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應該區分幾種類別
1.讓想住房的真的沒有能力的,能夠租到合適且價格合理的房
2.有繳頭期款能力與償還房貸能力者,應讓買房者不要擔心房價會崩跌,長久來看房價還是會成長,自用自住者稅金再多減免一些
3.多房者與很有錢者,可以在市區精華區買房當作收藏品,畢竟豪宅的領域非一般普羅大眾可以購買。合理的課徵持有稅,勿仇富獵巫....
4.住在超級老舊屋的人,應有更快速的方式整合更新改建....政府既然有蓋社會住宅,建議可建立合理的老屋交換新屋計算機至,轉換老屋權利後先搬進新社會住宅居住,加速都更整合的效率,重建後原地主可選擇遷回或繼續住社會住宅
總之,政府還是要多下點力改進居住政策

https://wenti.tw/case/66
就是因為台灣目前存在著太多危險又不健康的老屋,這些屋主有不少因為老屋不適居住,而需另覓新屋,衍生了市場上的換屋需求,因此若能有效的推動老屋改建,那麼這種原來必須向外尋屋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換屋需求就會因而減少。另一方面,透過老屋改建,新蓋的房屋數量除了滿足原住戶的需求外,也因為容積獎勵措施,可以增加房屋供給,如此,一方面需求減少,另方面供給增加,一來一往之間,必能有效的平抑房價,而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也因為大量的老屋改建而得以提升,這才是一舉兩得的作法。
高房價是因為不均衡造成的
這是筆者3年多前寫的一篇文章,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點進去看看
OldWilliam wrote:
老屋改建可以增加供給、減少需求
就是因為台灣目前存在著太多危險又不健康的老屋,這些屋主有不少因為老屋不適居住,而需另覓新屋,衍生了市場上的換屋需求,因此若能有效的推動老屋改建,那麼這種原來必須向外尋屋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換屋需求就會因而減少。另一方面,透過老屋改建,新蓋的房屋數量除了滿足原住戶的需求外,也因為容積獎勵措施,可以增加房屋供給,如此,一方面需求減少,另方面供給增加,一來一往之間,必能有效的平抑房價,而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也因為大量的老屋改建而得以提升,這才是一舉兩得的作法。
我也覺得老舊市區全面都更,才是解決房價高漲之道。
市區全面都更後,全新的市區房子不會便宜,但可居住戶供給量增多,租金不太會漲。
只要市區供給量夠,郊區 (蛋白區) 的土地與新屋就不太會漲。想要擁有房屋的一般人,大可買在這。這地區也不太能炒作。
自從綠政黨為打擊政敵,去支持文林苑都更抗爭,而不是正視都更要解決的問題。現今已無立場來做全面性都更。導致現在房價遍地烽火,蛋白蛋殼區大漲,年輕人失掉購房的機會,這不是區區社會宅可以解決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