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zo69356 wrote:
過去,德國的租房市..
自2010年始,德國房市遭遇史無前例的熱錢轟炸,投機嚴重、租金暴漲、供需分配失能,並造成一連串嚴重的社會效應,至今還無法有效控制住。這場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德國政府完全措手不及。
因為,直到2000年代初,德國各大城市的都市計畫都仍預估居民人數將負成長,並著手縮減建案、拆除老屋。此外,為了挽救債臺高築的財政,各地方政府將大批公有社會住宅變賣給投資客。全國社會住宅的數目因而從1990年的287萬戶,一路下砍到2016年的124萬戶,預估2018年還會繼續賣到剩下115萬戶。這意味著平價房源的緊縮,並且開啟了大規模房市投機的契機。
.(恕刪)
就是 2008 年以來的 QE ,讓熱錢 增加 炒作空間
各地方政府將大批公有社會住宅變賣給投資客, 這本來就是調節的機制,房價貴了當然倒貨給"投資客",投資客收得很高興, 很好,這樣住房部門才會賺到錢 !而且原房租還是受到原有舊契約的保護。
另訂契約上漲, 能漲多少? 有10%的上限! 房東不理? 等被約談
但是當房價反轉, 住房部就等投資客跳樓大拍賣時, 德國地方的住宅管理部門, 就會重新買回來了, 做為社會住宅 。
房價隨GDP上升而上升是正常的, 德國2010年GDP是相對低點3.418兆USD , 2017年增加到3.677兆USD
但德國2000年GDP是1.951 兆USD , 到2017年增加1.88倍 , 但是房價有漲到 1.88倍嗎?
台灣是GDP下降為負值,房價仍然上升
enzo69356 wrote:
然而房客真能如此樂觀嗎?至少,流入德國房市炒房的那594億歐元、特別是其中302億歐元的生猛外資,並不都是吃素的。他們怎麼可能允許現任房客在他們熱騰騰剛收購的住宅裡,好整以暇地繳著多年前議訂的廉價租金,再繼續窩居個十年八年?
解除現有的租約,對投資客而言是必要的。
.(恕刪)
是反過來吧! 投資客真能如此樂觀嗎?生猛外資? 中國大媽快下手吧
投資客的獲利是來自 下一個投資客, 德國的薪資對比這樣的房租是划不來的, 等得到下一個投資客嗎???
等到 QE 結束 ,利率反轉看看
如果獲利這麼好,一直漲? 就等著收租, 何必大張旗鼓找下一個接手的買家當下線?
看下去就知道了,2019年英國脫歐, 住在歐陸的英國人不再被視為歐盟居民, 看看2020是誰買誰賣 !
要說Köln? 就是這裏

Köln 的房租
Apartment (1 bedroom) 市區(每戶)718.50 € 台幣2萬5
Apartment (1 bedroom) 郊區(每戶)523.00 € 台幣1萬8
Apartment (3 bedrooms) 市區(每戶)1,424.50 € 台幣4萬9
Apartment (3 bedrooms) 郊區(每戶)1,015.26 € 台幣3萬5千5
Köln的居民稅後所得月薪 平均 2,388.46 € 台幣8萬3千5百96
德國的收入是台灣的2-3倍 , 房租沒有多2倍
Köln房租所得比(住宅價格與家戶年收入之比)是多少? 才9.3%
德國整體是 15.93%,正是因為這樣才有炒作的空間
房價為多少 ?
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in City 科隆市區5,300.00 € 每平方公尺18萬5千
1坪= 3.30579 平方公尺 , 每坪61萬 , 這已經上漲太多,自2010年起,已經漲了60-70%
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Outside of 科隆郊區 3,583.33 € 每平方公尺12萬5千,每坪41萬
房價和台北差不多
台北人都能忍受這種房價
何況是收入多2-3倍的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