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RCTICA wrote:果然有看到眉角....(恕刪) 不敢不敢,只因小弟與淡水有深刻的地緣關係,所以頗有"歷史重演"的感概。其中經典就是淡大大學城好像叫"x牛津xx"的爛尾樓建案,爛了好幾年(只有粗胚),2000年後一度復活(有磁磚了..)後來沒多久又爛了.............不知現在如何....
名言:『商人無祖國』; 俗語:『爽到你!甘苦到我』從來都不考慮經濟上的「共生共榮」當商人從臺灣賺了錢,卻跑到國外去繳稅時!怎麼都不說這些話…現在外面不好了,又跑回來喊話。怎麼說都是一方在得利…要政府拿人民的血汗錢去救活了!口袋飽飽了又跑。怨天怨人,卻從不怪自已…===============================================================新成屋…一件件跑出來了沒有那麼大的經濟規模,是要賣給誰啊!!!加上前一陣子,一堆媒體在放話…華僑都回來買房子,那個明星回來置產…現在不都是一場笑話嗎???
趙先生說台灣房地產已面臨寒冬沒錯啊, 不過他應該是說給他們公司員工聽的.從之前報導說他要處分掉內湖的一些商業出租大樓, 到最近有從側面聽到他們公司展延一些廠商的票期, 不難想像他們家最近資金壓力一定超大.之前處分商業大樓美其名是說要轉投資素地, 其實是怎樣大家應該都有底了吧.與其繼續炒高現有的建案, 然後預售率偏低, 不如想想如何降價推銷掉已有的建案, 讓資金有進有出比較好吧!這些商人當消費者是盤子, 景氣好吸飽血也不對社會回饋, 景氣不好資金卡太多就要政府幫忙, 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