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錢人都開始賣房了,這是為什麼呢?

郭台銘之前住帝寶,現在住信義富邦
等陶朱隱園交屋就會搬過去
人家有想過沒人接盤的問題嗎?
前面朋友說的好
有錢人的世界很大金流多面多樣
眼睛死釘著房地產起伏在那邊緊張
都是我們這種買不起的
人家鴻海握著幾十萬張,一天漲跌就十幾億市值增加或消失
一般股民虧成這樣早就嚇到去跳樓
可是人家漲跌根本沒放在心上
何況是房地產
Trillionaire2020 wrote:
最好有這麼多學位 XD

找一些阿里布達 還是野雞...
要幾個學位都不成問題
不是有一些的碩士論文還鬧出一堆笑話
...私立中州科大、建國科大以後,國立海洋大學的航運管理所以及彰化師範大學的會計所,也分別出現美甲、風水等碩士論文題目與該系所核心能力無關的突兀情事
...從機械所撰寫命理或夜市之類的碩士論文,到電子所書寫與夜市、餐飲有關的學位論文,以迄於航運管理所被發現有美甲、老街行銷、農會經營績效等論文題目,抑或是會計系的碩士論文也出現地理風水之類的畢業論文
從學位論文亂象 窺見高教失靈的最後一哩路
所以這一種太過膨風的學歷
卻又不敢清楚寫出畢業的學校系所跟年份的
都能合理質疑其真實性
這人根本胡說八道

本來就是土地比房子貴了,這人竟說這是麵粉比麵包貴

到底懂不懂啊,土地絕對比地上物值錢,好嗎?

這人竟然認為房子應該比土地貴才合理

我真的快昏倒

要不要去問問銀行怎麼估價的?
這篇文章是有點知識性的

用租金回報率來看是可以普遍被接收的

但是
問題是
利率水準
利率長期走低已經毀壞了很多的傳統的評價標準
OldWilliam wrote:
有錢人都開始賣房了,...(恕刪)


有錢人有十幾間房,你有幾間?
片面武斷的認為現在房市的多空走向
都有可能太過於以偏概全
從空的部份去找一些名人的言論 (也有前幾年喊空~ 這一兩年開始轉向)
或是從一些看多的房產專家/專業人士/地產商去找他們的談話 還是樂觀的經濟數據/投資開發...
兩邊都可以找到一些樂觀跟悲觀的觀點

從房價短期還有撐的觀點 -
現在是有史以來的歷史低利率
相對於錢越放越薄的通膨指數
還有土地居高不下的交易價格
更有一堆躲中美貿易戰 還是香港一堆移居台灣的現象 而暫時跑回台灣的投資(避險)資金
這些都會讓都市精華地段 依然有很好發揮的題材

另一觀點來看
房地合一稅/ 實價登錄/ 有可能會落實的實價課稅/ 日本更早開始的老年化人口衰退
還有慢慢消失的人口紅利...
的確會在中長期慢慢發酵

如果我是有錢人
現在貸款利率那麼低 跟銀行貸一堆錢出來 用錢滾錢
利用時機看準機會來找房找地 或是見好就收 就逢高出脫
還有一堆國內外的金融投資商品...
買房(地) 賣房(地) - 都只是在眾多靈活投資策略裡面 跟資金槓桿操作
其中小小的一環

一般人只能為一兩間房 賣力打拼
有錢人~ 手上隨時有一堆房地等著慢慢玩
所以有錢人都開始賣房了
那換另一面看 是不是有錢人也都開始買房了...
wkh2006 wrote:
完全同意! 地段比甚麼都重要
但是地段也會改變
隨時代遷移,重要建築、政府設施,好地段的位置也會改變

地段會改變完全正確!以廣義的方式來講,影響地段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
交通建設好的地方,地段自然也會好。台灣最早是一府二鹿三艋舺,也是交通建設好才繁榮的,因為古時候的交通主要是水路,後來水路交通被陸路所取代,自然也隨之沒落。
OldWilliam wrote:
有錢人都開始賣房了,...(恕刪)

我還沒賣,所以不成立
主題:有錢人都開始賣房了,這是為什麼呢?

引用的文章作者胡偉良,在從商期間共經歷三次危機,資產三次歸零,均重新再起

三次的失敗均能重新再起,證明此人能力很強,但也說明在過程中經常犯錯,而且所犯的錯

都是嚴重且致命的錯,才能夠讓資產歸零,經歷如此大風大浪人的說詞,我還是聽聽就好,

因為我沒辦法連錯三次也能『重新再起』



文章少看點

文章能看人人都是巴菲特...還缺錢嗎?!

自己在市場時感受才是真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