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真相] 德國 電費單開箱 ~ 9.8萬台幣/年 [單價12元/度 約6倍]

isamuchen wrote:
現在地理不教台灣海峽...(恕刪)


台灣海峽我當然知道阿

我的意思是說你不蓋,隔壁的蓋一堆
他出事了,輻射塵會不會飄來台灣,還是會出事阿
如果全世界都不蓋核電,我就同意廢核,
福島核廢水排到太平洋汙染魚類現在吃海魚都有致癌的風險,
現在要找誰賠,找日本嗎??他會理你?

科瑞岱爾 wrote:
多給民間蓋電廠是正確...(恕刪)


不只電廠
應該台電整個民營化
就像中鋼一樣民營化
免得蓋個電廠每天再那邊停建復建停建復建停建復建無限循環
然後被人說哎喲, 台灣蓋一個電廠, 國外都可以蓋四個了
免得電價調整還要看政府臉色
免得賺錢時盈餘要上繳國庫虧本時被民眾說三道四好像每個人都是專家

jenalcleven wrote:
消極一點這世界早晚會...(恕刪)


我笑了
那我們就啟動核四吧!
以免天堂的路上擁擠
下地獄也要排隊...
isamuchen wrote:
更新一下資訊吧
核四停工的賠償問題是72億
主要追加預算問題在於「台電變更設計」之後增加興建成本


2012年03月20日 監察委員提案糾正行政院、經濟部和台電。2000年10月27日行政院貿然宣布停建進度已達33.81%之核四工程,核四工程未能採統包方式辦理,亦未有總顧問協助整合複雜之施工界面,導致工期延宕、預算追加、鉅額損失及品質安全疑慮等情事,其工期至少增加44個月,且損失高達1,870億元。

你指的只有已經發包的部份的賠償。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系主任李敏指出,核四延宕,不僅讓投資經費不斷追加,影響整體發電成本,且須要花費更多人力、物力,維持已採購設備的安全性、運作效能,增加的護維經費與折舊問題,是讓核四興建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

官方統計,因核四的停復建爆發的合約糾紛,匯率變化、原物料上漲、新增利息等損失,約近五百億元。但實際數據卻遠遠超出這個統計達數倍以上。

目前核四預算三千多億,上限三千三百億,核四花了四千億的數字到底哪邊來的?

之前看到的資料說"核四最大包商新亞建設內部人員指出,國際間興建一座核電廠平均耗時六年,但是核四蓋超過十一年;對新亞而言,光是人力支出每延一個月,增加的費用就多達二千多萬元,這還不包括近幾年原物料大漲。"

人力支出一個月要兩千萬??

至於核四延後商轉,每個月要多支出的燃料費用到底是多少?

說真的,我也希望趕快全面廢核,光是看到一個月人力支出就要兩千萬就倒彈了。這麼浪費錢的事情,趕快停止吧。

到時候就知道台灣能不能在無核的情況生存下去了。反正要賭就賭大一點,拿台灣的未來來賭吧。

就算到時候限電,電價上揚也沒差。先不說會不會發生,就算發生了,到時候就知道哪些公司是真的愛台灣而根留台灣了。

自身從事農業,沒有核電,不用擔心台灣變鬼島沒人住而我們會失去收入。而至於台灣經濟會變成如何,說真的,再窮也得吃飯,對我們這種行業,股市上萬點跟股市三千點,我們的收入是不會變化的。你不會因為年收入破千萬就一餐吃三碗菜吧?

趕快修法公投吧,我一定投廢核一票,最好連核一核二核三都在廢除的行列中,那就更好了。

核四雖然只佔台灣發電沒多少,但是核一核二核三年限到了之後呢? 核一執照再五年左右就全部到期了,一個2018,一個2019到期。核二2021,2023到期,也是剩下不到十年。核三好一點,2024/2025到期,大約還有十年左右。但最好別等那麼久啦,現在就全部廢掉最好,台灣每天光是吵這些東西就夠了。停掉就再也不用有爭議,大家也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的重要事情上了。
科瑞岱爾 wrote:
多給民間蓋電廠是正確方向,有效率、增加就業機會,政府不用負擔豐厚薪資跟退休金,造成全民負擔。

一個核四就花了4000億元,國外可蓋四個,還是給民間蓋電廠比較好,這種花法在私人企業早就破產。

能源規劃滿腦子想天價核四,其他能源變相打壓,當然進度落後,能源規劃越落後,越容易缺電,正好拿來告訴民眾,你看缺電了吧! 這只不過是很低層次暗挺核四技巧,稍微有商業知識都很容易看穿。

