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
我本來租房,月租14000元,
7年多前被長輩逼著買了一間500多萬的公寓,
現在至少可賣700多萬,賺了200萬不說,
我如果這7年租房,不但還是無殼蝸牛,而且房租就超過100萬,
另外,
我本來租的是沒車位、室內20多坪、屋齡30年的舊公寓,
現在住的是有車位、室內30多坪的新公寓。
管他誰得利,至少我有得利!
...............................................................................................................
您好
要賺200萬,您得要將房子賣掉
另外,
我本來租的是沒車位、室內20多坪、屋齡30年的舊公寓,
現在住的是有車位、室內30多坪的新公寓。-------->要比較兩者間的差距
您原先每月要花14000,但是現在的房貸是多少您沒有說
的確,當初租房要花錢,現在買房子要房貸,兩者都是花錢但是後果會不太相同。
是否有得利,還需進一步評量。
大家是會罵還是會說這是福國利民??
照前面的邏輯看起來,
縮短房貸年限 -> 房價會下跌 ->更多人可以買? or 更少人繳的起貸款?
看你要怎麼看事情罷了....一件事只要有改變,就有正反的批評...
蔡太太部落格Stockr 投資客
hsiu1224 wrote:
美國次貸風暴的起因之一是借錢完全不需要證明,就借得到錢 (當然還有另一個因素牽扯太遠就不提)
台灣就算推出40年房貸也不可能不需證明就借得到錢
台灣不會變風暴
暈倒 , 這個結論不知道是哪位專家還是閣下想出來的 .
次貸的成因總歸來說前面有人提過就是 " 信用擴張 "
比如說信用較差或收入證明不夠漂亮 , 貸款成數或金額在一般銀行的核貸下只能貸出較少金額 , 間接導致想這些想購屋的人或想 " 加入炒房的人 " 操作槓桿的比例變低 ( ex. 1000萬的房 , 可能貸 800 本金 200 就可以買 , 當只能貸到 500 或更低 , 表示準備本金要更多才能買房或投資房產 )
所以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近年美國等國家放鬆購屋信貸標準(不用付首期,不用入息證明,也不計較抵押單位的質素等),形成次級房貸
>> 這就是擴張信用的第一步
基本上,大部份會發生問題的房貸案例,所憑藉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房子會增值。抵押資產淨值的獲利足夠支付房貸。當然,借款者必須以債養債,直到從資產上獲利出場。然而如果房子並未以兩位數增值,或者如果利率上揚,或者並沒
有找到真正的房客,沒有真正的進帳,很快的,借款者將慘遭滅頂。很不幸的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在2006年轉差,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美元利率多次加息(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使得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都無法按期償還借款,使得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都無法按期償還借款,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或降價出售 . 當房價產生下滑 , 抵押品及衍生的金融商品的價格及擔保出現問題 , 接下來問題就如雪球越滾越大導致金融海嘯 .
>> 當國家帶頭放寬信用過了頭 ( 40 年 房貸 , 寬限期 , ... ) , 會誘使投資者或購屋者加大槓桿進入市場 . 當房價不跌或持續上漲利率繼續在低檔 , 基本上沒問題 , 人人炒房感覺很好賺 . 當利率上升到出現負擔不了或房價開始下跌 . 問題就來了 ...
hsiu1224 wrote:
美國次貸風暴的起因之...(恕刪)
都是我不好 wrote:
一整篇大樓討論....
事實上最後回歸到兩點:
1.新鮮人((一般人))月領3萬以內...買不起房子...
試問,
沒意外,這應該是一份工作...
那為何不考慮兼差....
我社區大樓...天還沒亮就一堆婆婆媽媽在那裏撿回收品..
(((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肯做??
路邊一堆中年大叔傍晚在發傳單..沒人理..卻還是要發..
(((現在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做??
別怨天尤人了...
想爽...就是要付出代價的...
別人都能去兼差多賺一點...為啥咱們不行???
賺錢機會是靠自己的...
現在政策17280就被一堆新鮮人罵死了...
想上一代人...他們當初是如何過日子的...
別說時代不同....
不同的只是...
上代人甘願做...
現代人只想爽...
...
有沒有聽過薪水兩、三萬責任制隔週休的工作?
早上九點上班打卡制,
晚上十一、二點下班責任制
兼差、打工? 時間哪裡來?
還叫年輕人浪費生命發傳單,撿回收勒
職涯規劃都是做心酸的嗎?
年輕人只想爽?
沒看到一堆人年輕人拼命拿證照
多益考八九百分,日文檢定拿一級,還要會一堆軟體
有的工作還要英日中文精通,薪水只給少少的兩萬六
然後劃大餅哄新鮮人以後會加薪,然後被操到死還看不到加薪
為什麼新聞一直報科技業、金融業、房仲業的年終有多少?
因為現在台灣的產業只有他們的薪水比較能看,
其它的產業呢?
難道你不知道政府都在操作媒體塑造台灣景氣繁榮的假象?
1999年台北市中山區24坪的電梯大樓590萬,
新鮮人起薪26000~32000,有加班費
125cc摩托車45000~50000,95無鉛汽油一公升16~18元
2010的台北市中山區24坪的電梯大樓2000萬,
新鮮人起薪22000~26000,責任制無加班費
125cc摩托車70000~80000,95無鉛汽油一公升28~31元
這位爺,您還活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