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人口逐年趨勢

台灣從2019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之後,人口下降,到2025之前緩降;2025之後下降趨勢明顯,到2030/2031年跌破2300萬,就少60萬人。假設每減少6~8人對應一戶空屋,就多8~10萬戶空屋。雖然是從郊區開始,但總是會在都會區/都會外圍開始浮現空屋。
就業年齡人口逐年趨勢

在2017年達到最高峰1737萬之後開始減少,2025之後每年減少14~17萬人,2027年人口紅利消失,2030年跌落至1500萬。
購屋主力,樓主都已經明白講是中壯年,這年齡層在逐年萎縮,到2025年比2017年減少230萬中壯年人口,加上總人口每年減少。
房地產要上漲,對應兩條件:資金移入或是人口移入。
2023/2024這兩年,全球因素有:經濟緊縮,通貨膨脹,產業鏈移轉,產業動向不穩定,這些大環境低迷因素會連帶影響台灣經濟緊縮。
這兩年不要想有什麼資金移入不動產。
2025年之後人口減少問題浮現。現在人口是有比2017/2019年減少,但不明顯。2025之後,人口減少造成的社會影響會漸趨明顯,會直接影響房價。
2025之後會把2017/2019年開始的人口減少問題檯面化,也不會有房價成長動能。
一個產業是看長期趨勢,長期看到需求減緩,但供給增加的產業,長期看不到成長動能,沒有成長前景,自然沒有投資意義,減少投資意願。當然會有短期波動,但長期沒動能,投資型資金不如往更有投報率的標的移動。
grandaurore wrote:
屆國發會兩張圖來討論總人口數及就業年齡人口
總人口逐年趨勢
光從台灣名列全球前幾名的高房價所得比國家,且越來越嚴重,豪無改善的跡象,證明:
經濟越成長,資金越湧進台灣,台灣年輕人,未來越沒希望,等同是自掘墳墓!
延後結婚少育,甚至是不婚不育,是現代年輕人,避免把自己逼入世代貧窮困境的因應之道!
grandaurore wrote:
屆國發會兩張圖來討論總人口數及就業年齡人口
總人口逐年趨勢
台灣從2019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之後,人口下降,到2025之前緩降;2025之後下降趨勢明顯,到2030/2031年跌破2300萬,就少60萬人。假設每減少6~8人對應一戶空屋,就多8~10萬戶空屋。雖然是從郊區開始,但總是會在都會區/都會外圍開始浮現空屋。
就業年齡人口逐年趨勢
在2017年達到最高峰1737萬之後開始減少,2025之後每年減少14~17萬人,2027年人口紅利消失,2030年跌落至1500萬。
購屋主力,樓主都已經明白講是中壯年,這年齡層在逐年萎縮,到2025年比2017年減少230萬中壯年人口,加上總人口每年減少。
房地產要上漲,對應兩條件:資金移入或是人口移入。
2023/2024這兩年,全球因素有:經濟緊縮,通貨膨脹,產業鏈移轉,產業動向不穩定,這些大環境低迷因素會連帶影響台灣經濟緊縮。
這兩年不要想有什麼資金移入不動產。
2025年之後人口減少問題浮現。現在人口是有比2017/2019年減少,但不明顯。2025之後,人口減少造成的社會影響會漸趨明顯,會直接影響房價。
2025之後會把2017/2019年開始的人口減少問題檯面化,也不會有房價成長動能。
一個產業是看長期趨勢,長期看到需求減緩,但供給增加的產業,長期看不到成長動能,沒有成長前景,自然沒有投資意義,減少投資意願。當然會有短期波動,但長期沒動能,投資型資金不如往更有投報率的標的移動。
分析那麼多,太複雜了完全沒必要,只要抓住重點就好。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目前是台灣人口最多的時期,所以要把握時機還有30 ~ 40年
可以壓榨,在這30 ~ 40年內大撈一筆,就可以富貴好幾代嚕!




簡單講:炒房就是短視近利,就是在殺雞取卵,誰還管2070年後會怎樣?!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