台電假如如你說倒了就按照一般公司資遣員工,改出租或標售給民間企業,重新顧用新員工,且沒有終身制,效率可慢慢提升。

以最近的例子來看,國道收費BOT後你的過路費有變少嗎?倒是收費員失業的不少吧?到時候民營就大概是這種模式了吧,民營的大老闆賺更多的錢,但不會與員工分享,當然也不會與消費者分享,要賭嗎?
不知道為什麼你專找我回文,既然如此我也想問你你的資料哪來的?到底規劃進度多落後?落後的原因?未來有哪些電廠更新計畫與新建設?另就你下文說法隱含的意思,請問你台電本來有終身制嗎?
說真的,當初2000年直接廢核根本不會有這些昂貴的復工問題,當年訂購的主機還可轉賣,剩下錢都不必花,頂多是幾十億到百億元的損失。 當年國民黨硬要建,現在才來列一大堆本可避免的損失推責任。

此外 沒有第三者公正者去估算,很難公正知道是損失多少? 像這次攻佔立法院,原來有媒體報估損失上億元,後來正確數字是區區幾百萬元。

在台灣能提供這種停工復工損失資料應該只有台電,而追加預算也是台電。

呵呵 2000年民進黨廢核四真是天賜最好的藉口,品質蓋不好或是花很多錢,全部推給它就好了,省時又方便。

blackhades wrote:
2012年03月20日 監察委員提案糾正行政院、經濟部和台電。2000年10月27日行政院貿然宣布停建進度已達33.81%之核四工程,核四工程未能採統包方式辦理,亦未有總顧問協助整合複雜之施工界面,導致工期延宕、預算追加、鉅額損失及品質安全疑慮等情事,其工期至少增加44個月,且損失高達1,870億元。
別忘了,民間經營電廠,但電價可是政府決定的。假如是為人民想的政府,就會去想辦法,假如是為財團想的政府,就如你說的費用不僅沒變少還大增,那就不要選他。

能源規劃進度落後是你自己說的,你回去看看你自己寫的,怎麼會來問我要資料。假如天天想核四也一定會落後,反正越落後越可能搞出缺電,不就凸顯核四的重要性。這版上不是有很多人就說給你缺電,你就不敢反核四。

民營有競爭,就有效率,像行動電話費會降低這麼多,就是李登輝時代開放民營競爭,且由民間企業去負擔員工薪資跟退休金,政府不用負擔。反而像電話的最後一哩,過去雖是用政府錢蓋出來卻由一家壟斷收錢,而不是由出資者政府收回,再租給所有業者用,增加競爭,所以上網費跟有線電話費用無法再降下來。

不然你也說說台電平均薪資跟退休制度,應該頗優厚吧? 還有台電歷年來有因為績效開除員工嗎? 假如沒有,不就是一種終身制,你可不要說那種因為出事了才被開除的。

台電得天獨厚有政府編預算撐腰還虧了這麼多,全民哪有分享,只是政府繼續編預算填洞,像一個核四,國外可蓋四個,政府又要用優厚薪資跟退休計畫養人,這也是全民的錢。還是給民間蓋電廠。

你都私訊給我,就不要怕人家回文,何況理正更不怕人家挑戰。

kwpt wrote:
以最近的例子來看,國道收費BOT後你的過路費有變少嗎?倒是收費員失業的不少吧?到時候民營就大概是這種模式了吧,民營的大老闆賺更多的錢,但不會與員工分享,當然也不會與消費者分享,要賭嗎?
不知道為什麼你專找我回文,既然如此我也想問你你的資料哪來的?到底規劃進度多落後?落後的原因?未來有哪些電廠更新計畫與新建設?另就你下文說法隱含的意思,請問你台電本來有終身制嗎?


kwpt wrote:因為這幾年沒有電廠除役,且還有很多民營電廠和大潭電廠上來補足了中載與尖載,但接下來這幾年核一、核二、協和等電廠要除役,但能源規劃卻進度落後
...(恕刪)
metta-sati wrote:
原始影片,裡面訪問的...(恕刪)


德國用電沒有選綠能所以一年電費696.19歐元(台幣27847),附加稅1675.9歐元(台幣67036)

目前台灣核能發電每度電編列0.17處理費,以一年約400億度,所以編列68億台幣來處理,但總處理費約2900億,還不包含後續人員成本,超過部分由納稅人的稅金來支付。(台電一直說,核廢料埋到地下,無後續處理,
可是目前新聞報導外桶因年份久了出現鏽蝕,產生氫爆、輻射水等問題,需更換外桶,費用由處理費支付。所以自打嘴巴)

