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ma wrote:
我有房, 但支持打房, 最好全部的房價都砍 9 成, 到現在的 1 成價, 因為我想換房子...
假設我的房子 100 坪, 現在價值 3000 萬, 想換 150 坪的總價 4500 萬, 不考慮區域價差, 裝璜, 稅, 仲介費....等其它支出, 就以目前價格來說, 換房我還要再多背 1500 萬房貸.
假如所有房價降到目前的一成, 雖然我的房子只能賣 300 萬, 但也只需要花 450 萬買另一間, 只需多花 150 萬房貸.
不跌, 我不想再多背 1500 萬的房貸之下, 原本的房子就算值 3000 萬, 對我來說不能賣, 也只是紙上富貴!
你要的只是你的150萬還是那150萬而以
也或是說你想要用150萬發揮1500萬的價值罷了
如果房價縮水到十分之一
大多數人的房貸還是維持原樣
那就會出現經濟崩盤
我假設GDP下降一半左右就好
就姑且當成一萬USD左右好了
查一下GDP一萬左右是哪樣的國家吧
還有
如果你真的持有三千萬的房產
「並且已繳完貸款」
能操作的空間很多
不會只是紙上富貴
如果沒繳完
那個房子是你與銀行共有物
沒有什麼紙上富貴的道理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
那連房貸都縮減到原金額十分之一
其實這樣做
就跟把一百塊面額變成十塊一樣
那樣的事在自己腦內補完就好了
根本不需要成為政策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bugoo wrote:
再者,你是01上難得寫較長文章的使用者,從你文章中能看出其實你不滿的部份眼高手低不值得同情之人,這部份我與你站在同一邊。但回歸問題,現在房價因炒房而影響許多人,也不是個健康國家應有現象,望理解我本意
我是一個在幾個國家生活居住過的人
在我觀感上來說
台灣很多地方有缺失
但是在世界範圍來說
已經是前排的優等生了
事實上沒有事情是完美的
沒有政策是百密一疏的
我討厭投機者
但是針對這些投機者的制裁會出現另一種型態的投機者
那麼不如認清現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更為恰當
假設有個人剛貸款完
準備好好的工作三十年清償貸款
結果才過五年
政府把房價用了神奇的方法壓到原有的十分之一
那麼這個人的貸款還要不要還?
如果要還對這個人多不公平
如果不要還那對銀行多不公平
很多過頭的政策
其實都是把一些人宰了當肥料罷了
這時既得利益者就會裝瞎看不到
政策基本上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
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舉例來說
以前毛澤東認為麻雀會吃糧食
發動人民想盡辦法撲滅
最後結果是造成嚴重的蝗害
不認錯的情況下繼續用新政策去掩蓋
最後餓死幾千萬人
或是中國的一胎化政策
後果到現在才出現
而且往後還有許多問題還即將發生
在我來說
認清世道
早點在既有規則上努力
花過多時間去檢討那些規則的不公
只不過是那個人不知道時間的價值罷了
沒有東西是完美的
在這個世界上
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
那就會被稱為“對的事”
但是哪有事情是絕對的對
一個規則的改變或是一個朝代的覆滅
往往要經歷幾百年與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努力
以本文主題來說
對於房市上那兩成無屋者的叫喊
又怎樣能撼動這個時代呢?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e3p wrote:
我是一個在幾個國家生...(恕刪)
我知道你不是針對我而是針對那些不願付出只求自利的人
但若能改善房價問題也不是只有那群人得利(也有可能這群人還是買不起)
而是讓大多數人受益,這樣的結果對社會整體是好的
我是那八成有屋者的其中一人,但我仍覺得房子被當投機品炒不合理
確實擋住投機者這條路他們會去找其他路,但至少不要是會影響到生活的商品
就像囤積蔬菜讓市場菜價大漲也是一種賺錢手段
但這種影響民生甚鉅的作法被政府禁止,投機者自然不會自找麻煩,少數真的做了也立刻受到稽查
若能避免房子成為被炒作的商品,房價也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再來是你舉的例子應該是為了舉例而講了很極端的數字
但大家希望的房價回歸正常不會是這樣(即使其它文章出現,應該也只是舉例用而非本意)
若能回歸正常,房子本來就會因屋齡而折舊,若五年過去跌到九折也沒什麼不合理
最後還是再重申一下我希望的是「避免房子成為投機商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