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誰能解決高房價?就等台灣的「黃背心運動」吧!

沒錯 你買不起 但是買得起的人多的很
很多人的觀念是如果有人買多棟房子他就是投資客 價錢下跌他會被套
我以前也這樣想 直到我碰到我新交屋的鄰居
這鄰居在當地有多房產 家族的 而且還在買
就是爸媽買給小孩們 但是每人都買多間

跟他們深聊以後發現他們思想比較謹慎 賺的錢不知道怎投資 就買房子
老一輩的思想就是有房就有財 所以也沒在意房價跌還是漲 反正是買給後代的 準備長期持有

一般上班族拚死拚活買一間房子 但是我認識的這家族在我這棟就買三間 而且在我家附近還有多間 到底有多少間他沒說 只知道他不是拿來投資 是家族提早分配遺產的一種方式


這問題其實是產官學一起造成的
為什麼房價會上漲
除了人口紅利結婚數自住客需求變多之外
交通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
以台北來說捷運開到哪
房價漲到哪
問題誰會最先知道捷運開到哪
還不是那些當官市長議員
一旦取得主導權之後就先進行圈地
資金不夠在請財團來一起圈
在公布路線之前這些都做好了
之後才是公布路線
接著反手轉賣給下游的投資客或自住客
這樣才能有下次選舉的資金
不然選舉花費哪麼多
光靠市長縣長的收入哪有哪麼多
那怎麼可能還有哪麼多人要出來選
以這樣長期10年20年下來
台灣房價怎麼可能不漲翻天
又有哪個官員會打房

說要打房最快的方式就是央行升利率
只要一升利率房貸馬上要多繳
投資客壓力會爆表
自住客則是會罵翻
銀行壞帳率因繳不出來的人變多而上升
甚至引發金融風暴都有可能
這樣央行敢升息嗎?

這就是為甚麼高房價是民怨之首
而大家卻都不敢動的原因
少子化 wrote:
文/SWAY 法國...(恕刪)


買不起房的人很多, 但也不要忽略了每年有多少人在買房

買不買房是自已判斷後下的決定, 對自已負責, 不要未來後悔就好

下面都是Google來的, 簡單的給你一點提示





wei1234 wrote:
買不起房的人很多,...(恕刪)


這些名嘴早擁有房了 張金鶚 Sway
他們已經上岸了 現在只是炒作話題吸引收視率賺錢
很多人聽他們的話 到現在還是無殼蝸牛
如果聽名嘴的就會賺錢 台灣早沒窮人了
cll2005 wrote:
這些名嘴早擁有房了...(恕刪)


但就算不聽不信也不會變有錢...
不管聽不聽都不會改變有窮人的事實
當然如果他說中了,就是Sway說的沒錯
沒中可以說時間還沒到而已

這就跟你信不信神一樣
你信跟不信都不會改變什,
當然成功了你就可以說都是神的恩惠
沒成功也可以說還沒輪到你

至於均富問題從古時代就有

趕快投胎生在有錢人家比較快
cll2005 wrote:
這些名嘴早擁有房了 ...(恕刪)

相信01套套的話恐怕會變更窮吧

jackey chang wrote:
店租高漲帶動所有物價高漲~~
炒房是萬惡之首 勝過殺人犯~~


但是某人氣高漲的市長要開放陸資買房

人口負成長 wrote:
相信01套套的話恐怕會變更窮吧


相信套套和空空都會很窮

超過或過於保守都注定窮....
就我觀察現在有趣的現象是

20~30歲左右的就在喊房價貴買不起
這年紀想買房本來就作夢
除非你有富爸富媽

30~40歲左右的在喊房價貴買不起
20~3X若有點出息、好好存錢的或是靠家人幫點忙 應該最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付頭期了
卻人人都想住蛋黃區 然後喊貴買不起

大多40~50歲左右的 嫌貴 默默的還是買房了 買蛋白、蛋殼

大多50~70歲左右的 嫌貴 買來退休用、買來投資、買給小孩、幫小孩付頭款 買蛋黃、蛋白

話說回來 光是買日常生活用品、水電、油錢 所有人都會嫌貴了

更何況是買個幾百幾千萬的房子 當然沒有人會覺得便宜

10年前長輩看上三重一個房子 一坪25萬 還可以接受 但還是嫌貴 就沒買
10年後 同個地點附近長輩拉高預算一坪35萬 一間都買不到...

當然有人會說過去10年和未來10年是兩碼子的事 未來少子化 景氣不好、供過於求 等等

問題是便宜了就會有人買嗎? 假如大家都想買了 房價勢必回穩往上

如果大家都不買 房價愈來愈低 大家都覺得還會再跌 誰敢買??

那買盤不在了嗎?很多人在那裡少子化少子化 真正有機會影響到房市都幾十年後的事了

1、台灣處於地震帶 1999年921大地震後政府才修訂了法規的耐震基準 台灣目前老屋有多少?
台北市平均屋齡就32年 新北市平均28年 不談地震的風險想換的族群
都更龜速 老舊屋想換新屋的族群的又有多少人?

2、再來民國70年到85年間台灣最風光的日子 這年代的父母 子女長大了進入成家立業的階段
不管是自己買或是父母幫忙買 或是爺爺奶奶做資產分配繼承 原本一戶的家庭勢必會變二到三戶

3、本身收入OK 真正需要房的人 也就是所謂的剛需 湊一湊可以付頭期的人也不少

也就是說 大坪數的需求可能會衰退 但是50坪以下的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隱性買盤

更何況政府也不可能讓房價跌到哪裡去 再來通澎等因素也要考量進去

現在隨便一碗麵40~50元 還回得去小時候的20~25元嗎?

簡單的說 如果收入不夠快 最終還是會離房子愈來愈遠

不是說一定要買房 如果租金OK房子又喜歡 房東人又好 當然也未必一定要去買來背苦了自己
如果是自住以後要留給下一代 還是可以好好評估自己的需求度和經濟情況考慮入不入手

而不是大家說哪裡好 快買阿 就衝了
又或者是大家都說買了穩慘的 房價要跌了 就慢慢等

等到最後本來可以買蛋黃的變買蛋白 可以買蛋白的變買蛋殼 可以買蛋殼的變什麼都買不了


38樓的大大說的很好
ltelung wrote:
相信套套和空空都會很窮
超過或過於保守都注定窮.......(恕刪)

是說套套和空空房價跌了 大多數好野人根本不差那一些
(我在銀行待過 那些玩房子的人根本不是你能想像的)

而一般大多數的人量力而為 視情況好好評估入手



小火禪師 wrote:
而不是大家說哪裡好 快買阿 就衝了
又或者是大家都說買了穩慘的 房價要跌了 就慢慢等

對啊,買房若不是為了投資,並不需要太在意多空,只要考慮兩點:
一、當下對買房的需求有多強烈
二、負不負擔得起(即使升息或將來賠售都不會造成過重的負擔)
當下需求夠強又負擔得起就可以買了,反之則慢慢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