我是覺得有無核能電價都會漲價

情形一:
政府沒有錢,稅金不夠,無法支付核廢料處理費,增收環境保護費,用一堆名目漲,讓你覺得電費沒有漲。

情形二:
發展綠能,電費漲,不會增加名目去課你稅收。

我個人比較喜歡情形二,這樣台灣可以發展新興產業(風力、太陽能、潮汐、未來能源相關產業AC-DC,能源效率轉換元件....),增加就業機會。


我家一年繳2萬5千多台幣的電費,水費1萬4千多(約1萬水費,代徵費用4千多)
水費的部分(每度7.35元/1~20度)加上代徵費,實際每度共11.42元(日本水費基本費3381,使用16度,要付503日幣,等於每度10.多)

大家只要看到電價漲,就是漲!! 徵收名目不要有個"電"字,大家就覺得不是漲嗎?






metta-sati wrote:
原始影片,裡面訪問的...(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別忘了,民間經營電廠,但電價可是政府決定的。假如是為人民想的政府,就會去想辦法,假如是為財團想的政府,就如你說的費用不僅沒變少還大增,那就不要選他。

能源規劃進度落後是你自己說的,你回去看看你自己寫的,怎麼會來問我要資料。假如天天想核四也一定會落後,反正越落後越可能搞出缺電,不就凸顯核四的重要性。這版上不是有很多人就說給你缺電,你就不敢反核四。

民營有競爭,就有效率,像行動電話費會降低這麼多,就是李登輝時代開放民營競爭,且由民間企業去負擔員工薪資跟退休金,政府不用負擔。反而像電話的最後一哩,過去雖是用政府錢蓋出來卻由一家壟斷收錢,而不是由出資者政府收回,再租給所有業者用,增加競爭,所以上網費跟有線電話費用無法再降下來。

不然你也說說台電平均薪資跟退休制度,應該頗優厚吧? 還有台電歷年來有因為績效開除員工嗎? 假如沒有,不就是一種終身制,你可不要說那種因為出事了才被開除的。

台電得天獨厚有政府編預算撐腰還虧了這麼多,全民哪有分享,只是政府繼續編預算填洞,像一個核四,國外可蓋四個,政府又要用優厚薪資跟退休計畫養人,這也是全民的錢。還是給民間蓋電廠。

你都私訊給我,就不要怕人家回文,何況理正更不怕人家挑戰。

現在電價就是政府決定,但是卻虧錢賣電,而這虧錢賣主要是民眾只看眼前近利,政治人物附和民意的結果。用電最大的是工業用電,政府不反映電價成本,就是為了財團競爭力,但是這是拿國家的競爭力換來的,到時候台電倒掉了發行的公司債也就如流水,很多銀行也會因此出現問題,最後搞不好弄到要暫時由國庫支出,並且漲更多分年攤提掉這部分的虧損。
前面我也說過進度落後,但是你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說"能源規劃滿腦子想天價核四,其他能源變相打壓,當然進度落後",所以我才要問你你真的知道落後的原因嗎?不是只有核四遭到抗爭,連風力在苗栗設置也是一樣被抗爭,打壓能源政策的除了一些理想主義者還有當地老百姓這我比較能體會外,另外主要則是為了分杯羹,想要補助東補助西的立委與議員,當初預算審核也是他們,帶頭抗爭的還是他們,大玩兩面手法一面討好選民一面從中獲利,另外還有什麼都不懂跟著湊熱鬧的人
我想台電的確是很善待員工的,員工幾乎都是屆齡退休(雖然也有因為個人規劃或者出事被開除的),平均薪資高也是因為目前整間公司幾乎都老人因而拉高了整體薪資水平,但你別把私人企業無良老闆動不動就因為年紀大了資遣員工的手段拿來這邊套用,你喜歡去那種老闆底下上班是你的選擇我也不會怪你,但別叫別人要跟你一樣,事實上台灣也還有對老員工不錯的企業,不過大都集中在傳產就是了,不過回到問題點上,台電有終身制嗎?我想你應該是想表達在台電上班很穩定,但是這有什麼好酸的?難道什麼都要比爛嗎?

最後前面也說過了,政府沒編預算給台電,是台電編預算給政府審核,然後再發行公司債去借錢,實際上國營企業不但沒辦法從國庫拿錢,反而還要上繳法定盈餘,而會虧錢除了近年能源漲價外,還有兩點很重要,一點是政策性負擔,政府要補助企業用電、國中小用電、鄉鎮公所路燈用電、離島用電等等等....但是政府沒掏錢,只是寫了張公文叫台電配合辦理,然後這虧損就算台電頭上了。再來是為了電業民營化,立委在1998年通過民營電廠設置條例,要台電保證價格收購民營電廠發出來的電,PTT裡有很多篇專業文章,你可以去看看補充點正確知識嗎?別再說台電得天獨厚有政府編預算撐腰還虧了這麼多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調好嗎?
台電、中油每年叫虧損, 但是, 年終獎金(含績效獎金)卻發的不手軟, 年年4.7個月,

試問哪個民間企業是這麼幹的??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