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自住沒差? --客觀論

自住沒差是建立在 人無法準確預測房市走向 上面
所以對於可以預測精準的人來講
當然就有差囉~

沒差只留給普羅大眾喊~
ccd_hci wrote:
不如說---開車撞死...(恕刪)


你一個人發生什麼事~怎麼可能撼動台灣房市
一間房子要住多久?不是以投資為目的,十年到二十年總有吧?

預期未來當你不住要賣房時,房價扣減通膨後,還比你當初買的房價少,那你損失了資本利得,但賺的是通膨!
有意思的是,賣了房,就不再買房了嗎?你會有資本利得的損失,賣你房子的人不會有?

再者,如果你追逐的是資本利得,說真格的,還不如去買股票或其它商品,前提是,你一定賺得到?並且持續保持二十年的
正績效?

不論是股票,黃金,石油,債券,這些商品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你想像,絕不是拿本經濟學的教科書,說兩句供需,或懂得
看些技術指標,就能賺得到錢,版上一些空頭大師,己經幫我們印証了這點,不是嗎?

而房地產呢?最起碼,看得到,摸得到,房地產所謂最重要的地段,除非你是睜眼瞎,會看不出來地段好不好?當然,所謂的地段,我指的是未來的地段,就像西區會没落,東區會繁華,道理是一樣的,要投資或自住的人,真正要做的功課,就是去尋找,未來會有潛力的地段,沒人叫你去買現在己經被炒的貴森森的房子,所謂的好地段是會隨著時間和公共工程的投入改變的!

不要忘了,股價或其它商品的價格走勢是隨機漫步,而房價,尤其是大台北地區,長期向上的趨勢,到目前止,沒有改變的跡象!

如果你堅持,這個趨勢己經改變,唯一的建議---請移民!那代表台灣一甲子以來累積的國力和向上的競爭力,要往下沉淪了,能走多遠就走多遠,畢竟台灣都要萬刧不復了,在這個討論版唱衰,意義也不大了.


自住有沒有差?在保值及長期價格向上這個趨勢沒改變前,確實沒差!



PS:補充一下,長期趨勢沒改變,不代表短期價格不調整,這波房地產的調整,會持續到明年中,開始翻揚,看法依舊!

Davidvampire wrote:
一間房子要住多久?不...(恕刪)


不要忘了,股價或其它商品的價格走勢是隨機漫步,而房價,尤其是大台北地區,長期向上的趨勢,到目前止,沒有改變的跡象!

根據小弟所知以及實務上來說,股價或其它商品的價格走勢並非是隨機漫步哦
給大大們做個參考~~
MK2isgood wrote:
房價漲漲跌跌很正常

不要老是講萬一買40

5年以後別人買35會很幹(假設30坪每坪差5萬總共差150萬,每月多付利息也不過2500元)

怎麼不說5年以後別人買45呢?

除非你對房價趨勢有很大的把握

不然

"在財務充裕下,自住沒差"是對的

這句話有兩個前提

1你以後賣屋是為了換屋,不會為了換現金賣屋
2你的貸款負擔不大,可以笑看房價漲跌

或許再加一個假設

"沒有人能預測房價"

當然

如果你

1貸款壓力很大必需要賭相對低價才進場(你也不一定賭的到)

2你是房地場趨勢大師但是買屋是要自住(恭喜你)

3你常常需要週轉換現金

那自住的確有差
...(恕刪)


說的不錯,補充一下
1你以後賣屋是為了換屋,不會為了換現金賣屋

買到高點的房子,要換屋時會差很多,建商新屋的開價才
是價錢參考的方向
而非中古屋買賣的差價
自住沒差應該是買了不再脫手才真的沒差
shiweilin wrote:
自住到底有差還是沒差...(恕刪)


我發現這話題越講越離譜了,這是個沒營養的問題

銅板看到人頭的說人頭 看到1元的說1元

自住有沒有差,問你自己最清楚吧...

阿 丹 wrote:


我發現這話題越講...(恕刪)


沒啥交集吧...多討論最近看的房價比較實際
有沒有差自己判斷摟
自住有沒有差絕對有差.但首先的一個標準就是你是看空還是看多.不管是短期買賣1-2年賺價差.或是長期持有10-20年自住.通通有差.
我簡單這樣舉例.
就以現在來說2009年3月.一坪30萬的房子假設一年後2010年3月.跌了剩一坪25萬.短期買賣現賠5萬.又有很多人說長期持有還會上漲.沒錯以歷史來看長期持有的房子10-20年普遍賣價幾乎都高於當時的買價.假設2019年3月.這間房子一坪是50萬.這時還是有差.差在一坪30萬入手的還是25萬入手的.我想給大家選應該大家都會選擇要一坪25萬入手.如果房價是走跌還有差在怎麼一買房價就走跌的心理感覺.
ahuirandy wrote:
如果 自住去年底買~...(恕刪)

這樣來度化世人的大師~說不定房地產相關業者會爭相捐款呢~
這個話題這樣回答比較快一點,如果你有換兩次家,而且越換越大,第一次買貴與便宜都還沒啥關西.如果購屋只買依次,那麼第一次買貴與便宜就差粉大,也請這樣的朋友記得殺很大喔!

舉個例子說明:

第一次購屋買到新屋天價100/P,共50坪(舊屋假設60),隔年發生戰爭,房子與生命幸運苟活到10年要換屋,那時有忽然發生sars時,新屋假設70/P,舊屋假設40/P,妳至少也不需要出錢就能輕輕鬆鬆換到比第一間大~~但這假設是首購一族真的粉有錢~~~

換作真實首購一族案例好了:第一間30/P,個20P(二手約23/P),第二間五年後因為要換大一點40P,又假設房價跌成25/P萬(二手約20/P),帳面看起來似乎損失(30x20-20x20=200萬),但由於你還是得換屋,所以應該是25x40P-20x20P=600(此時你需補六百萬),不之各為空頭看官董嗎?

當然你也可以說 我撐到25/P再去購屋即可,這五年的顛沛流離以及租金損失或是利息損失我不想打筆戰,由各為多空自行考量~


若換作第一年購屋30/P共買20P(2手23/P),10年後換屋時漲很大變成70/P(二手變成50/P),妳心想我把我第一建賣掉買地二間40P,這時的你就絕得妳賺4百萬(50x20P-30x20P=400萬),但由於你還是得換屋,所以應該是70x40P-50x20P=1800(妳需補這1千8百萬)

以上是多頭於空頭分析,我如果是張教授 講真的我希望這時要空頭降臨,這時我換屋成本才會變低,我如果手上N間房子,我希望多頭降臨


最後~!多空本來就是反反覆覆沒有一定的準則,只要買個能力範圍坪數適中,N年房屋後漲時你其實應該哭,跌時你應該慶幸你換屋時不需要多花太多成本在購屋,我知道這板上除了首購一族挖挖叫房地產貴之外,其實還有另一族就是手邊只有一間的換屋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