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還在吵實坪制虛坪制的,真的不知道在吵什麼,搞清楚建築法規再來吵好嗎?

White bear wrote:
那你就去買沒有美輪美...(恕刪)


為什麼不是建商把優惠方案送給消費者?

吃龍蝦送鮑魚跟吃龍蝦送陽春麵,你選哪一個

還是你也不一樣

terrybog wrote:
買東西,吃東西都會選物美價廉,買房子就不一樣?...(恕刪)

有物美價廉的房子可以買,就趕快搶啊!
有誰跟你說買方子不能選物美價廉?
如果誤以為實價制就會物美價廉?想太多了。

terrybog wrote:
為什麼不是建商把優惠方案送給消費者?...(恕刪)

你去選主法委員,立法建商蓋方子一定要蓋美侖美換的多樣的公設送給承購者(是送喔,不是實價制)。
我們全家投你!
sunyearhuang wrote:
你去選主法委員,立法...(恕刪)


為什麼不是去要求建商呢

為什麼不是去要求自己轄區的立委?

最後怪起消費者了?

還是你就是建商
sunyearhuang wrote:
有物美價廉的房子可以...(恕刪)


到海外看過房沒有?

確實就是實坪制,還「額外」把公設做的很好!


照台灣虛坪算法,這樣要多灌多少進去呢
terrybog wrote:
到海外看過房沒有?
確實就是實坪制,還「額外」把公設做的很好!
照台灣虛坪算法,這樣要多灌多少進去呢...(恕刪)

看過曼哈頓的房價沒?一間百萬的公寓叫很便宜!
東京房價也沒有因為實價制而不會漲翻。
跟房價有關的是土地,不是實不實坪制。
網路也有很多虛坪制換算實坪制的試算,自己看看那一個算法會比原來的便宜。
反正我再解釋,你還是只會吐口水。
就這樣吧,有公投實價制,我會投贙成票。
若成,就可以驗證房價會不會變便宜。
如你要認真做功課,268樓才是有關消費者權益的知識。
這楝樓贙成實坪制的有兩種人,
一是己經知道實坪制無關房價高低,訴求是公平透明。268有論及真正的公平透明,實坪制只是見樹不見林;
二是如你,以為實坪制就是公設不要錢(不計價不是不要錢,只是可售坪的計算不一樣),以後可以低價的房子。
再跟你多說幾句,等一下又有人跳出來怒批:誰跟你說實價制,房價會跌。
這棟樓跳公平和便宜的針己經夠多了,就醬吧。
另外貼一些外國房子有多便宜沒有用。
外國不管實不實價制,房子一樣有貴有便宜;
台灣虛坪制,一樣有便宜的房子,瑞芳一坪不到十萬就買得到。
認不清跟房價最有關的是土地不是計價方式,每天幻想實坪計價會比較便宜。
就繼續續幻想,祝你心想事成,買到俗擱大碗的房子。!
我覺得阿

虛坪實坪當然只是登記算法不同,房價也不一定會有變化
但是這本來就是進步的方向阿!
我今天就是單純想買專有空間坪數,很明確想知道居住空間範圍大小,如此而已
「不懂減少買賣模糊地帶、方便購屋族理解、可以跟國際接軌比較」,到底有什麼好反對的?

第一,
買賣制度本來就是愈單純愈好,減少模糊空間,車位有的5坪、有的8坪10坪,當然大家都知道算在公設,
預售還跟成屋不一樣勒,到了成屋市場車位又要灌入建物坪數。買個房來住為什麼要搞這麼麻煩?

第二,
實坪->賣你專有部分10坪
虛坪->賣你專有含公設13坪,剩下的3坪公設花在哪??不知道,要自己量嗎?

再來有的新案沒啥公設一樣34%,有的裝的美輪美奐一樣34%,為什麼??
難道中間都沒有胡亂灌公設的差異?也許前者建商可以將公設算到30%左右,卻可能灌入車位虛坪中,為了利潤一樣拉到34%
這是沒可能的嗎?
有待高人指點,不太理解眉角

第三,
還能跟國際接軌比較
這不才是正確的方向嗎?

第四,
「市場產品也會更多元」
單純賣消費者實坪不含公設,
市場肯定會有很多單純居住、樸素無公設地產品
不好嗎?



nathan0200 wrote:
我覺得阿
虛坪實坪當然只是登記算法不同,房價也不一定會有變化
但是這本來就是進步的方向阿!
我今天就是單純想買專有空間坪數,很明確想知道居住空間範圍大小,如此而已

最透明的(複合)買賣,就是列出細目價格。
房子要給人裝潢,統包報價一坪三萬,會明確嗎?貴或便宜怎麼評估?
當然是列出所有工程、材料細目和費用,才好評做估。
房產最透明的買賣,當然是土地,主建,副建,車位、法定公設和額外公設細目都能詳細評估。

nathan0200 wrote:「不懂減少買賣模糊地帶、方便購屋族理解、可以跟國際接軌比較」,到底有什麼好反對的?

