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基隆為什麼沒考慮規劃一個機場?

免規劃,
跟台北市合併馬上就有松山機場啦!
基隆都是山
看看基隆市區就知道....
PassiveIncome wrote:
免規劃,
跟台北市合併馬上就有松山機場啦!)


哈哈 這說法沒瑕疵
天龍國子民 wrote:
基隆到松山也不過半小時(恕刪)


就是因為其實也不很遠,所以如果未來蓋了機場,人們會很有意願過去基隆搭機。人性嘛

不過交通方面的配套就要未來再討論了
聯外道路(南港-基隆)目前看來政府是決定先求有再求好了
(先有輕軌完整的軌道,未來十年二十年再從長計議)

南港跟汐止之間的道路拓寬也還沒個下文,最近的新聞是想讓大同路或新台五路接環東大道,
可能徵地拓寬真的太難執行吧

雖然有點離題,不過整體而言基隆河域廊道的區域是生命共同體,這不單單在討論基隆而已。
不是說想蓋就蓋
sherrymay wrote:
南港跟汐止之間的道路拓寬也還沒個下文,最近的新聞是想讓大同路或新台五路接環東大道,
可能徵地拓寬真的太難執行吧

汐止和基隆有同樣的問題,就是卡在平地不夠,平地已蓋滿房子且滿到山上去,才會連拓寬道路或蓋個捷運都那麼困難。
蓋機場什麼的

直接啟動夷平基隆計劃

把基隆的山區通通鏟平,挖下的土方往北海岸填海造陸

基隆的可發展面積立刻增加三倍

路蓋大條下去+高鐵延伸

基隆發大財!
yagami7215 wrote:
蓋機場什麼的

直接...(恕刪)

山挖掉?
翡翠水庫要怎麼搞?
蓋游泳池嗎?

能把鐵路公路搞好就是萬幸了...
基隆的天空留給老鷹飛吧...
sherrymay wrote:
吶吶 咪吶桑,
剛剛想到一個問題是,與其爭論基隆河谷廊帶究竟是要輕軌化還是捷運化才能最佳化這個問題
(基本上因為預算問題,就是輕軌才有可行性了)
怎麼就沒人提議過直接規畫給基隆一個中型的國際機場?(像仙台機場之於東京的地位,分流人潮呀 順便促進當地觀光)
就算建了捷運,人潮也不一定能因此湧入基隆,因為吸引度不足。
但如果今天有了國際機場不就不一樣啦??

直接來個基隆和平島國際機場????(這我亂講的,或許受限於地形什麼的)
(恕刪)

輕軌化還是捷運化 ? 看不懂? 輕軌就是捷運系統
是火車要捷運化
軌道並不是輕軌歸輕軌 ? 捷運歸捷運? 火車 歸 火車 ? 各走各的 ?
現在的輕軌 電車 在歐洲早就整合為同一種車 , 電車不是只走路面, 是 路面 , 地下, 高架都能走, 車速也能達到100km
軌道也沒有分什麼 捷運軌道 ? 火車鐵道 ? 路面街道軌道 , 只要一種列車, 所有軌道都能走 ,...直通運轉
捷運系統最貴的就是土建,土地征收又是最貴的
軌道建設鋪設完成,可以使用100年! 輕軌的軌道,汽車一樣能通行, 並不會排擠汽車
如果能用雙模式輕軌電車,利用原有的火車軌道+原有的馬路(必要路段高架)
不必徵收土地, 建構速度可以快很多

Tram-Train 這種車,有兩種電系, 可以接收台鐵2萬5千V的高壓電, 也可以接收路面輕軌的750V,可以走火車鐵軌,也可以走路面輕便軌,車速可以達 100km/h , 它是火車,也是輕軌, 也是捷運, 和台鐵的EMU600是不同的
這列法國南特的 Tram-Train, 車頭上有 SNCF法國國鐵Ter(地區火車)的標誌, 影片 剛開始走鐵軌, 出現在Gare de Nates南特火車站, 此時的輕軌電車,就是法國國鐵的一個 TER 火車班次
車型是Alstom所製造的 Citadis Dualis , 輕軌電車停在南特火車站月台

影片後半段,後來走到路面的車站 Gare de Haluchère-Batignolles, , 此時就是市區的輕軌電車, 都是使用同一列車
在郊區路段的Tram-Train ,絕對不是如某些專家所說, 車速只有25km?

Tram-Train系統的 Alstom Citadis Dualis雙電系電車 ,資料有兩種加速度
加速度是 1,09 m/s 由 0 to 40 km /h,40km/h以上的加速度是 2.8 m/s speed ≤ 70 km/h.
EMU500/600, 資料只有加速度2.88 km/h/s = 2880m/3600秒= 0.8m /sec
Tram-Train系統的 Alstom Citadis Dualis雙電系電車,起步比台鐵通勤電車快,滯站時間會縮短, 適合短站距間的停止和起步
這是荷蘭海牙

高架

Dusseldorf 的路面電車, 兩列輕軌串在一起, 可以有超過台北文湖線中運量捷運的載客量

也能下到地底 .Dusseldorf 輕軌U-bahn地下的車站


台灣在日治時期 , 「臺灣要塞化」到處都有軍方的飛行場 , 何愁沒有機場? 要多少有多少 !
陸軍 有 34座 海軍有12-18座(資料不一)
以當時日本陸軍的臺東基地(今豐年機場)週邊之四條跑道規模最大,而宜蘭地區的三條跑道則居次。都是重要的神風特攻隊基地 。
基隆(屬於臺北州, 州廳現在變成監察院)附近的 金山 就有 的金包里飛行場跑道
淡水也有海軍飛行場 , 1937年時淡水飛行場就是國際機場了, 。營運航線是兩週往返一次的橫濱經淡水至盤谷(曼谷)航線中途加油轉運之用。
這些機場,有正式的大型航空基地、有可供許多軍機同時起飛出擊的多跑道飛行場、有連通飛機製造廠或維修廠的飛行場、有訓練用的飛行場、有相當簡陋的簡易飛行場跑道, 也有欺敵用的假機場跑道

因為飛機的起飛是需要逆風增加浮力,機場的跑道走向取決於盛行風向的基本條件,少說要 1500-3000m的跑道 , 基隆 是谷灣 , 海水侵入山谷所造成的港口 ,沒有這種地方能蓋機場 。
跑道設計以氣候上的盛行風來加以考量,取最大逆風及最小側風為基本原則,基隆很難
機場跑道往往是狹長型 1500-3000m長的跑道, 會嚴重阻隔機場兩側的城鄉聚落發展。
合併台北市就有,加一。
話說,海洋大學那片是填起來一大片新生地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