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對年輕人說:
「你們不肯打拼、不肯吃苦,所以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只能怪自己」
但我想對這些年輕人說,如果扣掉資產增值所帶來的財富 (有價證卷、房地產、貴金屬...)
單單比較真正生產力帶來的勞務所得,你們不見得比這些老一輩的人差
如果你在職場上發展還算順利,也努力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若干年之後你的月薪來到十萬左右
其實算不錯,但每年最多也只能賺一百多萬,想要在台北市養家買房仍然略顯吃力
你的這些前輩或許比你早生了十年,比你早成家立業,比你早買房,比你早開始投機/投資
當年他們每坪三十萬買到的房子,現在增值到每坪五六十萬,就這樣多了近千萬的財產
當年他們繳完貸款後,每個月還能很輕鬆地分配一部分所得買聯電、台積電的股票
搭上電子業的黃金年代順風車,財產不知不覺又翻一兩倍
所以每當他們對你說「你不夠努力」時,請解讀成:
1) 你不夠運氣
2) 你不夠投機
遺憾的是,如果你真的照他們的方式努力,而且你成功了
你終將發現,你的財富大部分是來自於:
對社會毫無貢獻(甚至有害)、與自己的勞務及專業完全無關的資本利得與投機財
所以請不要怪這個世界不公平
因為有一天,你可能也會厚著臉皮、得意洋洋地對著你的後輩說:
一坪 200 萬剛好而已
買不起?是你們「不夠努力」
nanno wrote:
天底下製造財富最快的是股房市, 消滅財富最快的也是股房市.
況且未來的世界絕對沒有辦法像過去那樣維持長期的金融穩定...(恕刪)
只能說
未來的世界 撐不起也沒資格匹配現在這樣的股市市值/不動產市值
八月以來的全球股市大幅崩跌
只是在說明這樣的事實而已
房地產市場不是不會反應,只是房地產市場的特性就是會劣後反應
這點在台灣更特別,成交價不透明,會讓大家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因為根本不知道泰山崩了
,要等到有建商倒閉、投資客跳樓,登上了報紙社會版,才會知道。歐美有本事就繼續增加流通性救表面上的經濟數字
到時候大家來看看什麼叫做全球停滯性通膨,搞到一堆國家受不了而大幅升息把資產泡沫戳破
現在股匯市震幅劇烈、金融不穩定,只是因為活死人般的經濟狀態,一下死一下活,應然面跟實然面的拉距戰,持續了兩年,現在差不多藥石罔效,總算要開始死了
所以未來長期的金融穩定是可以期待的,如果持續的經濟蕭條也算是一種穩定的話

人類遲早要面對景氣循環的現實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kevintseng77 wrote:
最近在網上看到兩則新...(恕刪)
你的精英教育要小心
望子成龍!雙親標語寫滿牆 兒失控弒親
這種狀況別人還是養的起,但是很辛苦,沒有物質享受。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0/8/2x872.html
jcpapa wrote:
研究所的
打混多於認真的...(恕刪)
任何環境總有打混的, 也有拼命的.....
我當初在的實驗室就像7-11, 幾乎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在拼命.
我們樓上的就同所截然不同了, 朝九晚五還有周休二日...
我算是裏頭最不成材的, 只能在國內工作糊口.
同事後來有在MIT任教的, 也有同學在science上發表
也有助理最後拿到全額獎學金飛到愛丁堡拿Ph.D
目前看來我們這群的薪水都還不錯,念研究所拼命點還是有用的.
不過我們這種領死薪水的沒半個住得起台北市
二十四小時全用在實驗室裡都嫌不夠, 哪有辦法跟著炒房炒股.
台灣的競爭力大概不需要我們吧, 靠炒房比較快.....

至於生小孩.....
以小弟我們家雙教師的能耐,若現在買房...
恐怕小弟我一個都不敢生.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