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住展雜誌謂北台灣2022年新建案銷售率低於5成,房市供過於求!

guest2000 wrote:
短線進出,光交易成本就讓你必然虧損.
假設兩周交易一次,一年交易26次,光表定的券商手續費/證交稅就來到15%=[(0.1425%+0.1425%+0.3%)*26]的交易成本,有哪個高手能夠每年獲利15趴(未扣交易成本)?

同樣,考慮不動產交易頻率低,如果每季買賣屋一次,光給房仲的成本就來到20%=[(1%+4%)*4],每一年房價能漲20趴嗎?
無論股市/房市,只要短線交易,不虧損都很難,遑論獲利?

拿股市 VS 房市在比較,根本就是不倫不類。

吃東西又不會增值,你幹嘛要吃東西?

衣服穿過後就變二手衣,你幹嘛買衣服穿?

車子掛牌後就是中古車,你幹嘛買車子開?

因為食、衣、住、行是民生四大必需品,唯一可能增值的就是房地產,

這個叫做附加價值,沒有股票照樣可以生活,沒有房子你想睡紙箱哩?!
登卡普 wrote:
拿股市 VS 房市在比較,根本就是不倫不類。

吃東西又不會增值,你幹嘛要吃東西?

衣服穿過後就變二手衣,你幹嘛買衣服穿?

車子掛牌後就是中古車,你幹嘛買車子開?

因為【食、衣、住、行】是民生四大必需品,唯一可能增值的就是房地產,

這個叫做附加價值,沒有股票照樣可以生活,沒有房子你想睡紙箱哩?!


典型的房仲思維.
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穿衣服就要用買的,可不可以用租的,租個幾天穿膩了換租其他款式?
同樣,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睡覺就一定要買房?可不可以住飯店?可不可以租房來住來睡覺?
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開車就一定要買車?可不可以用租賃的車來開,開個一年半載膩了就換另一車?
當然,吃東西就沒得租了,只能用買的,去餐廳訂餐來吃,叫外賣來吃,或自己烹煮來吃.
guest2000 wrote:
典型的房仲思維.
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穿衣服就要用買的,可不可以用租的,租個幾天穿膩了換租其他款式?
同樣,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睡覺就一定要買房?可不可以住飯店?可不可以租房來住來睡覺?
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富,誰說開車就一定要買車?可不可以用租賃的車來開,開個一年半載膩了就換另一車?
當然,吃東西就沒得租了,只能用買的,去餐廳訂餐來吃,叫外賣來吃,或自己烹煮來吃.

典型的胡說八道思維,既然用租的就好,那幹嘛抱怨高房價,還看房買房?!

更何況我一直都在鼓勵年輕人,買不起的就以租代買,邁向永續消費新時代。

社會在走,行情要有。平常租垃圾房蝸居沒關係,但車子一定要靚車。

所以買不起就別買了,用租的就好,早就說過了要按照食、衣、住、行的優先順序!

第一要先吃大餐,第二買潮牌衣服穿,第三才是房子,因為餓死會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

子也不會死,但是餓個幾天大概就頭昏眼花不行了,所以吃大餐肯定要排第一,而且沒有房

子走在路上又沒人知道,但是沒穿衣服你敢走在路上嗎?因此買潮牌衣服穿要排第二,所以

韭菜族要邁向一人飽,全家飽的新境界,醬人生才會多采多姿!明白?!

至於就排最後,只要靚車可以動就好了,所以是全貸C300,加油加300




登卡普 wrote:
典型的胡說八道思維,...(恕刪)


看了5年房,
也不知道買了沒?

有錢不是住飯店就好嗎?
登卡普

自己有說買在青埔啦!只不過 ~ 住飯店是有錢的的權利,普通人不要比雞腿。[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11-20 17:31
Vincent666888 wrote:
看了5年房,
也不知道買了沒?

有錢不是住飯店就好嗎?

有錢的住飯店當然沒問題,沒錢就只能選天邊海角的偏遠地區。



登卡普 wrote:
典型的胡說八道思維,既然用租的就好,那幹嘛抱怨高房價,還看房買房?!

更何況我一直都在鼓勵年輕人,買不起的就以租代買,邁向永續消費新時代。

【社會在走,行情要有】。平常租垃圾房蝸居沒關係,但車子一定要靚車。

所以買不起就別買了,用租的就好,早就說過了要按照食、衣、住、行的優先順序!

第一要先吃大餐,第二買潮牌衣服穿,第三才是房子,因為餓死會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

子也不會死,但是餓個幾天大概就頭昏眼花不行了,所以吃大餐肯定要排第一,而且沒有房

子走在路上又沒人知道,但是沒穿衣服你敢走在路上嗎?因此買潮牌衣服穿要排第二,所以

韭菜族要邁向【一人飽,全家飽】的新境界,醬人生才會多采多姿!明白?!


