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20180808 wrote:
因為扣掉 30年以上的房子,
台灣每年至少還要蓋20-30萬戶 才夠賣,
若以900萬戶家庭,每30-40年 換一次房子,
台灣 至少剛性需求 每年就有 30多萬間。
所以現在建商 每年只蓋15-18萬戶,是遠遠不足的。
由此 推論,台灣房價要大幅修正 應該很難。
(恕刪)
這個是經濟問題 也是供需問題
建商要蓋房子 會「先選地點」
這個地點有沒有辦法完銷獲利
是建商決定要不要開發的最重要關鍵
不是多少人幾間房
除一下得到平均這麼簡單
重點是這個地點有多少人需要買房子
至於供需問題就很簡單啦
舉個疫情期間的例子
疫情期間沒有人搭飛機
那機票價格有掉下來嗎?
不但沒有降價還漲三倍…
因為許多國際航線沒有需求就砍班了
有剛需的 多貴也會買
買不下手 就放棄飛囉 或是改搭船…

ss20180808 wrote:
各位前輩好:
台灣戶籍數約有900萬,而台灣住宅數也有900萬,但多數是掌握在有錢人的手上。
台灣的戶數約有900萬,
而如上面這張圖表顯示 台灣住宅數約也880萬,
我知道台灣有10戶以上房子的 有錢人不少,
而像我這樣的無殼蝸牛 也很多,
在此我有一個疑問?
圖表上 109年底 台灣的住宅數 有880萬個,
但我有個疑問,一棟套房大樓裡面 有100間套房,這樣是算1個住宅,還是100間住宅?
如果是算100間的話,那台灣的房子 還是遠遠不夠,
因為扣掉 30年以上的房子,
台灣每年至少還要蓋20-30萬戶 才夠賣,
若以900萬戶家庭,每30-40年 換一次房子,
台灣 至少剛性需求 每年就有 30多萬間。
所以現在建商 每年只蓋15-18萬戶,是遠遠不足的。
由此 推論,台灣房價要大幅修正 應該很難。
台灣的戶數大多是看門牌的
像侯市長的妻子擁101間套房..他就一棟..旦因為他門牌分開申請..所以他有101間
旦有些透天屋..他申請時..房子內10間套房好了..旦門牌只有一個..這種的只會被認定成一間
簡單看..1間=1個門牌=1戶
達克瓦 wrote:
我很敬佩這位A辣大,
勇敢的面對自己窮、老爸窮,
也敢大聲說出來,真男人!
脫貧有幾個步驟
1.要能面對你老爸窮的事實,並唾棄你老爸
2.要把老爸窮困的原因條列出來,並且徹底改變這些貧困因子
3.學習富有的因子,並積極加入人與人的競爭行列,打敗對手獲取資源
脫貧很難嗎?
脫貧真的很難,貧窮的迴圈是一種複雜的東西,很多人連面對都不敢,更何況改變?………...(恕刪)
多謝大大情義相挺 感動!!
有的~我有認清並改善所處的環境
目前雖稱不上富裕
但也絕對沒有階級複製~走上老爸的後塵
就是因為生活有所改善
才敢在這邊說出內心話
真的~為了台灣將來好
我們這一代一定要忍耐 忍辱負重
我們一定能改變自己的窘境 改變台灣的未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