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少子化根本就會影響買房

guest2000 wrote:
少子化/人口負成長必...(恕刪)


房價修正? 那只是"名目"上的, 實際的價格還是一樣. 這就像"持有稅". 問題是空空永遠想不通. 不久之前是持有稅, 再來公宅, 現在少子化, 再來?…
不管空空如何想.房價是继續漲.…還是沒有房一不是台北市精華區算是有嗎? "政府"可以在空總那塊地蓋一間超大的精神科醫院專責收治這些想住台北市精華區的空空. 皆大歡喜?
bike speed wrote:
台灣到處都有高薪行業...(恕刪)


房地產是財富, 是財富在買房, 不是人在買房, 空空總是認為只要人(就是他自己啦), "政府"就必須誏他在台北市精華區買得起. 買不起?換政府! 哈! 走著瞧吧!
leper wrote:
房地產是財富, 是財(恕刪)


你要看少子化喊了幾年,事實有改變過嗎~?

很現實,這就是社會現狀

真在蛋黃區租房,台灣還是跟薪資連動的,租金波動不大

空方租到房,多方也有人抬轎繳房貸(雖然投報率極低)

大家各取所需挺好的。

但房子是給有錢的人買的,不是給喊得最大聲的魯蛇的。
Trillionaire2020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6-13 14:20
bike speed wrote:
你要看少子化喊了幾年,事實有改變過嗎~?


少子化那一代的人, 還不到買房年紀啦.
你是在講火大的喲?

整個歐洲大陸少子化已超過40年了如果少子化有影响.該早就出現了, 即便是相對貪窮的東歐也看不出太大差異. 在過去十年西歐各國房價暴衝, 尤其是德國, 荷蘭,法國…有些大城市的小區超過300%. 這其實是預料中的, 德國從2009到2020貿易順差超過3兆美金.(這一年來匯率变了, 以美金計價縮水了) 財富的累積一定会反應到資產價格. 人口數, 從來不是重點. 人口數只会影响單位數需求, ->單位面積越來越小.

PS:歐洲的繁榮相當程度依賴對中國的貿易, 要他們不"親"中? 很難, 現在德國已經驚醒了, 養虎貽患? 澳洲不也一樣?
guest2000 wrote:
少子化/人口負成長必須累積一定時間(也許10年,20年)才能形成足夠的房價下跌的動能威力,目前看不到這個負面因素發動,


1、少子化是每年減少三五萬的人口,不是前九年人口不變,第10年突然少三五十萬的人口,所以少子化的效應是逐年發酵的,不是10年或20年後突然發酵

2、目前房價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不是單一因素推動的,所以單論少子化是沒有意義的,比如

多方:利率低、資金氾濫、貨幣長期貶值、房地產有投資屬性、物價上漲.....

空房:少子化、薪資所得低、房地合一稅、即將升息....

如果各種條件沒有改變(即沒有新的政策、利率不變等等),房價只會跟著貨幣超發而逐年緩升

最近一年半的房價大漲,就是在2019年的平衡中,有條件變動了

降息一碼+政府撒錢救助疫情受災人員+美國QE+工料雙漲(含市面上物價上漲)+....

才造就了這波房價大漲
guest2000

我的意思是要累積10幾20年的時間,才會有足夠的人數減少量(20年累積到減少50萬或100萬),發揮人口減少的房價助跌壓力.

2022-06-14 10:36
真左維

少子化需要發酵是指. 低出生數成長到購屋年齡要30-35年, 不動產的供需就是買賣人數, 購屋人口開始連年下降就會衝擊需求面. 不是說少子化要累積30年.

2022-06-22 13:30
leper wrote:
房價修正? 那只是"名目"上的, 實際的價格還是一樣. 這就像"持有稅". 問題是空空永遠想不通. 不久之前是持有稅, 再來公宅, 現在少子化, 再來?…
不管空空如何想.房價是继續漲.…還是沒有房一不是台北市精華區算是有嗎? "政府"可以在空總那塊地蓋一間超大的精神科醫院專責收治這些想住台北市精華區的空空. 皆大歡喜?


房價從2009年起已經連續漲了10幾年,再往前看,房價漲了幾十年,這期間台灣人口持續成長,直到2020年,人口開始負成長,過去幾十年房價續漲,可能讓人們以為房價仍將續漲,但,往後少子化/人口負成長的負面因素持續發生,房價是否仍然能普遍(指大多數地區/非偏鄉)續漲?我們只能繼續看下去.
tonypan66 wrote:
我的意思是要累積10幾20年的時間,才會有足夠的人數減少量(20年累積到減少50萬或100萬),發揮人口減少的房價助跌壓力.


你還是沒看懂我的意思

如果經過19年累計少45萬人口的時候,房市沒反應

又怎麼能期待20年少50萬的時候就有反應呢

每年少5萬人口,房市就有每年少5萬的反應,只是被其他因素沖抵消,所以沒感覺出來

這樣你了解我的意思了嗎
tonypan66

大哥的理解力,小弟甚是佩服

2022-06-14 14:50
SHIH-PLUS

最簡單的算法,先不要算減少多少人口,而是算還存在多少成年人口!只要有人有足夠預算就可以當作買房慾望跟需求的母數。

2022-06-14 18:59
政府已經開放外勞定居了 還在少子化?
有錢人都生超多,沒錢人不敢生,另類的天擇,沒錢人不敢生少掉的那些是比較沒購買力的一群,影響力也小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