這個討論串,你如果從頭看到尾,就會發現沒人反對喔!
贊成最力的是,認為房價會下跌,這點你也不認同,對不?
另一派,說實坪制比較透明(其實沒有)、公正,比較不容易灌坪數。
我覺得是見樹不見林(詳見268樓)

nathan0200 wrote:第一,
買賣制度本來就是愈單純愈好,減少模糊空間,車位有的5坪、有的8坪10坪,當然大家都知道算在公設,
預售還跟成屋不一樣勒,到了成屋市場車位又要灌入建物坪數。買個房來住為什麼要搞這麼麻煩?

實坪制就不用這麼煩了嗎?不用知道公設比?有那些公設?土地(持分)有多少(這是買賣最貴的部份),車位幾坪持分,大小和位置...?

nathan0200 wrote:第二,
實坪->賣你專有部分10坪
虛坪->賣你專有含公設13坪,剩下的3坪公設花在哪??不知道,要自己量嗎?

這個議題不知回過幾次了,建物登記的權狀坪數是依地政人員實地測量的成果圖。
你不相信檔然可以自己量(不管專有還是公有),但這跟實坪制議題有關嗎?

nathan0200 wrote:再來有的新案沒啥公設一樣34%,有的裝的美輪美奐一樣34%,為什麼??

這跟地基可蓋單層面積大小有關,舉個例,樓梯每層佔去4坪是固定的,一層100坪和200坪。這支樓梯所佔的公設比就會差兩倍。
通常法定公設就要佔去34%的地基,建商不會蓋(地主自蓋是可能),就你說的,這麼高的公設沒啥公設,誰買?
我不買,相信你也不買,那建高蓋了要賣誰?除非特例,不然建商不會蓋這種建案。


nathan0200 wrote:難道中間都沒有胡亂灌公設的差異?也許前者建商可以將公設算到30%左右,卻可能灌入車位虛坪中,為了利潤一樣拉到34%

你還是看一下268樓的解釋吧!

nathan0200 wrote:第三,
還能跟國際接軌比較
這不才是正確的方向嗎?

前面說了,沒人反對。
但過渡期的配套要做好,例如中古屋要不要重估登記坪數?不重新登記,市場會不會亂成一團?
來自屋主的反對如何化解?
我不反對喔!因為我了解,這無關房價,只是可售坪和單價的換算而己。
但從這層樓的討論可知,普羅大眾認知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如果這層樓我都花了那麼多的力氣說明,實坪制的實施無關房價漲跌,還是一堆人說會跌。
那又如何說服屋主,不會影響他們的權益?

nathan0200 wrote:第四,
「市場產品也會更多元」
單純賣消費者實坪不含公設,
市場肯定會有很多單純居住、樸素無公設地產品
不好嗎?

這可不一定,還是市場喜好導向吧!
如果大部份還是喜歡有會議室、健身房....等公設,市場還是會以這種建案為主流。
以台灣目前的生態,為了不使實坪制單價基準不同而難以比較,這些法定公設之外的額外公設還是會以持分共有的方式登記。
sunyearhuang wrote:
看過曼哈頓的房價沒?...(恕刪)


我又那邊說實坪制房價會跌了

你怎麼老是自己補充說明?

還是害怕跌?

公開透明,消費者真正看的到不就是他自己的「實質使用空間」,難不成在大廳睡覺,公設洗澡?上廁所?

這不就是實坪制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不知道你要護航什麼

其他公設一律不列出,就是列出實坪空間乘上單價,你可以說建商能夠灌水進去,大家當然知道,盡量灌消費者可以不吃不買啊!
sunyearhuang wrote:
這跟地基可蓋單層面積大小有關,舉個例,樓梯每層佔去4坪是固定的,一層100坪和200坪。這支樓梯所佔的公設比就會差兩倍。
通常法定公設就要佔去34%的地基,建商不會蓋(地主自蓋是可能),就你說的,這麼高的公設沒啥公設,誰買?
我不買,相信你也不買,那建高蓋了要賣誰?除非特例,不然建商不會蓋這種建案。...(恕刪)


法定公設為什麼要民眾自己付錢??
而且
一堆建商都假借法定公設.搞出一堆陽台.露台.雨台.冷氣安裝台等等.
假公設.真收錢..

公設應當有公設地另外價值..
而不是跟著居住實用空間跟著滿天喊價..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