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森麵 wrote:
即使少子化台灣房價也(恕刪)
台灣過去多年已經是少子化了,但人口其實還沒真的減少,人口真正負成長,是從今年(2020)開始。
據統計及預估,去年12月(2019年12月)應該將是台灣歷史上人口最高點,總人口約2360萬。
過去多年,台灣一直喊房價太貴,所得比過高,買房負擔大,薪水不漲,為何房價卻仍漲多跌少?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雖然少子化,但人口其實是還在成長的。
但今年起,真的會不同,總人口數開始減少,舊屋超乎預期的耐用,新屋持續的蓋,重劃區已蓋好的新屋還很多沒去化,空的建地還一大片。
(過去多年,新屋供應是採饑餓行銷模式,供應量永遠不足,讓售價維持在高檔,這在未來將會逐漸改變。)
且由繼承取得房子的,將會越來越多,賣掉多的一戶,可以得到約十年以上的年所得,一輩子存不了的積蓄。
(想都知道,未來平均屋/人比,一定慢慢增加,賣出的人會增多,錢可拿來投資,也可拿來享受)。
蛋黃區的好房子,當然仍然是貴,相較的貴,不是一般人買的起,但台灣不大,交通便利,交通建設持續進行,都會區範圍是持續在擴大,所以,所謂的蛋黃區可替代性是在增加的,(這也解釋了近幾年,蛋黃區房價也是在往下修正的理由)
猜測,再過個幾年,如何穩住房價,反而會成為立法委員提案的重點:
例如,呼籲政府,取消房地合一稅,鼓勵炒房客進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