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blue wrote:值得呀~至少20年後有個自己的家。不用再流宿街頭 恕刪) 如果 20年後, 沒自己房子, 又失業, 被房東趕出來當了遊民 被青少年拿BB槍射 那就疼了再叫你伏地挺身 搖呼拉圈 搖慢了就射你一下BB槍不知高雄那二個射 老遊民BB槍的青少年 捉到了沒有???
其實, 影響房價的重大因素, 我覺得是現在人的消費習慣的改變.大部份人已經習慣, 買房子就是要付20~30年的房貸的這個事實.房價的貸款成數及總價是支撐房價的重要因素.所以, 什麼房價及所得比已經不是很準的數據了.應該是" 能貸金額" 及 "能付房貸的收入" 兩者的比值 才是決定房價能支撐在那一點的關鍵點.如果大部份家庭的月收入在10萬, 能負擔的每月最高的房貸到6萬好了, 就能貸到1000萬左右, 以8成貸款成數, 就能買約1300萬的房價, 那在目前最低的二線地方, 房價的大部份總價可能就是漲到這裡了.大部份人為了買房子, 只好想辦法往自己可以負擔的地區去買, 不管他開的合不合理.所以很多原本住台北巿的人買不起台北巿3000~4000萬的房子, 他只好到台北縣買2000萬以下的房子, 他卻不去想這合不合理.不過講這些都沒用 ,還是有人願意去買很高房價的房子 ,如果真的大家都覺醒的話 回歸買方市場 自然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我買不起台北市 ,我去買台北縣買的起地方 買個40坪 就很夠住了 我不指望哪天台北市一坪可以20萬 ,所以我到台北縣去 畢竟人生不是只要付房貸過生活的 食衣住行育樂 總是希望能面面兼顧 付了一輩子的房貸 人走了 還不是只留給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的小鬼 台北市太多這種人 父母一輩子賺的就買那間房子 但是兒女卻不知道這樣的辛苦 只要爽爽的繼承 就可以有台北市的房子 然後跟人開始吹噓岔題了, 只是有些討論區上一堆人 ,很愛現自己有台北市的房子, 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有感而發 外地來台北白手起家的人 ,在現在真的要弄到一間像樣的台北市住宅 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哎..
換個角度想想,就當作是跟銀行租房子就好了。自住的房子保值性跟生活機能最重要,民生社區租房子,一個月最少就要25000;如果住自己的房子,一個月繳22000利息(前兩年寬限期)的話,其實也差不多。再加上這一個地段抗跌性佳,兩年之後如果壓力太大,賣掉再去找房子或是再租房子也不會虧。有間自己的房子住,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我只能這樣說。
john_chang wrote:一個月繳22000利息(前兩年寬限期)的話...(恕刪) 如果寬限期一過, 房子又不好賣, 那就挫在等吧!我覺得還是保守一點, 用本息攤提算.另外, 如果房貸超過收入的1/3. 生活品質真的會很差.水電, 管理費加上其他開銷, 真的會活的很痛苦.
岔題了, 只是有些討論區上一堆人 ,很愛現自己有台北市的房子, 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有感而發 外地來台北白手起家的人 ,在現在真的要弄到一間像樣的台北市住宅 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哎.. 我也有感而發... 外地來的就回自己的家鄉去...不就好了...為何一定要擠在台北 ???? 南部不是比較便宜?真的是想也想不清楚耶...現在高鐵這麼發達...不是有人說一日台灣嘛.... 早上搭高鐵到台北上班.... 下班回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