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er wrote:房套都說會漲租金轉嫁給消費者 升息一年,租金是真的漲了10%。六都租金漲幅當然,前提還是要租的出去,不然升到5%就是準備要跳樓的那個。長期投資,寧願等蛋黃區降價,也不要去碰發展態勢差的重劃區。不動產鐵律:locationX3。
exia1086 wrote:房價高漲,漲的誇張,但是歷年房租年增率,一直都是小於通貨膨帳率的 看到你這篇文章......看一下租房管理公司給的歷史報表, 還真的是這樣......但是對於一個包租公投資客來說, 我覺得很好耶舉個例子, 我有一棟1X間的套房出租, 都是管理公司直接管理, 包含找房客與收房租, 維修等等, 當時入手時, 跟管理公司簽約時, 所有套房加一起的總收入約房子總價的4%報酬率, 扣掉給管理公司費用與每個月維修等等, 實際大約落在3.5%(基本上當初電費一度收4.5元, 電費收入可以支撐電費支出與水費支出與清潔費, 我要額外負擔電梯保養費, 地價稅, 房屋稅與第四台網路費這些)大約過了四年, 一間套房租金從5500-->6000了, 電費漲到一度5元了用樓主的說法, 租金通膨每年約2.27%......這應該是低於通貨膨脹了, 但是對於房東我來說, 原本我一年收550X12間X12月=79萬2千.....現在可以收到86萬4千我的報酬率是從原本的4%漲到4.36%耶......而且這個報酬率未來還會持續往上不是嗎?
買房收租這念頭以前是可以的,現在租金跟不上房價是事實。為何租金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就是多數租屋者的薪資無法負擔過高的租金,如果租金太高會提高出租的困難度。當然那種買房就為了等房屋增值來創造收益的人,往往看待租金的角度不同,對他們而言房價的增值才是最大報酬的來源,因為二十年來這個說法都是de facto的。我最近也才把已出租十六年的一棟房子賣了,因為站在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在當今的金融環境,賣房所得能創造更高的投資收益,稍做一些資產組合的重新配置也是合理的。
投資想靠房租,真的是沒有投資概念才會這樣做,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投資概念。經營企業都在看一個年度賺幾個資本額,如果一間1000萬的房子一年就賺一個資本額,也就是說租金就一年收了1000萬,但是現實是收租要20-30年才賺一個資本額。所以一堆人想靠房地產致富,等到老時才發現財產沒增加多少,因為都拿去還債(房屋貸款),資產也沒想像中的增質,因為房子老了也就沒那麼值錢。
房租不高是因為房客會比較會算其他房東的投報率比較高 或是手骨比較粗而且也是市場法則吧但通膨數字可以美化每月房租可美化不了租的出去才有用有的投報率不見得比通膨低喔話說這裡比的是年增率大概是房租都是一次到位然後一期一簽而且台北只有1~2%的投報率聰明的租屋人都是一次簽10年的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