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騎樓式建築,是否比較怕地震?

登卡普 wrote:
現代住宅也沒有騎樓


30年前的房子,算是古代建築?

台灣奇蹟的意思是

~~台灣居然全部都是騎樓~~

不是騎樓是台灣奇蹟

奇蹟的意思是,台灣曾經規定,必須有騎樓
股海出擊 wrote:
30年前的房子,算是古代建築?

台灣奇蹟的意思是

~~台灣居然全部都是騎樓~~

不是騎樓是台灣奇蹟

奇蹟的意思是,台灣曾經規定,必須有騎樓

屋齡超過30年!就符合都更的門檻。

30年前的房子不是老房子!難道是現代住宅哩?!

PS台北市建國北路二段GOOGLE地圖,新建的大樓也早就取消騎樓。





On9ccc

騎樓規範和臨路空間有關

2024-04-04 17:15
john0002 wrote:
地震時會搖,如果騎樓...(恕刪)


騎樓式建築"代表比較不耐震"這個觀念,有人說是,但也有說不是>>>>>持平來說,應該要針對騎樓"它的角色",來做討論.釐清。

也就是說,這個騎樓樑柱是不是主結構的支撐大樑所在位置,才是重點(通常都有經過結構技師,計算出來的)。

(如果"是"的話)那騎樓的樑柱就要避免偷工減料,必須符合當時法規.尺吋.用料等等,才不會地震來時.發生支撐不足的問題。因為它是主體結構的重心.要件

(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騎樓的柱子,就可以說不那麼重要了(因為不是主體結構的重心所在),有的(柱子)甚至是裝飾用的.純粹美觀的>>有的柱子內甚至放沙拉油桶.保麗龍塊.填充在內的來節省成本。當時被新聞報得很大,被老百姓痛批"草菅人命">>>事後證實大家誤會了它一二十年了!!!!因為一般人不會懂這些,容易人云亦云

因為後來逐漸有專業人士出來說明,釐清,這些純粹是-設計裝飾用的(騎樓上的)空心樑或柱,並非是承受荷重的建築結構主構件。

「(騎樓)油桶樑柱」被誣衊20年?資深工程師解釋建築工法:非偷工減料!

一張圖告訴你「(騎樓)油桶樑柱並非偷工減料」

(騎樓)樑柱用沙拉油桶、保丽龙是偷工减料?建筑师:有些是合理工法,不宜未审先判

以上觀念分享給大家
On9ccc

騎樓是臨路寬度的關係 法規規定。能蓋大樓肯定都沒臨路 空間不足問題 如果臨路米數不足你想蓋整棟 只能退縮空間 政府合法搶你的土地

2024-04-04 17:16
登卡普

On9ccc 政府沒有搶你的土地!政府有拿【退縮獎勵】跟你換,比你退縮的土地容積更多。[加持]

2024-04-04 18:14
john0002 wrote:
騎樓式建築,是否比較怕地震?

騎樓式建築是時代的產物,起源於歐洲巴洛克的建築風

在北部的大溪老街算是還保存很完整的建築,不過現代住宅早就取消騎樓了。

能夠達成取消騎樓的共識來自於退縮獎勵!有錢自然就會好辦事。



人家講東(承重樑柱)

有人在講西(裝飾樑柱)

兩者本來就不同的東西。
登卡普 wrote:
騎樓建築是從歐洲傳入...(恕刪)

外面有門有開口
都不是承重牆
承重牆夠穩就沒問題

獨棟大樓倒塌的
比有騎樓房屋遠遠更多
john0002 wrote:
地震時會搖,如果騎樓...(恕刪)


新商業大樓有騎樓嗎? 新高級住宅有騎樓嗎? 居安思危啊。
股海出擊 wrote:
騎樓建築早已經被國外認為是為台灣建築奇蹟

遠從希臘、羅馬時代,歐洲就有騎樓的存在,不是台灣特有,現在你在義大利、西班牙的商業區的老房子上,還看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騎樓的存在

對一樓店家來說,它是一個擺上桌椅喝咖啡,親近路過的顧客的戶外營業空間,同時具有避免陽光、雨水進入一樓店面內的用途

到了美國與澳洲,人家變成透天建築的私人門廊,給住家在戶外擺放椅子喝啤酒,親近路過的鄰居,並與外面的人行道之間有個緩衝

騎樓文化,也不是台灣特有,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五腳基,就是一樣的東西

東南亞的騎樓,與當時的殖民地總督萊佛士有關,日本人則是將這設計抄襲來台灣,變成強制要有騎樓
股海出擊 wrote:
不是騎樓是台灣奇蹟

奇蹟的意思是,台灣曾經規定,必須有騎樓

因為那個年代的政府,不思建設,只想撈了就走,所以要你們做功德,把原本政府該在公有土地上施做的公有產權人行道,做到你家私有空間裡面
我的房子一樓挑高,又有騎樓,1-3樓很多都擠壓裂開。這次地震貼紅單,看樣子會拆掉。一間辛苦賺的房子就如這樣飛了。唉!
flystar1972

土地價值還在呀!把樓上的土地買下來都更或危老。

2024-04-07 5:54
warwickwang

先恭喜你中特別獎了,很多人花了一二十年才都更成功,其中的艱辛痛苦非旁人能瞭解,先處理眼前租屋問題期待六年後住新成屋。

2024-04-07 19:02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