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chih wrote:就算是是““零元““...(恕刪) 就事論事,這件事跟老K以及草包有啥關係?所以唬爛資金匯回上千億,而實際上卻匯回“零元”都沒關係?都不能批評?也對啦,反正選舉有效嘛,綠色選上比較重要嘛… 是吧~ 以後我們台灣大家都用騙的就好了,比誰文宣做的比較精美就贏了,反正是非不重要嘛對不對?還有,你這留言跟“房地產”也毫無關聯,請轉彎去政治版
行政院今年7月起實施「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讓未使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中小企業,投資貸款可享政府補貼銀行手續費1.5%優惠,並匡列貸款總額度200億元;由於實施近5個月,200億元貸款額度將滿,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核定貸款總額度加碼為1000億元,以鼓勵中小企業繼續投資台灣。又加碼了!!這次1.5% ,還真多,企業真是'爽!!
這一串看到這裡, 怎麼說呢? 如果連最基本的經濟學101都不懂, 你們的討論有義意嗎?如果A公司要投資100億, A可以從境外帶現金回來: 1. 境外資產變現, 2. 境外銀行借, 或者: 台灣現有資產, 或銀行借, 境外或台灣, 考量的是資金成本. 如果中國有資產, 變現的時機是一個考量, 就算變現, 搬回來是聰明的嗎?只要台灣的資金成本比境外低, 搬回來就是很蠢的, 為什麼不買美國公債呢? 或者存在當地銀行呢? 只要中國的成長率是6%, 存放利率一定比台灣高. 同樣向銀行借, 中國利率比台灣高2%以上, 你在台灣借, 現賺2%, 更重要的, 你在台灣借, 台灣銀行賺利息. 你的資產變現, 存在當地銀行, 它付你利息, 這種對廠商, 對台灣銀行有利的, 落到魯蛇手上, 就變成罪大惡極?台灣銀行的錢多到快窒息了, 從台灣銀行"搬錢", 銀行賺利息, 股東賺股利, 財政部賺稅金, 到底那裡不對了? 現在知道回來投資的都是大廠, 銀行授信,債權,盯好, 就可以了吧
leper wrote:台灣銀行的錢多到快窒息了, 從台灣銀行"搬錢", 銀行賺利息, 股東賺股利, 財政部賺稅金, 到底那裡不對了? 現在知道回來投資的都是大廠, 銀行授信,債權,盯好, 就可以了吧 是沒錯拉反正到時候倒債也是倒台灣的銀行但是從海外搬錢回來就不一樣囉倒是倒自己倒不到台灣賺是台灣勞工、政府、銀行大家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