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想了解一下各位都願意把總資產的多少%用作頭期款? (這篇討論上新聞嚕)

只是個過程 wrote:
只能說你很敢.除非你(恕刪)

有6000-1000萬的閒錢才能買房
那不少人一輩子都不用買房了
anabella wrote:
有6000-1000萬的閒錢才能買房
那不少人一輩子都不用買房了


你多打一個0
我是說頭期款付了, 身上至少還要留600~1000萬的閒錢, 才會比較安心.
這是我自己的標準.
不然景氣不好, 萬一公司有狀況, 身上又背房貸, 如何撐起一個家?
我反而覺得手上只有100~200萬現金的人 去貸款買一千多萬的房才是真勇者

還養個小孩簡直是給你一個讚。
我也這樣認為,感覺沒預留10年家庭生活和償還貸款能力就不要買房,按5萬一個月,還沒計算貨幣貶值,10年至少6百萬,但看了這麼多留言才知道原來很少人有這個防禦概念,難怪房價又熱又硬。

只是個過程 wrote:
你多打一個0我是說頭(恕刪)
我自己是最多30%在房產
另外30%在股票
其他40%生活預備金跟儲蓄險
因為怕臨時有狀況發生
所以生活周轉金
這塊一定不能少
只是個過程 wrote:
你多打一個0我是說頭(恕刪)

你真保守
雖然我們家買了幾間房子
閒錢沒超過600萬過
台灣薪資所得中位數才多少
600萬要存到天荒地老
anabella wrote:
你真保守
雖然我們家買了幾間房子
閒錢沒超過600萬過
台灣薪資所得中位數才多少
600萬要存到天荒地老


怎麼樣算保守?
房子我也買了, 沒貸款了.
股票我也買了,
之前有買基金, 現在清空了,
定存我也存了,
活存我也存了,
外幣我也存了,
2000萬保額的壽險我也繳完了 (我自己在世用不到, 以後給家人的)
住院醫療, 癌症險也買了.

我幹嘛把錢放在漲不動, 而且比起2014年/2015年還下跌的房地產?

在我看來, 去投資房市才是保守, 不只不能保本, 還蝕本.
我今年3/4月份買入300多萬, 近400萬的股票, 現在市值含不小心被除息, 已900多萬.
光是一檔不小心被除息的股利, 就將近30萬(如下圖), 比一間一般房子收租一整年的房租還多, 還不用修繕費, 也不擔心遇到爛房客.
以我40多歲的年紀, 我不覺得我保守. 之前還有網友說我心臟大顆.
只是年紀越大, $$ 放定存的比例真的越高.


只是個過程 wrote:
怎麼樣算保守?房子我(恕刪)

閣下所講的情況正是在自我打臉!股票、保險這種東西,都會區跟偏鄉的獲利都一樣,最大

差別就是在房地產,若當年能在台北插旗成功,房子會比現在多好幾倍以上,這就是錯

失良機的空空不願面對的現實,有買房的也可以買股票,但買股票的未必有買房。

重點就是同樣都有買房,買在都會區跟買在偏鄉肯定不一樣。
登卡普 wrote:
差別就是在【房地產】,若當年能在台北插旗成功,房子會比現在多好幾倍以上,這就是錯

失良機的空空不願面對的現實,有買房的也可以買股票,但買股票的未必有買房。

重點在「當年」這兩個字,過程大就是當年也有買到便宜房,現在才能臉不紅氣不喘地喊空,而很多年輕人當年還沒出生呢

提當年沒什麼用,重點是「現在」,對現在沒房的人而言,由於房價所得比高出當年許多,現在買房的風險就是比當年高,很多"當年"就買房、現在在納涼的多多,一直拱人現在去買貴森森的房而不談風險,根本就是在推人去冒自己不敢冒的風險,自己躲在後面喊燒。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