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德國「瘋狂房租」時代 - 報復性上漲

enzo69356 wrote:
過去,德國的租房市..
自2010年始,德國房市遭遇史無前例的熱錢轟炸,投機嚴重、租金暴漲、供需分配失能,並造成一連串嚴重的社會效應,至今還無法有效控制住。這場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德國政府完全措手不及。

因為,直到2000年代初,德國各大城市的都市計畫都仍預估居民人數將負成長,並著手縮減建案、拆除老屋。此外,為了挽救債臺高築的財政,各地方政府將大批公有社會住宅變賣給投資客。全國社會住宅的數目因而從1990年的287萬戶,一路下砍到2016年的124萬戶,預估2018年還會繼續賣到剩下115萬戶。這意味著平價房源的緊縮,並且開啟了大規模房市投機的契機。
.(恕刪)


就是 2008 年以來的 QE ,讓熱錢 增加 炒作空間

各地方政府將大批公有社會住宅變賣給投資客, 這本來就是調節的機制,房價貴了當然倒貨給"投資客",投資客收得很高興, 很好,這樣住房部門才會賺到錢 !而且原房租還是受到原有舊契約的保護。
另訂契約上漲, 能漲多少? 有10%的上限! 房東不理? 等被約談
但是當房價反轉, 住房部就等投資客跳樓大拍賣時, 德國地方的住宅管理部門, 就會重新買回來了, 做為社會住宅 。

房價隨GDP上升而上升是正常的, 德國2010年GDP是相對低點3.418兆USD , 2017年增加到3.677兆USD
但德國2000年GDP是1.951 兆USD , 到2017年增加1.88倍 , 但是房價有漲到 1.88倍嗎?

台灣是GDP下降為負值,房價仍然上升

enzo69356 wrote:
然而房客真能如此樂觀嗎?至少,流入德國房市炒房的那594億歐元、特別是其中302億歐元的生猛外資,並不都是吃素的。他們怎麼可能允許現任房客在他們熱騰騰剛收購的住宅裡,好整以暇地繳著多年前議訂的廉價租金,再繼續窩居個十年八年?
解除現有的租約,對投資客而言是必要的。
.(恕刪)

是反過來吧! 投資客真能如此樂觀嗎?生猛外資? 中國大媽快下手吧
投資客的獲利是來自 下一個投資客, 德國的薪資對比這樣的房租是划不來的, 等得到下一個投資客嗎???
等到 QE 結束 ,利率反轉看看
如果獲利這麼好,一直漲? 就等著收租, 何必大張旗鼓找下一個接手的買家當下線?
看下去就知道了,2019年英國脫歐, 住在歐陸的英國人不再被視為歐盟居民, 看看2020是誰買誰賣 !

要說Köln? 就是這裏

Köln 的房租
Apartment (1 bedroom) 市區(每戶)718.50 € 台幣2萬5
Apartment (1 bedroom) 郊區(每戶)523.00 € 台幣1萬8
Apartment (3 bedrooms) 市區(每戶)1,424.50 € 台幣4萬9
Apartment (3 bedrooms) 郊區(每戶)1,015.26 € 台幣3萬5千5
Köln的居民稅後所得月薪 平均 2,388.46 € 台幣8萬3千5百96
德國的收入是台灣的2-3倍 , 房租沒有多2倍

Köln房租所得比(住宅價格與家戶年收入之比)是多少? 才9.3%
德國整體是 15.93%,正是因為這樣才有炒作的空間
房價為多少 ?
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in City 科隆市區5,300.00 € 每平方公尺18萬5千
1坪= 3.30579 平方公尺 , 每坪61萬 , 這已經上漲太多,自2010年起,已經漲了60-70%
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Outside of 科隆郊區 3,583.33 € 每平方公尺12萬5千,每坪41萬
房價和台北差不多
台北人都能忍受這種房價
何況是收入多2-3倍的德國人?
股市10年大多头,
房地产多少涨价。
会不会与接纳百万移民有关系?
这些人都需要住房。
另外一些商业性投资房地产,
或是大量取得租屋源,
整修后抬价出租,
这些都可能推升租金。
dayikimo wrote:
解決的最好方法

土地國有, 漲價歸公!!...(恕刪)



其實大家都錯怪政府了, 事實上台灣的住宅政策超棒的


政府放任地價飆高、再把國有土地拋售給建商,放任建商抬價
接下來政府又提供各式融資獎勵、購房補貼、青年貸款優惠
壽險投資房地產優惠、外資投資房地產優惠....等族繁不及備載

反正就是協助投資客排除各種炒房的障礙

於是全國就能以最大的努力
在最短的時間,蓋出最多的房子...反正這些投資客有的是錢

等房子蓋好蓋滿
奢侈稅、實價登錄、實價課稅、豪宅稅、調漲房屋地價稅等
十八招武藝一個接一個出台

一整個養套殺

而且不像來去如風的外資
大家的錢全套在沒辦法搬出國的房子上
房子沒倒掉的一天,該收的稅金一個子都不會少

全民絕對能一直用逃不掉的稅金年復一年的愛台灣...


