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真相] 德國 電費單開箱 ~ 9.8萬台幣/年 [單價12元/度 約6倍]

metta-sati wrote:
說到效率~ 燃料電池...(恕刪)


CH4是超強大的溫室氣體,也是現在生質能發電的主力。其實像是果皮,糞便基本上都是產出甲脘的大宗。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台灣是靠海吃海,努力發展海洋係的發電廠才是真的。有技術後,還可以轉賣。這才是真正賺錢的產業不是慘業。
至於很多人說的風力發電不太行,我只是覺得風機現在怎樣都不夠高而已。
我們學氣象的都知道,高度不一樣,風力差很多,風機的高度根本還沒過行星邊界層。
能過的話,也根本是不同世界的事情。

lulalla wrote:
傳說冰島正在引進中國...(恕刪)


哇咧 冰島要成為 氧化鋁大國了嗎
真酷

剛查了一下 真爽...冰島開發利用的地熱總量為1.3 個TWH。約相當於冰島可利用地熱總量的百萬分之一點三。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開發利用當地地熱資源,冰島的地熱資源可以開發78 萬年



其實整個地球都能開發地熱 只是鑽探技術問題

地熱發電 無敵阿!!


講點科幻的
我記得 瑞士農夫 40年前跟外星人交談的紀錄中說明
卯速星人 控制在5億人口 絕大多數的能源 來自於地熱...

bearsheep wrote:
CH4是超強大的溫室...(恕刪)



YA 甲烷 不用掉 也很慘...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北極不斷消融的冰川與永凍土正在大規模洩漏甲烷,
該氣體對於溫室效應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
科學家一共發現了15萬個甲烷洩漏點。氣候科學家指出,
任何來源的甲烷釋出至大氣中都令人感到憂心,
這樣大規模的甲烷不斷進入大氣將嚴重影響全球氣候。


-------------

這我大概有概念
丹麥沿岸 10米高度 平均風速 4.5m/秒
50米高度 直接兩倍以上....8米/秒....

有個學者有說 台灣其實很適合發展風力
但因為抗議 一定要升級成 離岸...
我想離岸也是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技術 成本 ...

只能


metta-sati wrote:
說到效率~ 燃料電池...(恕刪)


地熱是不錯,

但水蒸氣必須很大量,要有大量的水蒸氣必須溫度要夠高,

光是想像這麼高的溫度,就可以理解到底鑽探多深了


以現在台灣這種幾百度的地熱發電,跟火力與核能 差遠了


老漁夫 wrote:
太陽能發電效率逐年衰減,一片太陽能板壽命約10年而已

衰退率一年1%

薄膜款超便宜,只是貴在轉換回路

metta-sati wrote:
但美國念個大學 學費一年還是要繳100-200萬台幣....


德國出生到大學都不用錢。所以留德念到博士都不用錢!

德國人相信 教育是投資

德國國立大學幾乎都免學費,說免學費的話,讀書只需支付二百歐元不等的註冊雜費即可,且註冊、繳交雜費後,取得的學生證可享有很多優惠包括公共交通票的折扣或免費、博物館參觀。
http://pansci.tw/archives/3071

25年了,在受到車諾比核災汙染的湖泊裡,如今野生動物生意盎然,數量跟物種多樣性都持續增加,任何輻射的有害影響,跟人類在該區域絕跡的好處比起來,都顯得無關緊要。

25年前,車諾比核電廠其中一座反應爐爆炸,釋放出洪流般的輻射物質,每個人都承認當時核輻射對人體跟其他有機體的立即影響是極為嚴重的,但長期低度輻射汙染的問題就比較難估測了,至今依然不清楚有多少人是因為這個原因致死。

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金史密斯(Jim Smith)等人調查了受到核災汙染的八座湖泊,他們測量了汙染程度,以及該地區無脊椎動物的個體密度跟多樣性。

有些湖泊的輻射值接近背景值,其他的的則高出300倍以上,但是汙染程度跟湖泊裡的動物數量,以及整體生物多樣性沒有關聯;汙染程度最重的湖泊Glubokoye有著最豐富多樣的生態體系。「大自然欣欣向榮」,史密斯說。

難以滅絕
美國德州科技大學的Ron Chesser表示這份發現與過去60年來對於野生動物受輻射影響的研究一致,「輻射的確會帶來危害,但是量要非常大才能造成顯著影響,或是使整個物種滅絕」

史密斯認為該區域內的輻射還是遠超出官方制定的人體安全級數,所以長期曝露依舊會提高人類罹患癌症的機率,「你還是不會想要住在那裡」,他說道,但是動物基本上不受影響,主要是因為他們多半死於其他原因,例如遭到其他動物獵食,因此早在癌細胞發作成為問題之前就死了。

車諾比周遭區域的人類在災害發生後被疏散,史密斯說這對於當地的野生動物來說是一大福音。像是瀕臨絕種的歐洲野牛(European bison)跟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s) 都成功重新引入該地。「這顯示出人類對於生態系統的影響有多麼大」,史密斯說道。

看大家一直在吵,剛好看到一個新聞來分享~~
有圖有真相,請把真正的電費繳費單PO上來吧,不然也是各說各的調!
而且版主引用的消息來源是聯合新聞台,相信版主早就有立場的選擇了!

bearsheep wrote:
...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台灣是靠海吃海,努力發展海洋係的發電廠才是真的。有技術後,還可以轉賣。這才是真正賺錢的產業不是慘業。
...


問題就在於,海洋中生物眾多,任何海洋系的發電想要不影響到海洋中的生物,通常是不可能的。

別忘了,之前白海豚才搞掉一個國光石化,所以在找到不傷害白海豚的方法之前,利用海洋發電是不可行的。

ilovelatte wrote:
其實改什麼都好, 因...(恕刪)


為何來不及?請證明!有何依據?現在真的缺電嗎?
很奇怪,核四蓋了20年,這20年內蓋了多少電廠?
急嗎?20年都不急了。。
shyiming wrote:
為何來不及?請證明!...(恕刪)

我沒打算說服你, 不過如果要我花時間整理資料的話, 你要先回答我基載電能跟備用容量率之間的關係. 不然只是在浪費我們二個人的時間.
還有我一點都不急, 我還會投停建核4的贙成票. 因為我的想法是人從錯誤中學習是最快的. 我唯一希望的是至少安檢完成, 那以後反悔還有得選. 萬一沒得選, 我會買好一點的緊急備用電源, 限電應該是會分區吧, 我猜, 一天一區那日子還過得去, 我家只需要冰箱跟睡覺要用的電扇.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