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出擊 wrote:30年前的房子,算是古代建築?台灣奇蹟的意思是~~台灣居然全部都是騎樓~~不是騎樓是台灣奇蹟奇蹟的意思是,台灣曾經規定,必須有騎樓 屋齡超過30年!就符合都更的門檻。30年前的房子不是老房子!難道是現代住宅哩?!PS:台北市建國北路二段GOOGLE地圖,新建的大樓也早就取消騎樓。↓
john0002 wrote:地震時會搖,如果騎樓...(恕刪) 騎樓式建築"代表比較不耐震"這個觀念,有人說是,但也有說不是>>>>>持平來說,應該要針對騎樓"它的角色",來做討論.釐清。也就是說,這個騎樓樑柱是不是主結構的支撐大樑所在位置,才是重點(通常都有經過結構技師,計算出來的)。(如果"是"的話)那騎樓的樑柱就要避免偷工減料,必須符合當時法規.尺吋.用料等等,才不會地震來時.發生支撐不足的問題。因為它是主體結構的重心.要件(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騎樓的柱子,就可以說不那麼重要了(因為不是主體結構的重心所在),有的(柱子)甚至是裝飾用的.純粹美觀的>>有的柱子內甚至放沙拉油桶.保麗龍塊.填充在內的來節省成本。當時被新聞報得很大,被老百姓痛批"草菅人命">>>事後證實大家誤會了它一二十年了!!!!因為一般人不會懂這些,容易人云亦云因為後來逐漸有專業人士出來說明,釐清,這些純粹是-設計裝飾用的(騎樓上的)空心樑或柱,並非是承受荷重的建築結構主構件。「(騎樓)油桶樑柱」被誣衊20年?資深工程師解釋建築工法:非偷工減料!一張圖告訴你「(騎樓)油桶樑柱並非偷工減料」(騎樓)樑柱用沙拉油桶、保丽龙是偷工减料?建筑师:有些是合理工法,不宜未审先判以上觀念分享給大家
john0002 wrote:騎樓式建築,是否比較怕地震? 騎樓式建築是時代的產物,起源於歐洲巴洛克的建築風。在北部的大溪老街算是還保存很完整的建築,不過現代住宅早就取消騎樓了。能夠達成取消騎樓的共識來自於【退縮獎勵】!有錢自然就會好辦事。↓
股海出擊 wrote:騎樓建築早已經被國外認為是為台灣建築奇蹟 遠從希臘、羅馬時代,歐洲就有騎樓的存在,不是台灣特有,現在你在義大利、西班牙的商業區的老房子上,還看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騎樓的存在對一樓店家來說,它是一個擺上桌椅喝咖啡,親近路過的顧客的戶外營業空間,同時具有避免陽光、雨水進入一樓店面內的用途到了美國與澳洲,人家變成透天建築的私人門廊,給住家在戶外擺放椅子喝啤酒,親近路過的鄰居,並與外面的人行道之間有個緩衝騎樓文化,也不是台灣特有,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五腳基,就是一樣的東西東南亞的騎樓,與當時的殖民地總督萊佛士有關,日本人則是將這設計抄襲來台灣,變成強制要有騎樓
股海出擊 wrote:不是騎樓是台灣奇蹟奇蹟的意思是,台灣曾經規定,必須有騎樓 因為那個年代的政府,不思建設,只想撈了就走,所以要你們做功德,把原本政府該在公有土地上施做的公有產權人行道,做到你家私有空間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