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買房卻成了炒房的助力?

只是個過程 wrote:
我知道啊, 所以我才說有人比較像明牌老師.
房市魯套不就是這樣, 說房價要漲了, 要井噴了, 其實是要出貨.


房市跟股市不同,
房市不會井噴!房市只會慢慢漲,
但房市不容易跌。
面對房市跟股市應以不同心態面對。

年輕人應該要趁早買房,
越晚買越吃虧,
因為房價長期是慢慢漲往上的。

房地產有個特性,不容易跌,
除非天災人禍,或是區域荒廢,
不然買房很少虧錢的。

還是老話
有小錢就買台積電,買了不賣,存夠了就買都會區房產,一樣買了不賣,股息租金再買股、買房!

人生真的不用高學歷、人生也不用多努力,但是人生一定要會囤股囤房!
因為這是2000年後的生存法則!
tany3472 wrote:
房市跟股市不同,
房市不會井噴!房市只會慢慢漲,
但房市不容易跌。
面對房市跟股市應以不同心態面對。

年輕人應該要趁早買房,
越晚買越吃虧,
因為房價長期是慢慢漲往上的。

房地產有個特性,不容易跌,
除非天災人禍,或是區域荒廢,
不然買房很少虧錢的。

還是老話
有小錢就買台積電,買了不賣,存夠了就買都會區房產,一樣買了不賣,股息租金再買股、買房!

人生真的不用高學歷、人生也不用多努力,但是人生一定要會囤股囤房!
因為這是2000年後的生存法則!


你今天怪怪的, 不過這樓就你講得比較有道理.
房市井噴是魯套們要別人進場講的啊, 我就覺得怪了, 都要井噴了, 魯套們說什麼都要梭哈一把的, 但怎麼都把這種好機會讓給別人??
年輕人有能力, 房價合理, 買房無可厚非, 但真的不能把它當投資工具, 會虧死壓死自己, 難道借的房貸不用還? 房貸利息不用算?
我在工作地點附近有買房, 在六都有房有地, 這樣就夠了.
至於股票, 就跟你講的房地產有一點類似. 房子挑地點, 看價格. 股票看公司體質, 也要看價格.
不管房子或股票, 價格不合理就不要追了, 追了只有套牢的份. 這時搬張沙發, 等價格軟掉, 有需要, 負擔不大再買.
人生真的不用高學歷, 要不要努力這個很難講, 買股買房還是要先有點本錢.
囤房囤股這個就要看個人了, 一間房子那麼貴, 變現性又差, 拿它當投資?? 我個人覺得變現性流動性差, 這個就是致命傷了.
股票也是, 除非天災人禍, 不然也不容易虧錢, 還會生股子股孫股息, 總價值還是會增加, 變現性也好, 也不用繳很多稅金, 不用管理費, 不用修繕費, 不會折舊.
我個人是覺得基本的棲身之所要有, 但房子不是拿去當投資工具用的.
變現性不好的產品, 我個人是不會當理財工具的. (EX. 六年期儲蓄險, 房市, ...)
只是個過程 wrote:
你今天怪怪的, 不過(恕刪)


昨天打麻將輸很多!
8將只自摸2次,慘!
我的麻將間被我老婆鎖起來了⋯⋯

其實我們只是這世上的一顆小石頭,
我們無法改變這世界!
我們只能跟著世界的腳步走!
以下是我從2000年以來一直擔憂的!
全球QE作法不曾改變.........

————————————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將於匯集全球央行首長的Jackson Hole年會發表演說,業界預期鮑爾將指出聯準會歷史性的策略轉向,改用新的指標工具衡量通膨、刺激通膨率回到健康水平。

《CNBC》報導,鮑爾可能會提及「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聯準會設定的通膨率目標是2%--足以刺激經濟,卻又不會有太多副作用,而透過平均通膨目標,假如通膨率好一段時間都在2%水平以下,則允許一定時間內通膨率可在2%以上久一點;也就是說,通膨率可以在目標上下一定區間、時間內停留。

在經濟下滑的時候刺激通膨率上升看似很怪,但聯準會、經濟學家更怕的是落入像日本一樣的狀況:通貨緊縮下,經濟成長遲緩,不管怎麼刺激經濟都沒有用。聯準會認為,疫情導致高失業率,高風險會出現通縮。除此之外,目前的低利率讓政策制定者的轉圜空間很小,進一步寬鬆政策是必要的。


更不用提,自從2009年中以來,除了其中兩年,其他時間通膨率都低於2%目標。諮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艾希沃夫(Paul Ashworth)指出,最要緊的是,貨幣政策已經接近極限,雖然聯準會並不會公開承認,但從他們鼓吹國會採取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就可以略知一二。

策略轉向的附帶條件是長期的低利率。加拿大蒙特婁銀行(BMO)資深固定收益策略師希爾(Jon Hill)指出:「我們將會停留在零利率更長時間,央行將採取更多積極措施來達成通膨指令。在過去他們習慣搶先升息以避免來自通膨的壓力,現在他們將轉變為等到持續通膨後才行動。

這是一種結果導向的策略,聯準會達到穩定通膨率和失業率的目標前,將不會升息。零利率下限(Zero lower bound)過去被視為反常,現在則成為標準措施。前白宮經濟學家弗曼(Jason Furman)更直指:「如果5年後利率仍為零,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彭博》(Bloomberg)經濟學家埃琳娜(Yelena Shulyatyeva)評論,這個不同以往的策略將讓聯準會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溝通困難、自身信譽和技術障礙。
tany3472 wrote:
昨天打麻將輸很多!8(恕刪)


當市場上炒說台積電上漲, 2303也要跟漲, 我個人覺得該跑了.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 我在5字頭的時候跑了, 這次沒我的事. (搞不好後來是外資對了)


目標上看60元


只是個過程 wrote:
當市場上炒說台積電上漲, 2303也要跟漲, 我個人覺得該跑了.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 我在5字頭的時候跑了, 這次沒我的事. (搞不好後來是外資對了)


原來大哥才是真正明牌老師。

照著大哥說的準沒錯,大哥改報名牌,準的話,大家謝大哥就來不及了。大哥也不用跟一些不受教的吵戴套自慰什麼的。
tany3472 wrote:
昨天打麻將輸很多!8(恕刪)


會一直長是因為過去國際交易都是美元交易,
所以美國的經濟制裁(不給美元)還會那麼有用,
像是委內瑞拉、俄羅斯、伊朗都是受害者...
但是目前情勢在改變...而且比我預期的要快很多。
(比我自己預估的情況早了4年.....)

去美元化最大的原因,
就是避免美國把超發貨幣的通膨轉嫁給全世界(2008年金融危機就是這麼來的。),
而照目前美國政策以及歐洲方面的做法,
去美元化已經正式啟動,
各國的貨幣將來會照過去一樣...以"黃金"為基底,
也因此...
除非該國貨幣死也要舔美國的腳底板(像是DPP...或者是DPP這種噁爛),
不然事沒有做死的可能。

而鈔發貨幣引起的通膨,
看是房價上漲...最後結果是有房無市,
因為該國貨幣成了垃圾。

4萬塊換1元的歷史,
早晚會再來一次...
更別說超印鈔票居然還不想著先補救勞健保...
偏偏要拿去炒房地產!!??

要不是KMT還沒倒,
(因為KMT是帶頭的,DPP要倒也該在KMT後面。)
根本不可能對DPP有任何支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