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sheep wrote:你說的該不會是那個80%土地標高都不到1m的馬爾地夫吧~~~~。那個主因可不一定是海平面上升啊。話說回來,台中港的潮差隨隨便便就10m起跳。要是那個國家有很大的潮差,大概也通通都淹掉了。 不只馬爾地夫,很多太平洋的島國都面臨危機,這是聯合國的報告提到的,看你覺得可不可信。
只會要求網友提供解決方案,要方案還不簡單,去找反核團體,他們可以給你一大疊資料,====================================要是依反核團體的方案啊~~~~~ 穩死不活!!反核團體的就別說了, 看一下民進黨的方案如何?再生能源 20%, 備載容量 10% ---> 真是唬濫唬超大!!全世界沒一個國家或電力公司做得到
或許太陽能發電是個不錯的主意小弟在澳洲,澳洲沒有蓋過核電廠!!!澳洲推廣大家裝太陽能板在自家屋頂上,每戶3KW以下有補助大約1/2-2/3的安裝費用!所以裝太陽能板3KW大概台幣十萬,每天最多能生產3KW的電力(看天氣)而每戶都有一個交換電錶,把沒有用到的電回送到電力公司,也是按度計算賣回去,我們算是大家族,一戶住了10 人,(澳洲人家庭大多都是2-4人),我們只裝政府補助的3KW,三個月電費約三百多,沒有裝之前是8 百多!有很多朋友家裡裝了之後是不用繳電費還可以賣電給電力公司,大概可以賺兩三百!澳洲是斜屋頂,所以一天的日照大概只有四-六小時,如果是台灣那肯定效益更高!其實不需要核電的,很多朋友裝了政府補助的,又再自己加裝,為的是環保。澳洲地這麼大,電力系統都可以改設計成電力可以回送的,何況是台灣呢!現在的太陽能板的效益很高,越來越小塊了!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其實台灣可以考慮這個!很多人以為太陽能沒用,電就浪費掉,其實不是他還是有先存起來,太多了就透過電錶回賣給電力公司。如果產能不足,也會跟電力公司買電,所以小弟覺得台灣不需要核電,尤其是問題多多的核四!台灣地小,禁不起一次的傷害!!!
metta-sati wrote:你的查法 只算 [...(恕刪) 副加稅 包括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產業這可以換到20年後的產業轉型太陽能 燃料電池 電動車 等等產業都在蓬勃發展應該說德國納稅人願意為未來的物依靠石化能源轉型而買單這不應該算在電力成本裡面 因為每度電只有台灣3倍不應該把補助的環保歲 政府拿來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成本也算在裡面因為那不是德國的發電成本 而是發展替代能源產業的錢叫全民買單這是為了他們孩子將來...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可能發生在德國至於停用核電也不一定要燒煤炭天然氣發電也可以本身就是很環保的能源天然氣發電相對於燃煤發電成本一樣很低重點是沒有霧霾 不會有煤灰而天然器主成分是甲烷 燃燒後產生水+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煤炭1/3也沒有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