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

貪婪的小島, 不想有遠見的人們?? 我們居然有風險如此高的核電廠????

好奇怪,這篇討論串都已經淪為口水,

系統服務員卻視而不見,

反而有些文章正在蓋樓,就被系統服務員移到資源回收筒,這是什麼標準?

呵呵~~~
今天晚上51台新聞播
廣島的原子彈是用鈾作的
廣島被炸後
遭輻射汙染死亡的人數
大約16萬人

長崎的的原子彈是用鈽作的
被炸後
遭輻射汙染死亡的人數
大約2x萬人

當人類賴以維生的水, 空氣, 食物都被汙染後
敢問大家要如何活下去?
需多少年才可回復10年, 20 年,....數百年...
台灣就這麼小
你們能到哪裡去??
不要給既得利益者蒙蔽雙眼了...

還是一樣,貼標籤與想吐政治口水的我就自動跳過了。

lia3539 wrote:
核災危險大家都知道
但加上風險評估卻在接受範圍
這是為審麼這種發電方法可以存在


問題來了,我不認為核災風險是在"接受範圍"內。這也是我在福島核災後開始大量閱讀相關資料,並決定我的非核立場的主因。

福島核災爆發前,
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核一、核二出事情,整個大台北都遭殃,官方做戲的五公里根本是個笑話?
有多少人知道核廢料放著也會出事情?
有多少人知道全球十五個高風險地區的核電廠我們四個都上榜?
(更正,是17個位於高風險地震帶且臨海僅一哩有海嘯疑慮的反應爐中,我們佔了6個)
有多少核安事件沒有被公開?
有多少人知道國家級監督單位與被監督者利益共生拿人手軟?
有多少人明確知道我們核能工程與核能管理的監管品質?

資訊不透明,所謂的"風險評估在接受範圍"就不成立,因為根本沒有足以作出正確判斷的資訊。人民難道沒有權利知道風險?憑甚麼由少數人決定全民應該承擔這種風險?

日本核災固有其天數,但從人為的角度來說,對技術過度自信,資訊封閉不透明,官僚體系人謀不臧,種種導致災損擴大的因素現在被拿出來檢討,回頭看台灣竟也全數到齊一樣不缺,這也在"接受範圍"內?

不,我不能接受。而且我就是在試著說服他人,不應把自己、家人與心愛的人置於這麼低的標準下。

lia3539 wrote:
我擁核是不得以下的選擇 而不是"貪婪又沒遠見"
如果你可以告訴我替代方案


雖說我是在這個標題下進行回應,但我並沒有以這樣的標籤批判任何人。

但你的字句中有個值得省思的點:"擁核是不得已的選擇"

事實上,我們曾經被賦予選擇的權利嗎?
彷彿沒有呢。從我出生後不久,核電廠就是這樣蓋起來了,誰問過你我了?

如果核能這個選項是這麼無奈,
那麼當我們此刻有機會重新選擇,為未來數十年帶來改變的契機,
為何我們如此抗拒?
抗拒改變,是因為對事實的理解,還是因為既得利益者的資訊灌輸?
抗拒改變,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還是對權威的屈從,甚或是對利益的固著?
甚麼事情值得我們賭上這樣的風險?難道眼前的災難還不值得我們停下來重新思考一下?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假使有一天核電廠發生意外,
假設有一天大家受到輻射污染,
不管以前享受過多少核能帶來的便利,
我相信大多數人在那一天,還是會後悔。
只能說 若來個像日本那樣的海嘯

台灣的人民也不會煩惱道核電怎樣了

聰明人都懂得

Fleir wrote:
還是一樣,貼標籤與想...(恕刪)


三哩島當年管制是5哩,你認為美國政府是個笑話嗎?

有多少人知道核廢料放著也會出事情?
你知道什麼叫放射性廢料嗎?

