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奴怎麼來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怎麼來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像01上的網友這麼有理智這麼有智慧。
有多少房貸繳不出來而斷頭的?前36期低息傻傻的認為很輕鬆,後來到37期恢復正常,才發覺根本收入支出無法平衡,造成斷頭的有多少?
沒錯,20年30年你都可以自由選擇,但是政府的宣示,會造成一股潮流。
如果成案,受惠者有誰?銀行、建商。
沒錯,用30年去買房的人表面受惠,但是相反的生活上真的比較輕鬆嗎??
反正銀行是要賺利息,多點人參與何樂不為?
買氣增加,房價不會往上衝嗎?有買到的人賺到,沒買到的人又擔心持續上揚趕快下手,反正30年咬一下就過去了。
現在是低利率,你以為可以一輩子嗎?利率一升你們就知道「哉係」....
20歲的人,要到50歲才有辦法完全解脫。請你保佑中間沒有任何閃失,不要被裁員。
當你有繳房貸的壓力,你不敢動不動就說老子不幹了....資方光抓著你這一點就把你壓的死死的。
到時候薪水仍屬於微幅調漲,但是房價一直往上揚,物價一直往上跑,利率又往上調,你還是屬於越來越弱勢!
這個政策就是要吸引想要再花點時間多存點錢買房的人提早參與這場遊戲。
沒錯,理智聰明的人利用這優點作對自己更有利的事,但畢竟這是少數的。
這個政策就是凸顯抑制房價政策,政府已經沒有招了!
貓咪最可愛 wrote:
你說你因為買了鴿籠就...(恕刪)
不管換房要貼多少錢,我永遠比沒房子的人多了一間房子的優勢
這間房子越值錢,我相對於他們的勝算就越大,所以我只希望房子漲,絕對不希望它跌價
別忘了房地產買賣跟一般買賣消費品不同,它的價格是建立在有人要買有人要賣的機制上
買一般消費品大家只會考慮東西的成本再加上合理的通路利潤,再不濟一些高價品牌還可以因其附加價值賣更貴一點
但是房地產的買賣除了買東西原本的成本外,其實也是買『未來的使用機會與獲利空間』,因此它的價格完全不會去反應東西本來的真實成本,而是決定於其他跟我角逐同一筆房產的人,願意出多少。
既然是比價行為,籌碼當然越多越佔上風,怎會有人希望自己握在手上的籌碼會減少呢?(除非那個人手上啥都沒有!)
lchhank wrote:
奇怪,我覺得這是包著...(恕刪)
感覺說的都很對
做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要量力而為
是不是該建議大家都必須加買強制保險呀?
這東西也只是讓你可以財務更好運用
就如信用卡有人不用,覺得不好
就該所有人不能用嗎? 不是吧!
只是現在很多偏綠的只為反對而反對沒有真理
路人皆知
誠所謂 昭然若揭
就是奢侈稅打掉了投資客的買盤
同時也傷到了司馬義的好朋友,叫賤傷的
賤傷的那些預售屋、新成屋,一旦缺了投資客支撐,立刻搖搖欲墜
賤傷的重點區域,林淡三新,眼看就要崩了
怎麼辦?只好放空氣,降低進入門檻
用30年的貸款,憑空畫符,唸咒語
召喚一些苦哈哈,但是又想買房子想的要死的自住客,簡稱屋奴的,進場支撐
當然進場的屋奴也是有好處的
好處就是升級!
~~恭喜您從半生屋奴,晉級為終生屋奴!
畢竟 不這樣不行啊
沒有屋奴畫押,是要怎麼把現金從銀行洗到賤傷的口袋裡?
總不能叫賤傷血本無歸吧
(不,賤傷怎麼樣都不會血本無歸的,反正背後還有XX人壽、XX銀行撐著)
改成==> 總不能讓賤傷吃不香喝不辣 該該叫 賺不到暴利吧
至於將來那些屋奴怎麼過日子?
台灣的國土規畫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謂居住正義是不是變成笑話?
房價泡沫還要炒到多高?誰會是最後一隻老鼠?
房地產高槓桿對未來經濟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這些都不是「出貨完畢現金入袋」者 所需要考量的了
2011年,台灣瘋狂土地投機套利運動,正式開始
原來大家說的都是真的:
不照顧好朋友賤傷,白院長豈非浪得虛名?
不照顧好朋友賤傷,白院長豈非浪得虛名?
不照顧好朋友賤傷,白院長豈非浪得虛名?
不照顧好朋友賤傷,白院長豈非浪得虛名?
白院長,現在大家都知道你真的不是浪得虛名了....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訐譙龍 wrote:
你買給我免費的房子,...(恕刪)
如果真的不介意南投山區的房子,就搬過去南投吧!
那邊的房價一定負擔的起。
不要在那邊說去南投住找不到工作的藉口。
至於民生主義的真諦?
你先去搞清楚台灣政府房地產的政策走向吧!
我的房子名下的有一間,老婆名下的也有一間。
兩三年前我也是覺得台灣的土地還有很多,
房地產不可能怎麼漲。
但是看到政府的政策,
也知道政府不會讓房價跌下來,
很多人都以為奢侈稅是要打房價,
其實政府已經講過很多次是要打擊投資客,
你要在那邊抱怨歸抱怨,
只是房價、物價漲上去的趨勢是不變的。
許多人都看到一篇兔子的故事,
當狼、王八跟狐狸都要讓兔子窩上漲了,
兔子可以選擇不買,但是兔子窩還是會被炒翻天。
所以越晚買的兔子越吃虧。
至於有沒有最後一隻兔子?
兔子窩一定都有人接手,只是價錢的問題。
現在的物價是大漲小回,甚至是有去無回,
房價也是一樣。許多人就是買房子當存錢。
有些人喜歡看存款簿上數字的增加,
有些人是喜歡看房子權狀的張數增加。
今天政府都推出三十年房貸了,
房價短期內更不可能降低了,
聰明的人還是趕快上車,跟著趨勢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