分啥價差。
Balason2001 wrote:
那就講清楚不就好了,
高樓層買家喜歡用超高主建物+附屬建物價格購入很好呀。
公設就公設,大家都一樣,分啥價差。

所謂的單價(不管實坪、虛坪)就是平均單價,並不是所有空間,專有、公設一樣價的意思。
Ace.H wrote:
只能告訴你,這些問題沒好的解決配套,沒有一個執政者敢實施真正的實坪制。
頂多就是要求賣方要提供實坪制單價和淨坪資料,實價登錄把這些資料也登錄上去。
就醬!


賣房網站只要可以把實坪制單價都登錄上去,
讓消費者可以排序那也就夠了...
就先從簡單的做起有何不可.
PassiveIncome wrote:
賣房網站只要可以把實坪制單價都登錄上去,
讓消費者可以排序那也就夠了...
就先從簡單的做起有何不可.



新屋販售的時候...會說高樓層要加錢
20樓..一坪要多加1萬.
15樓.一坪要加5000.

大家認為的40坪要多加一萬..
結果是40x0.7坪x一萬..
但是佔了三成的公設可是一樣沒變..
好玩吧..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新屋販售的時候...會說高樓層要加錢
20樓..一坪要多加1萬.
15樓.一坪要加5000.

大家認為的40坪要多加一萬..
結果是40x0.7坪x一萬..
但是佔了三成的公設可是一樣沒變..
好玩吧..


沒錯,這就是業界的喊價法,所以買方也可以按這算法的「陷阱」回頭去殺價:把公設坪抓出來(按此例是 12 坪),然後把專有坪 28 坪按升一層加多少的算法去算,再加回原本公設坪的錢(可以用二或三樓的坪價去推公設 12 坪之價),然後也去喊一個總價。接下來看是買方強勢還賣方強勢,看成交價是要往哪邊走,或者變成僵局而不成交,就那麼簡單。

假定升一層一坪加 5000 好了,買 13 樓就當是升了十層上去,也就是:

5000 * 12(公設坪) * 10 (層) = 600,000

可以把總價砍掉至少 60 萬去喊看看。反正對方也不會知道你砍這 60 萬的想法或依據是什麼,就純粹是喊價而已。估價法百百種,出價與成交就是心理上對自己能解釋即可。
nacestudio wrote:
我是覺得公設坪數多,走廊、門廳比較大,住起來是比較舒服

住在走廊,門廳或者是樓梯嗎?

感覺這比較像是龍山寺跟北車周邊那群街友的需求......
可惜他們不會買...........
不長眼 wrote:
新屋販售的時候...會說高樓層要加錢
20樓..一坪要多加1萬.
15樓.一坪要加5000.

大家認為的40坪要多加一萬..
結果是40x0.7坪x一萬..
但是佔了三成的公設可是一樣沒變..
好玩吧..

不要一直落在公設是在高樓層為什麼也要加一萬、5000的迷思。
單價只是一個平均單價參考,不是坪坪等價的意思。
你是可以跟代銷這樣議價:主建可以加一萬(或5000),公設不能加錢。
代鎖肯就成交(建商給他的低限是總價),但若不肯也會回你:若公設不能加錢,那麼20樓主建一坪就要加一萬三千,15樓就要加6500。
因為你不肯用平均法議價,他就用拆分法跟你議!
我想你真的沒買過房,買房那單價只有開始給你參考,當你了解主建、陽台、公設比,還有那些額外公設,土地持分後。就是自己估量,然後以總價去議價,成交後想要知道成交的平均單價就是自己再算一下。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