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s 8 wrote:前幾天看到一個針對房(恕刪) 一千萬的房子我覺得準備300-350萬頭款比較保險,因為還要裝潢跟家具家電的錢;房貸我覺得如果是雙薪家庭,薪水夠高的一個人的全部薪水都繳房貸也OK(例如我薪水10萬,我老婆8萬,那我老婆薪水都繳房貸是OK的);但是如果薪水低的,我覺得1千萬房子繳2萬5以內貸款OK(例如我薪水5萬,我老婆3萬)。不過生活還是要過,就看你怎麼過而已。
新房的頭期款,我是準備總房價的20%舉例 : 1,000萬的房子 我頭期款會準備200萬 + 30萬家電 + 20萬(輕裝潢) = 大約250萬上下如果這樣就表示銀行貸款 800萬,如果按20年來還,每個月大約3萬多。 (新房有些貸30年)樓主要盤算 每月的固定花費1. 房貸2. 管理費 (透天除外)3. 水電瓦斯4. 車貸 (如果有)5. 伙食費6. 通勤費 (油錢 或捷運公車)7. 雜費 (手機 / 網路 / 第4台 等費用)8. 長輩的生活費 / 零用錢 (如果有)9. 小孩教育費 / 其他花費 (如果有)娛樂與購物是看個人,不算在固定花費上,這些1 ~ 9 加總起來,扣除自己的每個月所得。你大致上就可以算出要準備多少頭期款和自己能買多少錢的房子。我同意 :年薪多少決定你能開什麼車10年加總的薪資決定你能買多少錢的房子當然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花費 / 生活品質 / 不生小孩 等等來換取還債空間。
買房不是買手機。不用考慮新成屋問題買預售屋風險最大1.承擔交屋時間風險有可能無法如期交屋,兩年過後依然在外租屋,租屋兩年外加搬家都是成本阿! 不如拿來好好裝潢!合建過程如果有單位跑了,徵合建不在少數...2.承擔房屋品質交屋後,如果遇到地震,颱風,出現瑕疵,還要找建商處理,一弄上官司就要5年了!3.公設不如預期買預售屋,待銷中心餅畫到天上去,交屋後就跟你說還在招租,3年後開張,開張後還要另外收錢。買一間10~15年的房子,已經有經歷過大小地震,大小颱風,可以從鄰居口中得知這棟樓的實際狀況,從實際看到摸到以及體驗公設,至少不用承擔看不到的風險我父親這輩子買到最後悔的就是預售屋,我跟同學講,有些人也不信,最後就是發生問題!至於房貸佔薪水幾成? 這問題根本有問題普通人思維:收入-開銷=投資(買房)比較有衝勁的思維收入-投資(買房)=開銷當你思維修改了,自然就會開源了!我有個對生活很隨興的朋友,薪資3萬/月有一年他交到了一個很會花錢的女友結果他為了養女友,奮鬥到現在12萬/月.....現在分手了,但是現在薪水還是維持12萬!收入年年都會變,但是房貸變化沒有你的薪水大。你不是在養房,就是在幫別人養房!
想請問大家,不知道大家都是手上多少頭期款了(佔房價總額幾成) 才會下手買房啊??A : 34歲第一次買房存款加上家人贊助,兩成頭期款,110萬~41歲第二次換房,四成頭期款,500萬~一般都是手上有過房價一半以上的頭期款才下手嗎?A : 買房基本上頭期款都是兩到三成,存到一半才下手那就是買兩房以下小房~另外,大家房貸月繳都佔薪水幾成啊?A : 第一次月繳佔薪水四成,第二次佔五成五有因為買房,生活品質因此受影響嗎? (因此縮減吃穿玩樂用度之類的)A : 有影響,但因為沒有小孩,夫妻兩人還是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買房子這種事應該要量力而為,不過現在的房價太高,除非個人月薪在五萬以上,夫妻兩人在十萬以上,不然我覺得買房子壓力都超大~如果你還要養車養小孩,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在費用的預估上,如果有辦法盡量控制在3-4成應該是一個還能夠生存的區間,但整體的壓力也不小了。有人說要貸款時先用寬限期、寬限期間拿本金去盡可能的投資,之後壓力會比較小,但投資也是有賺有賠啊,很難說具體的成果如何。大家會怎麼看呢?
bb123dd wrote:這根本沒有一定取決你的工作穩定,跟太太的價值觀生幾個小孩,父母須不須奉養保險有沒有一堆等等或其他慾望所謂年薪買車,10年薪買房年薪買車我覺得合理但我根本無法承擔10年薪買房有時也不用想太多也不須存到多少錢而是買承擔得起的房子(但大多一定要撐一下的)通常是只要存到頭期款(包含預計家具電器之類),和簡單預備金,剩下來大概交給天命了有人說他沒幾千萬怎麼退休但多的是老人連10萬也沒有 是這麼說沒錯....認真算了一下,我的十年年薪似乎也買不起房....
身邊同學大概就是月薪4~6萬間,資工的好點可以破百大家買的房子不會便宜到哪裡去新房子900左右,中古屋700~800左右(桃園八德中壢平鎮)房貸大概就是兩人薪水的40%車子、小孩還養不養的起?另外買完房子裝潢+系統櫃60 、家具+家電20、冷氣20,就差不多要100上下很恐怖~~~Ocean's 8 wrote:前幾天看到一個針對房(恕刪)
重點在價值觀,如果你願意為自己老年生活努力願意年輕時候吃苦,在你能力所及就買吧!如果你重視生活品質不願委屈自己,那就租房吧!也沒有不可以,至於養小孩也有分窮養跟富養,公託跟何嘉仁就差很多,買車也分國產車跟賓士,看你如何過生活,沒錢也有沒錢的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