有多少人知道全球十五個高風險地區的核電廠我們四個都上榜?
華爾街日報原文你看過嗎?他說跟你的不一樣

有多少人知道國家級監督單位與被監督者利益共生拿人手軟?
你有証據嗎?還是道聽途說
台電異常事件都是原能會主動發佈的,你知道嗎?
隨便就在這胡說八道
全球14座高危險和電廠!!

結論...地球這麼危險....趕快回火星吧
洗洗 wrote:
三哩島當年管制是5哩,你認為美國政府是個笑話嗎?

那這次福島50英哩難道是美國人膽子變小了?難道不是他們以三哩島前車之鑑做出的修正?
我認為拿同屬近代,且同位於地震/海嘯風險區域的福島核電廠來作為我們的參考標準會比較適合吧。

洗洗 wrote:
有多少人知道核廢料放著也會出事情?
你知道什麼叫放射性廢料嗎?

請看眼前的事件:福島四號機,乏燃料(廢燃料棒)貯存槽的冷卻問題,過去有幾位民眾知道?
更精確一點的說,過去有幾位住在核電廠附近的民眾知道他們隔壁就放了這麼危險的東西?
你所提的放射性核廢料又是另一個萬年無解的災難了。

洗洗 wrote:
華爾街日報原文你看過嗎?他說跟你的不一樣

經你這麼一說,我上WSJ再次查看,他們3/23貼出更新文貼出更新文:Thirty-four reactors, or 8% of the world's total, are in high-hazard earthquake areas. Of those, 24 are in Japan and six in Taiwan, while 17 within a mile of coastline.

全球有34個核反應爐(以反應爐而非廠為單位)位於高風險地震帶,其中24座在日本、6座(反應爐)在台灣,17座距海岸線一哩之內。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全球有17座核反應爐位於高風險地震帶且臨海僅一哩(有海嘯風險),而台灣6座反應爐全上。感謝你的資訊讓我有更正的機會,不過這只是讓事情看起來更糟...

洗洗 wrote:
有多少人知道國家級監督單位與被監督者利益共生拿人手軟?

前兩天新聞才說了,原能會技轉收入7-8成來自台電,每年都是好幾億。
再往前回溯去搜尋,才發現過去我所忽略的"秘雕魚"與"輻射鋼筋"事件,也都與監管有關不是嗎?
加上福島核災後原能會的發言,哪裡像是監管者的立場?
當然我相信這不是原能會的全貌,裡面一定有很多努力在做事情、努力為國人把關的科學菁英。但政府是拿它當遮羞布擋箭牌還是"監督的工具"?政策有允許這些人暢所欲言為所當為嗎?

因為涉獵尚淺,對於質疑,我會很努力地去找答案。當然也謝謝質疑者給我補充知識的機會。希望這些資訊到最後對大家都能有益。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目前沒人能保證核廠安全無虞,連核廢料存放都有問題,且須不斷燒錢處理這些問題(眼前的乾淨能源並非所想那樣乾淨)
核四當然並非就此說停就停!但當前的問題是它像無底洞的錢坑,無上限的追加預算...都是你我納稅的錢.
地狹人稠的領土上~過個數十年,台灣就有四座都難以再利用的萬年廢墟.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德國一樣,利用全民的意見來進行表決公投!!這才是集結大家意見來發展台灣的一個重要方向!!

核能發電會比較便宜
根本是騙局

===================================

壹週刊》報導,台電董事長陳貴明和副總經理徐懷瓊三度前往中國北京,與中國核工工業集團高層會面,洽談核廢料輸中的問題,目前已經獲得該集團的善意回應,同意將台灣的核廢料運往蘭州處理廠處理。

台電也數度邀約中合集團來台訪問,希望能進一步簽訂合作協議書,可是該集團一再延期,仍未來台詳談。知情人士透露,台電核廢料輸中的代價是新台幣6千億元,條件是全部逾7700公噸的核廢料,必須全數移往境外處理。徐懷瓊坦承,目前最大的關卡就在於政治考量,看決策者願不願意承擔政治風險,雙方已經談到運輸核廢料的過程中,如果船沉了,責任歸屬等細節。
  • 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