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產專家張金鶚的成家建議

等著被蟲蟲圍攻吧~~
一鴛一

老兄~ 正因為魯蛇分沒房跟有房,所以我說的是「買不起的魯蛇」,不是「有房的仇富魯蛇」,多用腦袋~~

2022-05-25 20:34
tonypan66

鴛大邏輯清晰,論述有條理

2022-05-25 21:14
lawtaipei wrote:
了解,這個10元若是被政客或其關係人抽走,是利益迴避、圖利、貪污的問題。
30元炒到60元,若是民生物資,還有哄抬物價的問題。
總之,只是要查不查而已,並不是只能徒呼奈何。
如果用違停來比喻,
假如炒房與哄抬物價都是違停,
指摘炒房,並不是代表我認為哄抬物價就是對的。
違停的人,也無權利要求執法人員一併取締其他違停者。


如果你了解台灣的稅賦結構

你會發現政府為什麼比較傾向幫助有能力的人

1. 不動產稅收就佔了年度稅賦的8%
2. 前10%的有錢人繳的綜所稅就佔了80%,而全台灣50%的人加起來繳不到2%

這代表甚麼

代表台灣是靠有錢人在養在撐的

我是支持國家引進大量便宜年輕外勞

因為外勞一樣有消費力、勞動力

有些甚至比本勞還強

每15年後再換一批,不養老外勞

接著把不努力愛抱怨的年輕人通通換掉

沒什麼貢獻,又愛嚷著糖吃

真的很不OK



Trillionaire2020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5-25 21:14
一鴛一

魯蛇要加油,不要當那2%[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5-25 22:14
lawtaipei wrote:
該買房還是租房?房價這麼高該買嗎?房產專家張金鶚的成家建議

張金鶚教授讜論侃侃,不畏奸商、投機客諷刺嘲弄,也要揭發事實真相,給我們年輕人最好的建議。
內文中提到:台灣房價所得比高居全球第9,買房難度遠勝南韓和日本。
我認為,房地產政策到底要保障貪得無厭的房蟲,還是社會主要生產力的年輕人?這是選擇問題。
房蟲可以破產,他們貪得無厭。
年輕人的未來只有一次,不要輕易陷入買房投資的思維。


有錢買房

沒錢租房

這麼簡單的道理

參考專家的建議幹嘛?

dancingra wrote:
我的朋友圈給我的感覺就是台灣人就是愛買房.....

  不是台灣人愛買房......
  這年頭平均房價1050萬,只剩年薪百萬的刑警借的到800萬的房貸來買房,人數最多的4等普考公務員月薪3萬7起跳,銀行根本不願意借8百萬的房貸給公務員買房!那是誰在買房?誰有錢買房?就那少數長期炒地皮的那一小撮人。跟四大家族壟斷香港房市一樣。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lawtaipei
lawtaipei 樓主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5-25 17:27
lawtaipei wrote:
我認為,房地產政策到底要保障貪得無厭的房蟲,還是社會主要生產力的年輕人?這是選擇問題。


社會主要生產力是年輕人 ? 那可不一定喔 . 至少我待的公司不是如此。

生產力最大族群都不太年輕,而是有十年以上經驗的工程師,他們還得訓練與帶領年輕學弟。

這些人當年碩士以上畢,當完兵,出社會就算年輕,也快接近而立之年了。

有些人就是噁心,明明政策是要公平惠及大眾納稅人,他卻製造階級對立。

另外這些最有生產力者大都有房,也教年輕人要如何置產投資。像我就有教,跟學弟們吃飯,講講房子股票經驗,那是一定要的啦。
Trillionaire2020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5-25 21:15
L.B-H

佛心學長

2022-05-25 22:58
lawtaipei wrote:
年輕人的未來只有一次,不要輕易陷入買房投資的思維


公司裡年輕的學弟,今年房子剛交屋,特地跟我說謝謝.因 2 ~ 3 年前我大力向他鼓吹,趁年輕一定要買房,而且要買在 “科學園區+學區附近”,當時他一直舉棋不定,聽了我的話,下定決心,訂下預售屋.

我剛畢業時,曾有機會跟一位處級的高級主管吃飯聊天,仍記得他告訴我,年輕時,固定薪資是全部收入,但隨著時間推移,一定要曉得理財投資,創造其他薪資之外的收入,逐步讓自己的非固定收入慢慢靠近或追上固定收入.這樣才有機會退休後,保持跟退休前一般的生活品質.
omniyeh

這就不勞您操心了,人生就是大膽拼一場。你這也怕,那也怕,何必結婚生子,享受人生滋味?出門冒險可能會被車撞,縮頭在家 DIY 就好,安全衛生又省錢,符合您的價值觀。你聽我勸,外頭風大雨大,怕就不要來。

2022-05-26 6:49
C_J_W

先給5分,寶貴的人生經驗,不過這版是給魯空取暖用的,實話大部分的人不愛聽

2022-05-26 9:36
張教授跟花教授一樣

沒當官前
講的頭頭是道

當官之後
才發現什麼都不能做
DIY LOVE

西方政策就這樣,台灣的大官只是行政公務員,誰選上總統都一樣。大方向由西方決定。

2022-05-25 22:00
誰比較專業呢

未來才知道

DIY LOVE:
10年後房價暴跌就算了,如果遇到中年裁員,繳不起房貸?你在看學弟會怎麼 謝謝你的大恩大德 


這就不勞您操心了,人生就是大膽拼一場。你這也怕,那也怕,何必結婚生子,享受人生滋味?出門冒險可能會被車撞,縮頭在家 DIY 就好,安全衛生又省錢,符合您的價值觀。你聽我勸,外頭風大雨大,怕就不要來。
一鴛一 wrote:
如果你了解台灣的稅賦結構

你會發現政府為什麼比較傾向幫助有能力的人

1. 不動產稅收就佔了年度稅賦的8%
2. 前10%的有錢人繳的綜所稅就佔了80%,而全台灣50%的人加起來繳不到2%

這代表甚麼

代表台灣是靠有錢人在養在撐的


這真的是一針見血的描述
但最近大多數的政府都打算縮表收錢
從這個的例子來看把腦筋動到沒錢的魯蛇身上是沒有意義的

死貓跳完的幣圈也好
正在玩死貓跳的台股也好
哪裡有好消息就崩哪裡給你看
這幾個月的腥風血雨對於原本就快被榨乾的人就像平行世界一樣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