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囤積炒作物價犯法,囤積炒作房價沒關係?


LL在上海 wrote:
要是按照這種邏輯, 全世界的品牌大廠都應該不要out-sourcing



這個嗎,人家大廠賺錢是靠著品牌價值,台灣沒有啥子可以談的出品牌價值的東西,
晶圓代工對於台灣的意義在於他是一個技術密集以及勞力密集的工業,
等到了晶圓代工廠統統外移了,勞力密集部份的人力會統統都被釋出,
沒錢的人怎麼買房子?

不然可以看一下近鄰日本的教訓,日本曾經號稱日本世界第一,
隨著產業的外移造成的泡沫經濟破滅,他們經歷了十來年的經濟大蕭條,
台灣有能耐跟日本一樣,大蕭條個十多年還撐得下去嗎?
停權計數:3次
另類想法...

不走走看那知道可不可以撐下去?!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小貓 wrote:
晶圓廠如果都跑去中國 = 台灣又多了一大票失業人口

晶圓廠用的勞工其實不多

R258 wrote:

以前台灣在鞋類、傘類、成衣、自行車、帽子等輕工業產品居世界第一的地位,在產業外移風潮中,逐漸拱手讓給了中國。

這些傳產所需的勞工才是大宗
但是這些早已大多數外移了
這才是大問題吧
HansomeOld wrote:
晶圓廠用的勞工其實不...(恕刪)



作業員._./
這個是如果晶圓廠外移之後,第一個受害的0.0/

停權計數:3次
新的事業模式需要嘗試
同時也都會有風險

其實晶圓代工這類造成的失業, 不是基礎百姓
要是行業中沒有企圖跟前瞻性 本來就會被淘汰
儘管殘酷 卻是不爭的事實
HansomeOld wrote:
晶圓廠用的勞工其實不多


舉例:
台積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旗下員工約有一萬五千名,其中約有一千餘名經理級主管,
新竹科學園區的總員工人數約八萬人
友達光電目前全球員工已接近二萬四千
奇美電子 台灣員工人數, 17000.
單單這些人有一半沒工作,
某人宣稱要幾千億創造的12萬個工作機會。剛好就給這些人
請問兩種工作機會的人力素質、收入、與創造的GDP?

這還沒有算其他的周邊廠商數量。
為何之前政府要推兩兆雙星產業LED、LCD產業。兩個產業可以養活多少員工啊!

最近韓國已經連續三個月進口大於出口金額累積1800億台幣。
韓國房價大漲、匯率大漲。本國製造業2000年之後大量外移到中國。
三星許多東西都是在中國生產了,韓國本國有些只是裝外殼說是MIK 有些更是直接在MIC了。
連韓國蔬菜有4成都是中國生產

PS:
先要投資2.5外然後加不知道在哪的外資1.5兆=4兆
要每年提供12萬工作機會。
這樣請問一個工作機會要多少?
R258 wrote:
舉例:台積電是目前全...(恕刪)


哇~樓上的是在說甚麼呀??
每年五千億創造24000個工作機會???

有這麼多錢來創造工作機會
乾脆直接把五千億分給這24000個人就好啦~

每個人一年可以分到兩千萬耶!!!

真是天佑台灣呀!!

NTUEEYES wrote:
乾脆直接把五千億分給這24000個人就好啦~

每個人一年可以分到兩千萬耶!!!

修正一下數字我剛剛打錯。

號稱8年投資2兆6500億元,吸引民間投資1兆3400億元,投資總金額達到3兆9900億元,每年並提供12萬人的就業機會。

R258 wrote:
如果他們沒有技術或生產品質。這樣他們還是要跟台灣買。
不然台灣的LCD是賣給誰? 為何中國LCD組裝廠會一大堆?
...(恕刪)


他們自己也可以去買技術啊

否則,他們可以去買其他國家在大陸設廠的的東西

這些技術或生產品質也不是台灣獨有的吧

R258 wrote:
以前台灣在鞋類、傘類、成衣、自行車、帽子等輕工業產品居世界第一的地位,在產業外移風潮中,逐漸拱手讓給了中國。
下一步是哪一種?
...(恕刪)


就我所知
這些很多都是台商貢獻出來的
因為我就是其中之一

R258 wrote:
大家可以期待每年剛畢業博碩士和大學生失業去服務廣大的中國觀光客.. 這就是目前的新政府的政策. 也是數百萬人的選擇...(恕刪)


我不知這種說法的根據是啥?
有人說過光靠觀光就可以提升台灣經濟嗎?


小貓 wrote:
不然可以看一下近鄰日本的教訓,日本曾經號稱日本世界第一,
隨著產業的外移造成的泡沫經濟破滅,他們經歷了十來年的經濟大蕭條...(恕刪)


日本可以選擇產業不外移

但是

1.他們的消費者要能承擔這樣的物價
2.外銷就更不用說了,毫無競爭優勢
3.國內勞工是否足夠

我想是日本企業自己去評估要不要在日本生產
而不是日本政府吧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唉 當因為奇怪的計算方式來限制產業升級與外移時
這種感覺就好想大家抱著石頭一起下沉

產業或低價人力需求的外移
應該做的是本國精緻與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提升與獎勵
製造代工業的外移是因為客戶群聚效應與要求使然
你不去 自有別人可以取而代之
到時候是勞方資方一起倒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