典型的房仲術語.
房價在高原區,利率也處上升循環(但可能快來到結束時期),待售餘屋大增,政府政策打壓,此時還叫人無腦,無論如何,都要買房?
我也在鼓勵無房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減少不必要消費,盡量儲蓄投資理財(每月定期定額兩萬元買0050或其他被動式ETF,配息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十年後就能累積買房的頭期款/自備款,哪像房仲只是想要賺仲介費,我會買建商餘屋就是看不慣仲介根本沒考量我買方的利益,只想賺我的仲介費,所以直接找建商,我買到了相對低價的房產,我高興,我慶幸.
guest2000 wrote:
我也在鼓勵無房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減少不必要消費,盡量儲蓄投資理財(每月定期定額兩萬元買0050或其他被動式ETF,配息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十年後就能累積買房的頭期款/自備款


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最近三年定期定額買 0050,好像沒你說的那樣好康。不過不重要,買 ETF 竟然是為了要買房 ? 蛤 ? 這....搞半天,就算 ETF 有你說的那麼好康,賺到了錢,最後還得付房租與被投資房子的人賺走,想起來就是嘔。

更重要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買房要靠上一代先幫出部分自備款,沒辦法,時代不同了,平常必要消費多很多。有上一代幫助,買房成功的機會較大,聽滿多例子了。

既然是這樣,問題來了,上一代會先幫年輕人買房出自備款 ? 還是會先幫出第一桶金讓年輕人去買 ETF ?
guest2000 wrote:
典型的房仲術語.
房價在高原區,利率也處上升循環(但可能快來到結束時期),待售餘屋大增,政府政策打壓,此時還叫人無腦,無論如何,都要買房?
我也在鼓勵無房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減少不必要消費,盡量儲蓄投資理財(每月定期定額兩萬元買0050或其他被動式ETF,配息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十年後就能累積買房的頭期款/自備款,哪像房仲只是想要賺仲介費,我會買建商餘屋就是看不慣仲介根本沒考量我買方的利益,只想賺我的仲介費,所以直接找建商,我買到了相對低價的房產,我高興,我慶幸.






謝謝登大把你抓出來!
看不下去你買房前說的跟買房後說的避重就輕嘴臉~你2018年5月20日發文等到2021年10月21日再發文~整整等了3年又5個月!搞什麼啊你~怎麼不繼續等下去~想也知道你在怕什麼~在那邊自圓其說安慰自己講那麼多幹嘛~總結就是恭喜你買到你自我安慰的相對低價喔~(實則就是已經回不去的高價)
2019年房價起漲點以前~房地產前輩們叫你早點買不買~拖拖拖!還上網到處一本正經的說三道四來普渡眾生~結果勒~看到再不買就買不起~自己先跑去偷買了所謂的相對低價之後再回來開示助漲~實則就是已經回不去的高價~
你高興~你慶幸~自我安慰太棒了~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值得讚許~只是活該剛好買在相對的高價~所以樓主這個案例扎扎實實地告誡那些口袋存款已經有買房頭期款幾百萬卻還沒有買房的各位~房子呢就是早買早享受~晚買沒折扣!
至於那些口袋破洞連個買房頭期款幾百萬都沒有的你跟妳(對!魯空也有女的)~房地產市場交易的進出通通與你跟妳無關~別在旁邊整天妄想跟幻想可以買得起房子!

房子買不起是你不夠努力
繼承不到是你父母不夠努力

因為『窮』就更要學會投資理財~整天在電腦手機鍵盤前面幻想自己買得房跟背房貸壓力大這件事~不懂得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你跟妳完全沒資格好嗎~
既然房子買不起~那麼就好好去放飛自我~每天吃好用好懂享受的租房子就對囉~
站在房東的立場~私心的希望你們租一輩子幫房東打工更好~每個月房東們收到你們的租金入帳時~都會發自內心的為你們加油哦~

01房版少了田部辣來吹皺一池春水~超冷清~你別偷想我哦~呵呵
guest2000 wrote:
典型的房仲術語.
房價在高原區,利率也處上升循環(但可能快來到結束時期),待售餘屋大增,政府政策打壓,此時還叫人無腦,無論如何,都要買房?
我也在鼓勵無房的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減少不必要消費,盡量儲蓄投資理財(每月定期定額兩萬元買0050或其他被動式ETF,配息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十年後就能累積買房的頭期款/自備款,哪像房仲只是想要賺仲介費,我會買建商餘屋就是看不慣仲介根本沒考量我買方的利益,只想賺我的仲介費,所以直接找建商,我買到了相對低價的房產,我高興,我慶幸.

你買到相對低價的房產?你高興?你慶幸?

所以買0050、ETF就是為了等十年後買房?相對低價的房產應該是在偏鄉才對吧?

青埔是投資客、房仲、北漂族互相推擠彼此踩踏的地方!住青埔1年驚見「8大奇觀」

1.工作機會比頭彩機會還少

2.教育資源比薪資成長還少

3.路邊停車比人行道停車少

4.紅燈時間比開車時間還多

5.道路坑洞比臉部坑洞還多

6.寵物醫院比人類醫院還多

7.房仲店面比街邊小吃還多

8.外地時間比青埔待時間多

用租的就好!原本2018信誓旦旦房價會跌,怎麼2021就衝到青埔接刀哩?



omniyeh wrote:
上一代會先幫年輕人買房出自備款 ? 還是會先幫出第一桶金讓年輕人去買 ETF ?


我幫兩個5歲的兒子開戶定期買SPY,
20年後等他們要成家創業或再買房都有一筆資金好運用。
至於房子的事...他們爺爺奶奶有多的...以後繼承就好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