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從台灣房價泡沫現狀看台灣未來!? (文長)

存款總額是連國內的外幣存款一併計算的·······所以你說的在台人民幣存款業務也包含在裡面
我不明白你上一篇的陳述邏輯為何
所以7 8 年前的貸款是背在某些鬼身上 是最近才換到某些國人身上的的意思嗎 或者說 那樣的賴帳全國人買單的風險10年前就有了 為何現在才在緊張呢 何況存款那麼多 比10年前多了快1.6倍
至於錢留不留在台灣 請以數據來論證 到底每年是入多 還是出多 歸納總結就好判斷了
sunhm wrote:
的確是 "淺顯易見"...(恕刪)
銀行把錢拿到國外用,
不就算跑掉了!

另外,
這裡面有沒有 "外資"?
你先理解清楚再回應 不然一一解釋很累 銀行把錢(人民幣)拿到國外用 還是國人的資產 那就在計算範圍內 只是幣別的不同
有外資 但請不要回我類似外資是否占很大比例會不會撤走的可能性的問題 我就真的回答不下去了
sunhm wrote:
銀行把錢拿到國外用,...(恕刪)
熱錢多低利率本就是現在炒房的重要因素..

但是政府不能以熱錢多為借口.. 就放任炒房.. 政府只要在租稅上作改革.. 房價泡沫就不會吹這麼大.. 炒房客也不會南北奔襲..


這兩天報紙也報導了.. 產業很悶.. 台灣的經濟該往那麼走? 台灣現在可以說是百業不興.. 唯有房地產過熱.. 房地產過熱是不會增加居民薪資所得的..

這篇blog文章連結供大家參考.. (這也許是另一種看法)

房地產飆漲是扼殺台灣經濟的主因

另外.. 由銀行貸款佔比GDP百分比.. 可以瞭解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一般報導都是跟著大眾熱衷的議題加碼 但是請看一些 經濟部的數據 行政院主計處報告 和 央行的報告 就能客觀的判斷
我在商周上常常看到成功的企業 找出藍海的 產業升級成功的 獨步全球的 但是一般媒體卻不多著墨 報憂不報喜 把一堆人變成負面思考
比方說 我的產業界里 貨生產的速度 賣到不夠賣 還在做生意的各各豪車豪宅 就是沒有新血加入 都快斷層了 都不見有那些媒體來報導
GDP 跟 CPI 是相關的 因為某些考量 台灣的政策想壓抑CPI 所以GDP在鈔票狂印的情況下 成長比例非常不協調 那這個不協調GDP 來比貸款額度(貸款的增長比例對於央行是可控的範圍甚至過於保守)會有盲點

唉 不廢話 看圖表 出處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4616&CtNode=3566&mp=1

跟 存款表一樣 7 8 年前 風險更高 而且這還是CPI年增率 壓抑在平均值1.3的GDP(大陸的CPI年增率 大約2.8~2.9 給大家參考)

john6517 wrote:
熱錢多低利率本就是現...(恕刪)


圖表有訂正 感謝S大指正
跟GDP比起來其實台灣的存款總額偏高 還不都是近年某派悲觀人士醞釀一些社會風氣造成「現金為王」 過度保守 如果釋放出來消費 GDP還會更高(政府絕對希望人民多多消費的 太多錢房在銀行也是很有壓力)媒體 新聞 政論家 天天放送負面思想(我猜是想打擊政治對手所下的陳鋪而已 有點操弄成份存在 至於國外的報道 有誇有貶 為何你們不去看誇的部分來平衡一下觀點) 那些有錢有閑的但沒正確的資訊判斷的人 早就被嚇到不敢亂動 投資和消費趨於保守 都說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這點外國人挺看的開的 國人有外國人一半的看開 其實台灣的經濟根本沒有問題
其實改善房市的處方有很多種 表面的課稅是一種 還有人提倡空屋稅 其實 我覺得(我發明的)實施老房稅可能在長期來講對台灣的土地活化和房價有抑制的作用 很多殘破的老房空屋 或有人居住的30-40年老公寓 容積率使用太低 都更的社會成本又高 發生災難的社會損耗也多(巷道窄 營救不便勞師動眾) 不如房子越老稅金越高-(我創的)老房社會成本稅 這樣會迫使人遷居新房 而大量釋放老房 老空房 老破棄房的土地出來 便於整合 開發商不需要高價標國有土地 自然就會把售價降低 而且市容能逐年改善 提高容積使用 都市空間可以活化利用 開闢公園 拓寬道路 增加都市綠容率

hlz wrote:
跟GDP比起來其實台...(恕刪)

+1,
為了居住安全, 絶對讚成, 但有一點, 老屋的容積率....., 這就是都更不能成的表面最大原因...
老大你有創意又兼宏觀如果有權的人能多想想那才是對全民有利呀
發文版大,加油,支持你,我也買不起房啊!!

empirepenguin wrote:
2013年3月比1、2月成交多一點,比2012年3月多一點...(恕刪)

2013年1,2,3月比2012年 1, 2, 3月多一點
9940 股價悄悄的漲了不少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