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換屋需求,該買下去嗎?

tang34 wrote:
我覺得自住怎麼會沒差...(恕刪)


自住沒差是再跌價時使用
網購買東西,隔天就降價
心情多少受影響
所以我買了東西後就不再查看那樣商品

房價一差就幾百萬?真的沒差的有限
先問自己漲價會不會開心,會就會受波動
可以考慮找透天的房子.不用管理費.
我朋友從大陸回來也要買房
陸續看了三年的房子還在觀望
他為了讓小孩唸好學校先租學區房設籍
接下來入學一年後又再換租另外一區(距離不遠小孩接送沒問題)
這棟大樓是他想購屋的目標區
然後觀察這棟樓房屋價格變化、房屋狀況、保全管理、鄰居互動、生活機能
這幾項真的非常重要
最近終於聽他說有放話給房東問要不要賣
也常問管理員有沒有人想賣
我認為這是非常聰明的購屋方式
推薦給樓主
年收入200萬
還買不起房子

說真的
消費習慣要改一下了

avitex wrote:
各位前輩好,想請教...(恕刪)

小弟不才,雖然寫過 "剛性購買中古屋指南",但所謂"剛性"其實是騙人的。
像老婆不能用租的,小孩也不能用租的,那才能說是剛性。
房子可以用租的,所以其實沒所謂剛性。
大家也都是從租屋開始,就算你不是,你父母或是祖父母也是。

所以買房子,如果不是為了投資,那就是為了享受。
樓主年收入不錯,是可以享受享受。換好一點的、大一點的、近一點的房子。

小弟我剛籌組公司時。是一家3口,加上6位職員共用一間30坪3房2廳的公寓。
我們3人(小孩上小學)擠一間房,還得放一個公司文件櫃。

小弟贊同所有人都應該買個豪宅來享受。但不要用剛性做理由。
用剛性做理由,會失其理智。
要用投資或享受的眼光來看待。
現在投資划算嗎? 還有更佳的標的嗎?
現在享受是時候嗎? 還是將資金再利用,等晚一些再享受更實在?


'---------------------------
籌組公司的120萬資金是賣掉房子來的。
公司房子是租的,兩年後不夠用,換租60坪。而我一家3人另外去租2小房1小廳14坪的小屋。
如果沒有賣房、租房的犧牲,可能就沒有四年後買下敦化公園旁邊58坪的一樓。
環境沒太糟,不用孟母三遷。現在網路發達,小孩什麼都知道,

也看的到,只要環境沒太糟,一切都還好。

建議你還是在周圍的三房500萬買下去,對你的東西經濟狀況

是比較好的。而且之後的經濟情況,只會越來越不好,建議三思!
lordkon wrote:
年收入200萬
還買不起房子

樓主沒買不起,只是在考慮要不要買

mascotqoo wrote:
買房子,如果不是為了投資,那就是為了享受。

happywork大所言甚是,在房價仍居高時,應該要把房子視為如同鑽石之類的「或可投資的奢侈品」,像我買房其實有一半的原因是為了有足夠空間可以擺喇叭,不然去租或買更小更便宜的房子就好了,在收入不豐的情況下,是有點奢侈,感覺像是把未來的生活費提前拿來享受,不禁擔憂晚年生活啊,所以皮還是得繃緊一點,儘量開源節流才好。
avitex wrote:
因為孟母三遷 差這15...(恕刪)


你舊的值300
貸款剩85
自備款300
賣掉舊的手頭大約有500
年收200
年支出算100
可以負擔每個月6萬的房貸
可以貸1000
算起來買1200加裝潢100應該是過得去

個人認為鄰近好學區是保值的要件之一.甚至是首要
買好的國小國中學區內.周圍的文教環境好.同學素質好
不只是投資房地產也是投資你的兩隻米蟲

ldw406 wrote:
happywork...(恕刪)


謝謝各種溫暖的 01前輩

買房真的是為了奢 想要有大空間

家附近的舊三房是屋齡20幾年的 才是500萬
新一點的也是靠進千萬呀(800萬)! 而且較新的建案並不多
所以才想貼一點擠入蛋黃區,享受便利生活

有人提出消費習慣需檢討
冤枉啊!大人,現在光一位小米蟲保母費都要每月20000 at least 。
還有孝親,長途回鄉,保險等等,我們去年全家的旅遊費沒超過25.000台幣。
都是繞著家人轉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