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要怎麼管? 如樓上所言, 沒看過哪個國家在管這個的, 更不可能去故意打壓 !
(印象中只有對岸有幹過這個事) 有很多措施是整體經濟考量, 景氣都不好了, 有可能
在政策上開倒車嗎? 建築業是一個很大的供應鍊, 養活很多人, 哪個政府敢去打壓房價
的?!
也許現在很多賣房子的價錢喊高高, 其實是很容易談下來的, 也就是實際成交價不如看到
的那麼高, 減個一成多二成應該都不難, 明著看似沒跌, 事實上私底下已經在跌了. 我有
在這邊問過, 請問房價要多低才買得起? 現在的價錢打七折好了, 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
與其檢討政府為什麼不打壓房價, 怎麼不問為什麼有人有能力買房子? 怎麼不先檢視自己
的總收入在這幾年來增加了多少? 前幾年景氣還可以的時候, 財產有隨景氣增加嗎? 自己
的能力有成長嗎? 工作有愈換薪水愈高嗎? 有認真投資嗎? 請問這邊一天到晚在問哪邊
房子怎麼樣的人是都中樂透才會買得起房子嗎? 有人薪水發了拼命敗3C產品眼睛都不眨
一下, 有人薪水發了拿去存起來或做其它投資. 到了想買房子的時候, 就會變成人有在抱怨,
有人在看房子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perry770 wrote:
應想法多蓋些公有住宅,藉此滿足需求。
也能抑制或冷卻房價
講到一個重點了....公有住宅蓋好了, 我不敢住.....也不會抑制或冷卻房價,
因為根本沒人要去住! 我老家在中壢, 我問我弟中壢那邊的國宅要多少錢,
我弟說, 不是價錢的問題(不到兩百萬或兩百萬出頭), 而是沒人要去住,
蓋好沒幾年地磚就跳起來, 誰敢住?! 那麼大的國宅社區根本沒幾戶在住.
蓋雖然是妥託民間建設公司來蓋, 但是設計跟用料各種規格方面, 是政府
單位裏那些沒有實務經驗的人在弄的, 光是按圖施工就會有問題了, 也沒
辦法要求建商改善(因為人家有按圖施工), 反而浪費我們繳的稅.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我覺的他們的政策不錯,
反而台灣政府沒有能力,沒有決心....
新加坡面積六百九十九平方公里,居民人口三百六十萬。一九六0年,新加坡人口密集、衛生惡劣,大多數國民沒有能力購買自己的住房。近半個世紀過去,新加坡建造了約九十萬間組屋。如今的新加坡,已是全球唯一近乎達到百分之百擁屋率的國家。
政府資金在新加坡公共住屋建設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購屋的居民只需要動用薪金的百分之二十來償還貸款,就可輕鬆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屋。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