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 wrote:
好奇問一下
不知道這...(恕刪)
台灣目前的整體實質薪資是負成長
所以目前比較多數的人薪資是趕不上CPI的曲線
這又牽扯到台灣產業最大宗的製造業
比毛利率高的技術品牌,目前企業競爭力跟國外比偏弱(輸給美德日韓等工業大國)
比毛利率低的代工技術,整個東南亞在人力成本上佔優勢(大陸、印度、越南等)
又沒發展不容易取代的獨特行業(北歐、中東等)、觀光業(西歐、中歐)
所以現在的台灣剛好卡在中間,只能說在夾縫中求生存
台灣從以前到現在從來都不是什麼技術大國
我們的經濟可以經歷了民國60~70年代的爆發期
靠的就是便宜的人工,但當薪資越來越高時,企業利潤就越來越低
加上隔壁的大陸開始開放外資大量進入,代工廠開始大量進入大陸產業
所以現在大陸正在走台灣以前走的路線
而台灣卻被以前自己的路線給卡死了
但技術又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培養出來
所以薪資開始飽和上不去
只剩下可以不斷突破個人競爭力的人可以打敗大環境
擊敗台灣的CPI成長曲線
台灣是個小島國,經濟發展成長最需要的就是出超貿易
只是現在大家發現炒房最不需要高深技術又可短期獲得驚人的獲利
所以不論企業或是個人,大家都在瘋房地產
並不把中心放在本業上,所以競爭力反之下滑
發展下去,台灣整體經濟當然表現不好
這種是幾十年來的台灣產業經驗累積出來的經濟架構
換政府,有用嗎??
我希望有用,但一點都會不期待有什麼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