等折騰完這富有的幾代
往後幾代人就有住不完的房子啦....

除了跟風炒房的這代倒楣透頂之外

這套政府不花半毛錢
還能海削一大票的"全民都有好多房"住宅政策

絕對能得諾貝爾獎
台灣其他地區的房租行情多少我不清楚,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台北市房租近年來也漲了很多。

我之前租的40多年3房老舊公寓三樓,9年前月租12000元,現在在同區域內得付兩倍租金才能租到,而且還只能租到頂樓,是有更便宜的,但不是更偏遠就是屋況更糟。

另一個例子是我太太有位同事,一年前留職停薪去英國進修,今年回台灣,正在找房子租,結果發現和一年前同樣條件的房子相比,租金平均高了約6000元

以上案例讓我覺得台北市在未來10年可能也會有瘋狂房租的情況出現

奉勸現在還繼續用便宜租金租屋的人不要隨便搬家,不然面臨的就是高漲的房租或更差的房子。

terrybog wrote:
斷章取義的應該是樓主跟這位大大吧
明明文章下面就提到政府的做法,都「刻意」去忽略
只想看自己要看的?
我整個連結都丟出來,你們只截自己想看的
你也可以說台北租金高的嚇人,陽明山一個15萬的租金也有,同樣台北也有便宜的找不到?朋友在大安森林公園旁月租一個月4.5萬,那邊房價又是如何?
德國房東要報稅,台灣的呢?德國房東一旦出租,房客可是受到法令保障的這邊你們又忽略了忘記了是吧
為何德國85%首都居民不買房?政府這樣保障租屋族:台灣房東聽了很害怕,但在德國是「國民共識」
要說也拿新一點的新聞來說


樓主分享的文中就有下面這一段了...
面對「瘋狂房租」的捲襲,德國聯邦政府直到2015年6月才拿出具體對策——「房租煞車」(Mietpreisbremse)。這套新法對現有房租的漲幅、調漲週期都做了一系列的限制。且規定在舊房客解約後、房屋再次出租時,房租漲幅不得高於該區租金水平的10%。但是目前在德國超過12,000個市鎮級行政區中,只有313個地區引入房租煞車政策。

terrybog wrote:
怎麼你看到的跟我看...(恕刪)


以助代租應該只對非投資客有效用.所以要看比例了.
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

我比較相信樓主對自己資產貶值這件事非常擔心

正是由於德國法規的完備與長期以來對住宅品質的控管,維持了一定的房租水準。即使是讓德國租屋族大為搖頭的物件,通常也都符合一定的通風、採光、公設比與居住密度的標準。也就是說,在德國不太可能找到台灣租屋族所熟悉的違法加蓋、過度隔間、甚至陽台改裝雅房等「因應市場需求」、居住條件無下限的廉價克難方案。


目前已有超過4成的租屋族,支付高於其稅後收入30%的房租。


看看這兩段吧! 稅後收入30%的房租很多嗎? 很瘋狂嗎? 還有5成以上的人花不到稅後收入的30%就能租到一個"正常"的房屋了。

德國的租金所得比還是比台灣低得多了,只是德國過去是非常低,現在變成偏低而已。


其實大家都錯怪政府了, 事實上台灣的住宅政策超棒的


政府放任地價飆高、再把國有土地拋售給建商,放任建商抬價
接下來政府又提供各式融資獎勵、購房補貼、青年貸款優惠
壽險投資房地產優惠、外資投資房地產優惠....等族繁不及備載


.............. 有房在出租的人 ~~~ (=老闆發薪) ....越少越好
.............. 沒房在租房的人 ~~~ (=員工拿薪) ....越多越好
只是角色想法反過來而已, 哪天換個身分, 在自己想想吧

/// 房屋現值對比租金....其實台灣是算很低了. 很多連5%一半都不到. 1000w只年租20~30w的
老房扣掉稅金保險, 修繕. 房貸. 其實有時還真賺沒多少.隨便一筆都是一個月租金出去.

政府如再抽5%, 那我還租幹嘛? 賣給財團, 最後還是搞死租客

都說經濟20年來最好了....房地稅, 物價每年漲2,3次.... 加稅有理.
啥? 老百姓沒錢? 關我政府屁事. 我出張嘴就好. 你賺不多是你能力問題.

魚蚌相爭, 魚翁得利...我旁邊惦惦跟你們收錢多好. 借刀殺人.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