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wawa wrote:
建商大者恆大以外,整個新屋供給量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預售屋有移轉限制,投資客縮手不買,只剩自住自用買盤支撐,而較難售出。
建商銷售模式多改成出售成屋,
因興建期間的成本及風險都要建商自行負擔,小建商無法負擔成本而退出市場,
大建商逐漸寡占新成屋的供給,只要前幾大建商私底下聯手,就能掌控整個市場的新成屋的供給量及價格,
新成屋的售價只會更高
這樣可讓年輕人買的起房?
這樣可以爭取的到年輕人的選票?
只要預售屋的價格正常的話,為什麼自住自用無法支撐?
那些投資客買來,轉手又轉手、炒作再炒作之後,不也是加價數倍之後落到『自住自用』的人手中?
現今只是在不管制的情況下,建商覺得投資客們的金流比較穩定、動作比較迅速、成交量也比較大,於是省麻煩才先賣給他們,然後讓他們自行炒作而已。
把這一切想成『黃牛』,不就能想通了?
而原本許多『自住自用』的人根本搶不過被建商們『優先供貨』的投資客,而新制上線後,如果能落實,將可望比較好搶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